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沿黃公路起始點沿途風景區(自駕陝西沿黃公路神木段)
2023-07-10 20:45:26 13
陝西沿黃公路自北往南第一個縣城為府谷,98公裡處進入神木界,184公裡禿尾河河口為佳縣與神木分界,期間神木段公路86公裡。這一段為黃河大峽谷,自然風景非常好。我們前一段時間自駕車,剛好處於枯水期,黃河水特別清澈。
沿黃公路106公裡到達馬鎮。馬鎮是晉陝兩省交通咽喉要地,唐代就已經在此設鎮,成為地域經濟文化中心。明清時期,隨著黃河水運的繁榮,馬鎮成為黃河沿線一處非常重要的貨運中轉基地,其商業貿易非常發達。
據史書記載,當年每天通過馬鎮渡口的船只有一兩百艘。在此期間,馬鎮湧現出多位商人,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今天,馬鎮保存有200多年的明清院落、窯洞民居幾十座,依稀還能看到當年的繁華。
馬鎮是黃河沿線著名的紅棗鎮。紅棗是馬鎮的一個特色產業,在馬鎮黃河沿線分布著大片棗樹林。7.6萬畝總耕地面積中,有3萬畝是棗林,年產紅棗1500萬斤。
從馬鎮往南三四公裡,路邊有一個寺院,這就是著名的西津寺。西津寺坐落在黃河岸邊的石山上,佔地五畝,始建年代不詳。據府谷縣誌和碑記載:曾於元代中統三年(公元1263年)、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多次擴建維修,迄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是沿黃公路上一處重要的寺院。
登臨寺廟,寶峰山層巒疊嶂,奇峰險峻,滿山翠柏四季常青,俯瞰秦晉峽谷大地,水秀黃河,美麗山川,其景致甚為壯觀。
沿黃公路147公裡處,岸邊有一個非常陡峭的山峰,峰頂有一片古建築,這就是天台山。據道光年間《神木縣誌》記載「前有天然獅子石,甘霖地,復有仙橋,絕似天台,故名天台山。」
天台山地形非常險要,其東面百米絕壁,山崖下是洶湧澎湃的黃河,西面窟野河環繞而過,在3公裡後注入黃河。天台山突兀挺拔,比河岸高出了幾百米。
山頂是長達2公裡的古建築群,山門位於最南端,有數十米的石洞,洞上有仿明隸石刻「南天門」三個大字。由山門石洞向北原建有廟宇九層。山頂主廟稱作天台山廟,建於明朝成化年間,保存明清時期近百幅壁畫和碑刻,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從天台山往南3公裡,到達窟野河與黃河交匯點。窟野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勝區巴定溝,經伊金霍洛旗和神木市,幹流長242公裡,在沿黃公路150公裡左右注入黃河。如圖,左為窟野河,右為黃河。
藉助無人機,我們能夠拍下兩河交匯的風光。地面上是看不到的。
沿黃公路167公裡,萬鎮鎮黃河岸邊有一處與天台山類似的景觀,叫做鳳凰山。鳳凰山山勢奇險,從黃河岸邊到山頂,有五百多個臺階。
沿途分布有娘娘廟、祖師廟、玉皇閣、黑虎林關廟、青龍廟、白虎廟、正殿祖師廟等民間信仰古建築。相傳鳳凰山古建築群建造先於佳縣的白雲山,但是在上世紀60年代遭到了毀壞。目前為當代群眾復建。
沿黃公路184公裡,到達禿尾河口。這是神木與佳縣的分界,從這裡新修了一條到神木市區的旅遊路,可以直達神木。往南則為佳縣,開始進入沿黃公路第三個縣城。
神木拍攝的黃河落日
請大家關注我們的平臺,連載沿黃公路沿線主要的旅遊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