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原縣城市基礎設施(聚焦宜居陽東專題報導②交通)
2023-07-10 21:28:24 2
編者按:
高質量打造宜居城市,不僅需要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更需要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作支撐。為此,該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優化營商和居住環境,著力提供更加充足的交通出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不斷提高市民幸福感。
讓內外出行更便捷
努力構建外聯內通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陽東處在珠三角和粵西地區的接合部,向東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向西融入粵西沿海城市帶,建設好外聯內通的交通體系對於吸引外來人才居住發展十分重要。一方面,該區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通道和服務設施的銜接,全面提升全區的通達條件。另一方面,加大城市路網規劃和建設密度,提升城市內部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
為此,陽東積極提升全區通達水平,按照「東融、西聯、南拓、北通」的構想,狠抓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去年7月,江湛鐵路建成通車,陽東站場配套設施順利投運,陽東正式邁入高鐵時代;瀋海高速擴建、G325改線、S297線陽東段改建加快推進,S386線周亨至田畔段公路、X750線雞山至新洲段公路建成通車。
同時,圍繞接通大市區路網和向南向海拓展,該區狠抓城區市政路網建設。目前,新工業大道西段升級改造實現單向通車,新江臺大道已基本建成通車,南華路、濱河路工程已完成工程方案設計、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環評審批、規劃選址、立項、設計招標、施工圖設計及審查、工程預算等工作;兩江四岸陽東段也將於今年動工建設;這些市政路網建成後,陽東城區將通過東風四路、廣雅路、新江臺大道、濱河路、兩江四岸陽東段等「五橫」與大市區互聯互通,通過始興路、湖濱路和迎賓大道等「三縱」貫通陽東新舊城區並向南向海拓展,推動市區一體化進程。
接下來,該區將按照國家和省的路網布局,重點配合抓好瀋海高速擴建、G325改線工程和G228建設,全面完成新江臺大道工程,動工建設南華路、濱河大道,接通湖濱路、永安路、迎賓大道等8條城區道路,推動新區舊城連片發展。
配套更優質更完善
重點抓好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陽東城區現有16萬人,隨著宜居城市建設的不斷升級、企業集聚效應的凸顯和快捷生活圈的逐漸成形,我們預計陽東區在2023年將達到30萬人左右。」陽江市自然資源局陽東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為吸引包括大灣區在內的更多優秀人才來陽東創業,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該區正在重點抓好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著力打造更為優質、現代、完善的公共配套。
昨天的教育是今天的經濟,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經濟。近年來陽東區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先後建成了陽東一中、陽東二中、陽東廣雅學校、陽東實驗學校、陽江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陽東學校等一批中小學校。為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公辦優質學位需求,該區還啟動建設了一批新學校,其中,陽東區新實驗學校預計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陽東金灣小學和紅豐鎮中心小學建設正在開展平土工作;陽東區第一小學、第一幼兒園、濱河片區捐建學校等一批教育設施項目正在抓緊規劃建設。
「陽東區人民醫院內科住院綜合樓工程總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主體15層,建成後將增加床位399張,綜合樓的投入使用將為患者提供設備更完備、環境更好、醫療資源更集中的醫療服務。」據陽東區人民醫院院長馮積順介紹,除了設施建設外,該院目前還不斷在加大高端設備投入、人才引進、做優服務、加強與省級醫院業務交流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
陽東區人民醫院的發展是陽東區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縮影,除了原有醫院的設施不斷完善,該區還在不斷增加醫療資源,目前新婦幼保健院已經完成了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區人民醫院內科住院綜合樓正在開工建設,新建紅豐鎮衛生院也已經順利封頂。
【全媒體記者】楊世華 劉陽 實習生 成靜
【校對】洪江
【作者】 楊世華;劉陽;成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