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市甘州區是哪個省的城市(瞰縣域甘肅張掖甘州)
2023-07-10 10:35:07 2
央廣網蘭州9月30日消息(見習記者 李紅軍 通訊員 白梅薇)今年以來,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建立城鄉融合發展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讓森林走進城市,綠色已經成為甘州區的主基調。
張掖市甘州區甘泉公園(央廣網發 朵新勝 攝)
沿著312國道驅車駛進甘州區沙井鎮種業小鎮,道路兩旁的樟子松、金葉榆、雲杉、新疆楊迎風而立,放眼望去,滿眼皆是綠意。
2022年,沙井鎮啟動創建省級森林小鎮,按照「見縫插綠、應綠盡綠」原則,精心規劃建設「種鄉史語」生態文化公園、種業小鎮核心基地綠色廊道和小閘村綠色通道、雙墩子村「口袋公園」,重點實施國道312線沿線、沙井集鎮、弱水驛境及沙上路、沙鴨路等道路沿線綠化帶建設,鎮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路修到哪裡、樹就栽到哪裡。」據沙井鎮鎮長薛潔中介紹,今年,沙井鎮共綠化種業小鎮玉米制種核心基地廊道16公裡、節點綠化4處,完成生態文化公園和雙墩子村「口袋公園」綠化工程,建設農田林網53公裡,打造312國道沿線綠化節點5處、累計完成綠化面積350畝,栽植各類苗木13萬餘株。
甘州區沙井鎮「種鄉史語」生態文化公園(央廣網發 楊柏林 攝)
同樣,在國家森林鄉村上秦鎮徐趙寨村,家家戶戶院前花團錦簇,環境清幽,百年古槐屹立村中,村裡的特色休閒園內桌椅已經擺放整齊,準備迎接遊玩的客人。
「我們徐趙寨這兩年的變化非常大,通過風貌改造和村莊綠化,村民們的生活環境好了,遊客來了感覺心曠神怡。」說起村子裡這兩年的變化,上秦鎮徐趙寨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高軍感慨道。
變化不僅僅發生在徐趙寨村。今年以來,甘州區因地制宜開展鄉村片林、村莊綠地、庭院綠化和「四旁」綠化,完成連片造林487畝,完成「四旁」綠化3.2萬畝、片林500畝,新建綠色通道223公裡,鄉村道路綠化率和村莊綠化率分別達70%、30%以上,2個省級森林小鎮和4個國家級森林鄉村創建順利推進。
如今,看得見山,望得見綠,不只是農村特有的風景。
三年前,黑河甘州段西岸是大片的荒灘戈壁、舊石料場。如今,依託黑河國家儲備林生態林區建設項目,張掖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綠波翻湧、林草蒼翠,儼然已經成了甘州的城市綠肺和後花園。
今年,甘州區大力實施黑河流域(甘州段)生態修復林業綜合治理、甘州區彩虹林海生態造林示範區建設、張掖北方植物園(黑河生態園二期)建設、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等十大重點生態項目,完成國土綠化12.1萬畝。
黑河國家儲備林生態林區鳥瞰圖(央廣網發 王將 攝)
清晨,解放巷又一園內,73歲的趙大爺坐在柳樹下的長椅上,微閉雙眼享受著秋風送爽,聽著手機裡的相聲,好不愜意。
土生土長的張掖市民趙大爺看著城區內的公園一個個變多。「以前感覺城裡能去的就是甘泉公園和潤泉湖公園,現在遠的不說,家門口的又一園和八聲園就足夠我們每天鍛鍊了。」
「如今出門就能走綠道,抬腿就能逛公園,空氣越來越好了,天也越來越藍了,這樣的愜意生活太舒適了。」正在白塔彩虹公園晨練的市民陳國滿面笑容地說。
從「眾裡尋他」到「遍地開花」,一座座公園綠地見證了甘州人居環境的變化與發展。去年以來,甘州區深入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聚焦城市更新行動工作主線,以「三拆三治三通四增」為抓手,統籌功能再造、空間重塑、公共產品供給、人居環境改善、城市文化復興、生態環境修復,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景、景觀豐富」的思路,採取規劃建綠、拆違還綠、見縫插綠、立體植綠、小區添綠等方式,加速推進146個老舊小區、22條背街小巷、南大池片區、解放巷、東湖片區改造等項目,打造「一路一景」的城市道路「生態綠廊」,建設城市「立體花帶」和「生態綠島」。截至目前,甘州區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6.25%,綠化覆蓋率達到40.13%,綠化面積1634.88公頃。
同時,甘州區因地制宜布局口袋公園、街心花園和城市公園綠地,累計建成白塔彩虹公園、流泉公園、「水雲鄉」生態公園等75處城市綠地公園,綠化裸露土地6200多畝,「園在城中、城在園中、景在水中、城景交融」的綠化景觀已凸顯,市民開窗見綠、出門入園成為現實,城市承載力和宜居度持續提升,城市擁抱森林已不再是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