全球各城市地標建築(北京十大當代地標建築)
2023-07-10 04:45:12 5
Dezeen城市指南|北京十大當代地標建築
從本周開始,Dezeen 將陸續推出中國城市的地標指南。從建築設計的角度,精選出我們認為的最能代表該城市地標的當代建築。這個系列的第一站就從中國首都北京開始。
攝影|Iwan Baan
國家體育場
設計方:Herzog & de Meuron
設計獨樹一幟的國家體育場位於北京,因鋼格圍護結構而被稱為「鳥巢」。該場館可容納8萬人,由瑞士建築事務所 Herzog & de Meuron 為 2008 年北京奧運會及帕運會所設計。
近期,該場館舉辦了2022 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和帕運會的開幕及閉幕式。
攝影|HG Esch
中信大廈
設計方:KPF
中信大廈(俗稱中國尊)高達 528 米,是北京最高的建築,也是全中國第五高的摩天大樓。
該建築由美國公司 Kohn Pedersen Fox(KPF) 根據建築事務所 Farrells 的概念演化而來,旨在成為北京新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建築。據稱,設計師參照青銅時代的禮器——尊,打造了頂部和底部比中間寬的造型。
攝影|Iwan Baan
朝陽公園廣場
設計方:MAD
朝陽公園廣場內高達 120 米的山形玻璃體由北京建築事務所 MAD 設計,於 2017 年完工。該設計從中國傳統山水畫中的湖泊、山丘和石頭中汲取靈感。
MAD 建築事務所表示:「山脊和山谷勾勒出外部玻璃幕牆的形狀,就像自然侵蝕的力量把塔樓磨出了幾條細線。」
攝影|Iwan Baan
銀河 SOHO
設計方:Zaha Hadid Architects
這個綜合體佔地 33 萬平方米,集零售、辦公和娛樂空間於一身,由總部設在倫敦的 Zaha Hadid 建築事務所為大型房地產開發商 Soho 中國設計。
項目於 2012 年竣工,由四個圓頂結構組成,藉由橋梁和平臺將彎曲的樓板融合在一起,周圍有一系列庭院,各棟建築之間有一個大型的中央「峽谷」。
攝影|Iwan Baan
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
設計方:OMA
眺望北京天際線,最容易識別的建築就是擁有不規則造型的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總部。該項目由荷蘭公司OMA設計,於 2012 年啟用。
儘管被民間戲稱為「大褲衩」,但 OMA 創始人 Rem Koolhaas 後來接受 Dezeen 採訪時辯稱這是一座「非常嚴肅的建築」。
攝影|Iwan Baan
嘉德藝術中心
設計方:Ole Scheeren
建築師Ole Scheeren 發布嘉德藝術中心的設計方案後,該設計被譽為既有現代感又尊重歷史的中國建築典範,其小型地面建築類似於北京傳統胡同四合院的規模。
2018 年,Scheeren 接受 Dezeen 採訪時稱:「這是對當前中國建築的一個重要聲明,宣告建築設計不僅要展示耀眼、新鮮的理念,而且要想辦法在不完全陷入歷史的前提下傳承歷史文化。」
攝影|Pawel Paniczko
鳳凰國際傳媒中心
設計方: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
這座擁有格子狀幕牆的環形建築是鳳凰國際傳媒的總部,由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其扭曲的形狀被比作莫比烏斯環。
攝影|Hufton Crow
麗澤 SOHO
設計方:Zaha Hadid Architects
這是 Zaha Hadid 建築事務所為 Soho 中國設計的另一個項目。麗澤 SOHO 共有 45 層,
其中心位置擁有全世界最高的中庭。因大樓地下橫跨地鐵隧道,建築師將建築分為兩部分,由此形成了高達194 米的中庭。
經過 45 度由下至上的扭轉設計,中庭呈現出一種視覺錯覺,讓人感覺塔樓兩邊都在一起移動。
國家大劇院
設計方:Paul Andreu
國家大劇院由法國建築師 Paul Andreu 設計,整個建築為一個巨大的圓頂結構,位於人民大會堂旁邊的湖中。
整體佔地總面積為 149500 平方米,內含三個劇院,是亞洲最大的同類建築群。巨大的建築外立面有一半由鈦合金包覆,其餘為玻璃。
攝影|Dan Chung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設計方:Zaha Hadid Architects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海星形航站樓是本次榜單上 Zaha Hadid 建築事務所(ZHA)設計的第三個項目,於 2019 年完工。
該項目由 Zaha Hadid 建築事務所與法國巴黎機場集團建築設計公司(ADPI)合作設計,將值機島、安檢臺和零售區都安排在中央區域內,旨在讓空間儘量緊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