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抽油井管清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8:43:26 2
專利名稱:一種抽油井管清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防止和清除抽油井管壁和抽油杆積蠟的機械式清蠟器,屬於採油設備。
近年來機械式抽油井管清(刮)蠟器相繼問世,如專利號92105042、92230577的專利其設計思路都是靠抽油杆往復運動的動力,由清蠟器主體上連接的步進簧抱在抽油杆上,由抽油杆帶動清蠟器主體步進式運行,當抽油杆上行時帶動清蠟器往上運行,抽油杆下行時,清蠟器停止不動,抽油杆又上行時,又帶動清蠟器往上運行,所以清蠟器在抽油杆反方向運行時必須停止不動是運行的關鍵。目前清蠟器在工作中損壞的主要問題是步進齒的形狀和步進機構的結構不能保證上述動作。如步進齒易脫落或因磨損不起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滾道式斜面滑動磨擦步進機構和槓桿式換向機構的抽油井管清蠟器,解決抽油井管清蠟器在長期中使用步進動作的可靠性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抽油井管清蠟器,由可上下移動卡抱抽油杆的清蠟器主體和固定在抽油管兩端的換向器兩部分組成,清蠟器主體由主體架、主體架兩端的步進簧、到蠟環、換向環、均布在清蠟器主體架周圍的活動蓋板和步進齒組成,所述的清蠟器步進齒為頂端凸起的雙向斜面,置於主體架與活動蓋板的對應滾道斜面空間之間。
所述的抽油井管清蠟器的主體架與活動蓋板之間設滾針,其滾道斜面空間設簧片託起步進齒。
所述的抽油井管清蠟器的換向器為套管結構,內置兩個填充環固定支架,架持兩端凸起的槓桿。
所述的抽油井管清蠟器的換向器的槓桿一端設彈簧。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
圖1為抽油井管清蠟器主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清蠟器的滾道式斜面滑動磨擦步進機構示意圖圖3為抽油井管清蠟器的換向器示意圖圖4、圖5為步進齒形狀示意圖圖6、圖7為滾道式活動蓋板示意圖圖中1、步進簧 2、刮蠟環 3、換向環 4、活動蓋板 5、換向環連接板6、定位片 7、步進齒 8、主體架 9、換向套管 10、填充環11、槓桿 12、彈簧13、槓桿支架本實用新型的抽油井管清蠟器主體採用了滾道式活動蓋板4和斜面滑動磨擦的步進齒7,主體運行時,步進齒頂部圓弧面受管壁磨擦,使步進齒向運行的相反方向帶動控制齒的活動蓋板移動,當齒移動到主體斜面的底部,磨擦力最小主體可以順利運行。當抽油杆反向運行時,步進齒受反向磨擦力帶動活動蓋板進入主體上斜面位置,使齒的底端斜面與主體上斜面產生滑動磨擦,齒隨斜面上升,磨擦力增大,形成楔式卡住主體停止運行。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由於改變了步進齒的幾何形狀,利用活動蓋板與主體架對應滾道斜面空間控制步進齒肩部斜面,控制面積增大,使齒不至於在磨損後彈出主體,出現脫落現象。另外活動蓋板設計在主體換向環的裡面,低於主體最大外徑,運行過程中不與油管壁接觸,在步進齒的帶動下和滾道的作用下活動靈活,使其不至由於與油管壁磨擦面增大產生運行阻力,受到表面磨損,從而保證主體正常運行。
換向器的作用是移動主體上換向環的位置,使主體向反方向運行。本實用新型的換向器為槓桿聯動式換向當清蠟器主體進入換向腔內,主體的前部先通過換向槓桿11的A端使槓桿B端張開,主體再前進到槓桿的B端將其壓回原位,此時槓桿的A端張開卡在主體刮蠟環2和換向環3之間推動換向環向運行相反方向位移,首先使主體的單向運行停止,再由於步進齒的原活動位置位移到主體上對應滾道斜面位置,從而使主體的運行方向改變,在油管結蠟區段上下往復運行,以達到清蠟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抽油井管清蠟器,由可上下移動卡抱抽油杆的清蠟器主體和固定在抽油管兩端的換向器兩部分組成,清蠟器主體由主體架(8)和兩端的步進簧(1)、刮蠟環(2)、換向環(3)、均布在清蠟器主體架周圍的活動蓋板(4)和步進齒(7)組成,其特徵在於清蠟器的步進齒為頂端凸起的雙向斜面,置於主體架(8)與活動蓋板(4)的對應滾道斜面空間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井管清蠟器,其特徵在於主體架(8)與活動蓋板(4)之間設滾針(14),其斜面空間設簧片(16)託起步進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井管清蠟器的換向器,其特徵在於換向器為套管(9)結構,內置兩個填充環(10)固定支架(13),架持兩端凸起的槓桿(1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井管清蠟器的換向器,其特徵在於換向器的槓桿(11)一端設彈簧(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滾道式斜面滑動摩擦步進機構和槓桿式換向機構的抽油井管清蠟器,解決抽油井管清蠟器在長期使用中步進動作的可靠性問題。清蠟器主體由主體架、主體架兩端的步進簧、刮蠟環、換向環、均布在清蠟器主體架周圍的活動蓋板和步進齒組成,所述的清蠟器步進齒為頂端凸起的雙向斜面,置於主體架與活動蓋板的對應滾道斜面空間之間。這種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不易損壞。
文檔編號E21B37/00GK2286241SQ9721345
公開日1998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4日 優先權日1997年4月4日
發明者宋爾慶 申請人:宋爾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