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受益人內容介紹(受益人電影講了啥)
2023-07-10 07:20:46 2
電影《受益人》上映了,由知名演員大鵬和他的好朋友柳巖主演。這是一部和保險相關的電影,作為保險業內人士,我覺得開心,越來越多的影視劇開始關注保險話題,這是件好事。
但這部劇算不上是正面宣揚保險,它揭示了只在保險業存在的一些醜陋現象,說白了,這就是一部關於「騙保」的電影。
這兩年關於騙保的報導越來越多,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騙保居然能被拍成電影,也是出乎意料。不過細細想來,被拍成電影也沒有什麼稀奇。
每一件騙保案,幾乎都能突破你的想像,劇情峰迴路轉,讓人匪夷所思,確實是難得的電影素材。今天我就來幫大家解析一下,騙保案中的一些手法。
先來了解一起案件,真人真事哦:
28歲李某通過搖一搖認識了27歲廖某,倆人一見鍾情,13天就閃婚。結婚5天,李某給妻子買了2份保險,450元保費,保額合計400萬,受益人是自己。
為得到高額保險金,李某以20萬邀請發小出手,發小同意了。為接近廖某,發小送禮品、說情話、送電動車,很快俘虜了廖某的心,兩人還發生了性關係。
於是奇妙的一幕就出現了:三角關係的每個人都各懷鬼胎,丈夫假裝不知妻子偷情,妻子暗地約會丈夫發小,發小按丈夫指使要下手殺掉妻子... ...
發小約妻子出去,說帶她兜風,故意將車開入湖中,隨後將廖某頭按在水裡,致其溺亡。13天閃婚,5天買保險,剛滿2個月就殺人,和發小聯合殺妻。
這起案件和《受益人》這部電影的劇情,是不是好多關鍵點都是吻合的?接下來咱們開始分析,騙保的人一般會採用哪些方式實現騙保的目的。
保險並不是給誰都能買,你想給一個陌生人買保險,就買不了。甚至是爺爺奶奶跨代給孫子買保險,都不太好買,為什麼?因為不具備可保利益。
直系親戚是沒有這種規定的,比如夫妻。所以很多騙保的人,從身邊的人下手,比如前段時間倍受關注的普及島騙保案,那渣男給妻子買了3000多萬的保險,然後把妻子殺了,就為了騙取理賠金。
還有一種是,身邊的人不捨得下手,找一些陌生人,騙取感情和信任,用結婚的方式產生可保利益,然後再下手。就像這部電影和上面案例中提到的一樣,快速結婚,趁還沒有感情,一了百了。
騙保第2條:單一責任險種,保額要高保險種類有很多,醫療險、重疾險、分紅險、防癌險等等,甚至有些險種還含有多種責任,比如重疾險就有含身故責任,和不含身故責任兩種。
想讓保險理賠,得達到條件才行。所以保險的挑選,也是門學問。醫療類、重疾類的就別想了,怎麼才能讓別人因病住院或患大病啊?很難做到。如果說下毒下藥吧,去醫院直接就查出來了。
如果意外就簡單了。因為意外的因素有很多,讓人防不勝防,而人在風險面前又比較脆弱。二樓掉下來一盆花,砸在某人頭上了,死了,這就是意外。
交費低、保障高的意外險和純壽險就成了騙保之一最鍾愛的險種。
有個騙保案的主角,他用漏電的電飯煲害死了小舅子,這錢卻理賠給嶽父嶽母了。他又跑到嶽父嶽母家要了一半回來,說理賠全虧了自己打點。
下一次他就沒再犯錯了,把媳婦保險裡的身故受益人改成了自己的名字。媳婦洗衣服,他從後面拿著鐵錘和鐵釘,生生把幾根鐵釘砸進了媳婦的腦袋。
這部電影之所以叫《受益人》,也是因為大鵬就是柳巖的身故受益人,如果她死了,自己就能得到一大筆賠款。利益驅動嘛。
騙保第4條:製造意外,應付調查騙保是一項周密的計劃,特別是殺人騙保,要把可能遇到的調查模擬清楚,以方便應對。比如電影中就出現了兩位主謀提前對口供的場景。
其他騙保案件中,也可以看出騙保人到底有多聰明。比如無錫兩夫妻甲狀腺千萬騙保案,丈夫是醫生,化名高飛做體檢。要不是警方抽調了20000多份體檢報告,還真不好找到他。
騙保第5條:化身魔鬼,實施計劃每當有一個弒親騙保案被公布,大眾往往被事件的細節所震驚,不敢相信這是被害者最親近的人所能做出來的事。親人都能下手,簡直是魔鬼。
人心隔肚皮,真的是很難知道一個人的真面目。有人說每個人都可以被誘惑,只是看砝碼是多少而己。我只能說:人性經不起考驗。
在巨額的利益面前,很少人能沉得住氣。越是從來沒有得到過的,內心想要獲得的渴望就越強烈。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其實細數所有的騙保案例,騙保者往往沒有什麼好下場。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正義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有人說其實那些騙保者挺可憐,我則認為沒有什麼好可憐的。當一個人希望通過殺你獲得保險金的時候,他就不值得同情。
你想和他攜手白頭,他卻想要你項上人頭;你想和他共沐愛河,他卻只想讓你意外墜河;你高興的讓他成為受益人,他心懷鬼胎的讓你成為受害人。
保險在心地善良的人眼中,是一份責任與愛的表現;在心術不正的人眼中,卻可以成為快速變現的工具和手段。真是想想都讓人覺得恐怖。
特別是女孩子,也要留心了。這部電影為你們敲響了警鐘,我特別認同大萌萌說的那句話:
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投胎,別讓第二次,成了第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