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在電影史的意義(一篇文章讓你明白電影中的蒙太奇)
2023-07-10 13:15:14 1
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經常用於三種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為的拼貼剪輯手法。最早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後來逐漸在視覺藝術等衍生領域被廣為運用,包括室內設計和藝術塗料領域。
蒙太奇是把導演的觀點強加於觀眾,限制了影片的多義性,主張運用景深鏡頭和場面調度連續拍攝的長鏡頭攝製影片,認為這樣才能保持劇情空間的完整性和真正的時間流程。但是蒙太奇的作用是無法否定的,電影藝術家們始終兼用蒙太奇和長鏡頭的方法從事電影創作。也有人認為長鏡頭是利用攝像機動作和演員的調度,改變鏡頭的範圍和內容,並稱之為「內部蒙太奇」。蒙太奇大的方面可以分為表現蒙太奇和敘事蒙太奇,其中又可細分為: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複蒙太奇、對比蒙太奇、隱喻蒙太奇等等。
蒙太奇原指影像與影像之間的關係而言,有聲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現之後,在影像與聲音(人聲、音響、音樂),聲音與聲音、彩色與彩色、光影與光影之間,蒙太奇的運用又有了更加廣闊的天地。蒙太奇的名目眾多,迄今尚無明確的文法規範和分類,但電影界一般傾向分為敘事的、抒情的和理性的( 包括象徵的、對比的和隱喻的)三類。
定義:
蒙太奇是「剪接」的意思,後來發展成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理論。
當不同鏡頭拼接在一起時,往往又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特定含義。寫作時採用這種方法寫作的方式也叫蒙太奇手法。
構成:
蒙太奇一般包括畫面剪輯和畫面合成兩方面。畫面合成:由許多畫面或圖樣並列或疊化而成的一個統一圖畫作品。畫面剪輯:製作這種藝術組合的方式或過程是將電影一系列在不同的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起來,敘述情節,刻畫人物。
意義:
當不同的鏡頭組接在一起時,往往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含義。將對列鏡頭銜接在一起時,其效果「不是兩數之和,而是兩數之積」。憑藉蒙太奇的作用,電影享有時空的極大自由,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
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
通過鏡頭、場面、段落的分切與組接,對素材進行選擇和取捨,以使表現內容主次分明,達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引導觀眾的注意力,激發觀眾的聯想。每個鏡頭雖然只表現一定的內容,但組接一定順序的鏡頭,能夠規範和引導觀眾的情緒和心理,啟迪觀眾思考。
創造獨特的影視時間和空間。每個鏡頭都是對現實時空的記錄,經過剪輯,實現對時空的再造,形成獨特的影視時空。
通過蒙太奇手段,電影的敘述在時間空間的運用上取得極大的自由。一個化出化入的技巧(或者直接的跳入)就可以在空間上從巴黎跳到紐約,或者在時間上跨過幾十年。而卻,通過兩個不同空間的運動的並列與交叉可以造成緊張的懸念,或者表現分處兩地的人物之間的關係,如戀人的兩地相思。不同時間的蒙太奇可以反覆地描繪人物過去的心理經歷與當前的內心活動之間的聯繫。這種時空轉換的自由使電影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小說家表現生活的自如。
蒙太奇還有兩個無法否定的重要作用。一是使影片自如地交替使用敘述的角度,如從作者的客觀敘述到人物內心的主觀表現,或者通過人物的眼睛看到某種事態。沒有這種交替使用,影片的敘述就會單調笨拙。二是通過鏡頭更迭運動的節奏影響觀眾的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