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記主演現在什麼樣子(原本為劉德華電影創作)
2023-07-10 07:43:05 2
歡迎來到音樂評論人董小姐的專欄
分享經典音樂,筆耕原創評論
喜歡音樂的你,加個關注吧
董小姐按:流行音樂就像划過夜空的流星,會釋放出短暫的光輝,之後隨著歲月的流逝,可能會淪為再也不會被人記起的旋律。但是像樂壇教父羅大佑這樣有才情的人寫出來的經典,不管過去多少年,都不會褪色。如同暗夜中的恆星,永遠閃耀著光芒。
羅大佑寫的歌,總能與流行音樂從本質上區分開來。樂壇上之所以人人尊他一聲「教父」,字裡行間流露出他對社會的責任感、深刻的洞察力和終極的人文關懷,這些都不是普通的創作人和歌者所具備的素養。
《追夢人》一曲,脫胎於1990年劉德華和吳倩蓮主演的經典港片《天若有情之追夢人》主題曲。粵語原版是袁鳳瑛演唱的同名歌曲《天若有情》,由羅大佑作曲、李健達填詞,歌名取「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意。
為配合電影在大陸和臺灣等地的發行,羅大佑親自填詞國語版歌曲,加上Beyond編曲,仍由袁鳳瑛演唱,定名為《青春無悔》,取自歌詞中「青春無悔不死,永遠的愛人」之句。
既然前面提到了李健達和Beyond,在這裡跑個題。Beyond為《天若有情之追夢人》創作了另外三首電影插曲,粵語版分別為《灰色軌跡》《是錯再也不分》《未曾後悔》,國語版為《漆黑的空間》《不需要太懂》《短暫的溫柔》。收錄這些歌的原聲音樂大碟隨影片推出後,不足一個月便取得白金銷量。
在此之前,李健達和羅大佑以同樣的形式合作過1989年杜琪峯執導、周潤發主演的《阿郎的故事》主,羅大佑作詞譜曲演唱了國語版的主題曲《你的樣子》,粵語版則由李健達重新填詞歌名改為《也許不容易》由他親自演唱。
值得一提的是,劉德華主演的《天若有情之追夢人》與周潤發的《阿郎的故事》這兩部電影基本屬於同一類型片,就連高潮時主題曲響起催人淚下的一剎那,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時至今日,董小姐對影片中的這個橋段都記憶猶新,華仔和吳倩蓮這對絕命鴛鴦騎著摩託車在高速路上狂飆,劉德華止不住的鼻血被風不斷吹到吳倩蓮的身上,音樂響起,「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讓它牽引你的夢」,這段煽情真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絕對是九十年代錄像廳的標杆之作,其中必少不了這首主題曲的幫襯。
天若有情也好,青春無悔也罷,最終彙編成了三毛一生臨水照花的追夢人。
《追夢人》是一首本不應出現的歌,其間摻雜了多少歷史的無奈。1991年1月4日,臺灣著名作家三毛用絲襪懸梁,結束了她的生命,一時間兩岸三地的文化圈都為之震動。於是誕生了《追夢人》這首羅大佑獻給三毛的輓歌。
羅大佑在《青春無悔》的基礎上,加上了四句新詞對應三毛的一生,交由帽子歌后鳳飛飛演唱,是為《追夢人》。
第一句: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裡寫下永久的回憶。三毛在1976年出版的《撒哈拉的故事》中,描述了她與荷西在沙漠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每一個故事都透露出三毛對生活的熱愛和面對困難的堅定,這本隨筆風靡整個華語世界,也是此後三毛苦苦執念的一段過往。
第二句:飄去飄來的筆跡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語。三毛是舉世聞名的華人女作家,她在文學上取得極大的成就。行遍萬水千山,走過戈壁沙漠,寫下哀而不傷的《夢裡花落知多少》,字裡行間流露出敏感、細膩和女性的柔美。
第三句:前塵後世輪迴中誰在聲音裡徘徊。羅大佑和三毛曾在電影《滾滾紅塵》中有過無間合作,三毛負責編劇,羅大佑創作音樂。他寫下的主題曲《滾滾紅塵》,也成了三毛一生的註腳。彼時笑臉相見,今日陰陽相隔。此外,三毛的英文名字是Echo,在英語裡就是「回聲」的意思。
第四句: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三毛既是曠世才女,又是肉體凡胎。盡然紅塵可笑痴情無聊,但她終究還是沒有過了這一關,沒能從丈夫身故的哀慟中解脫出來,只好用輕生的手段,來慰藉這難解的「關懷」。
青春無悔不死,永遠的三毛,這位痴眷一生的作家,因夢而生為夢而終,始終都奔赴在追夢的路上。
當你再聽起這首《追夢人》,感慨歲月匆匆韶華易逝的同時,切記珍重光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