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邊避暑遊攻略(一河一景暑期好去處)
2023-07-10 05:54:21 4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馮維靜 常鳴
暑假來臨,悠悠夏日,親水遊成為市民消暑納涼首選。
被譽為「北方水城」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兩年治水興水建綠城,溫榆河、北運河、潮白河、運潮減河、通惠河、小中河、涼水河、蕭太后河、鏡河等19條河流匯聚於此,通過河景聯通綠道、串聯公園、聚集城市,形成步道、河道、綠道、廊道四道聯通,打造「一河一景」的親水會客廳。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綠水青山」帶來的愜意時光。
你想邂逅身邊的哪條河呢?一起來看看「河畔漫步指南」吧。
大運河沿途美景多
特色:豐富的親子遊園項目
位於北運河兩畔的大運河森林公園,北起六環路,南至武窯橋,河道全長8.6公裡,佔地10700畝。公園分布在兩岸共有六大景區。由北至南依次是潞河桃柳、月島聞鶯、叢林活力、銀楓秋實、明鏡移舟以及高臺平林景區。其中,月島上的觀景平臺因為可以登高遠眺,已成為網紅打卡地。遊人漫步於造型獨特、鮮花點綴的親水平臺,盡享夏日休閒時光。
公園面積廣闊,人流分散,遊玩選擇性強。從公園的正門入園,有池魚之錦、桃李之錦和通州地區最大的遊樂場,是帶孩子出行遊玩娛樂的好去處。從漕運碼頭入口入園,可以划船或乘坐遊船擺渡,船上可近距離欣賞美麗的大運河全景,往南有兩座小島名為柳舟,也是水鳥的最佳棲息地。位於公園西六門附近,有專門的帳篷區域,適合家人或朋友在此露營。每年盛夏,大運河森林公園的荷花會進入觀賞期,這裡的荷花被譽為通州之最,有500餘畝、30多個品種,是目前通州區域內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荷花觀賞地。
與大運河森林公園一路之隔的就是城市綠心森林公園,2020年入選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上榜名單,萬畝城市森林與運河萬頃碧波交相輝映,仿佛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為了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既能情侶遊、親子遊,又能全家遊,園內5.5公裡星型環路、20片體育場地、市民運動草坪、由原東亞鋁業老廠房改造成的全民健身中心——綠心活力匯和綜合訓練場,可滿足大眾健身需求。園內的樂沙園、冰雪嘉年華、綠洲營地、歡樂水世界、考古樂園等遊戲區,也是孩子們常去的娛樂區。
炎炎夏日,於綠樹環繞間享受清涼靜心讀書也是不錯的選擇。綠心內設計獨特的中國書店、園藝驛站等都點位都可供遊客安靜小坐,在林波綠海中體驗閱讀樂趣。
千荷瀉露大橋
特色:北京最美網紅橋 拍照打卡
最近,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千荷瀉露大橋又火出圈啦。它是中國京杭大運河北端起點的標誌,雖還未通行,這兒卻早就已經成了有名的網紅打卡地,還被大家稱為「北京最美網紅橋」。
千荷瀉露橋以「荷」作為設計主題,荷露交融橋水合一。大橋全長360餘米,鋼梁結構總重8000餘噸,白色的橋身線條流暢,兩側的荷葉邊造型唯美。更特別的是,它的步道、自行車道與橋身融為一體,並設有三個景觀層,高低起伏宛若蓮葉葉緣。上一層觀景臺的挑簷正好為下一層遮陽,微微向上捲起的平臺邊緣配合景觀護欄,能充分保證遊客安全。最下端的觀景平臺還設置有凝露臺,遇到下雨天,緩緩的水流淌落在露珠般的橋墩之上,呈現「千荷瀉露」的唯美景象。遊人行走在步道上,宛若沿著荷葉邊緣行走,隨著起伏,欣賞兩岸美景。每一層人行道還設有觀景平臺,遊人可憑欄遠眺五河交匯、源頭島、水鄉區、運河公園等景觀。
千荷瀉露大橋的設計核心是導入「友好型」環境策略,展示新時代「城橋友好」的「城景」,「河橋友好」的「河景」以及「人橋友好」的「橋景」三景合一的「三友好」中國環境藝術設計思想。
溫榆河公園
特色:120個點位方便市民垂釣
夏日夜晚,位於通州城區溫榆河畔的鄧家窯橋華彩初上,水面上一派波光旖旎。橋畔是修繕一新的濱水休閒廣場,消夏的居民三三兩兩在此散步。這裡只是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的一角,全長14.78公裡的河道沿岸已形成林水相依、和諧自然的綠色景觀長廊,是一片注重保持自然景觀風貌,減少人工痕跡的開放式生態公園。
「經初步統計,沿線共有5萬多居民長期居住,濱水景觀是離他們家門口最近的休閒場所。」市水務工程建設與管理事務中心副總工程師郭靖波表示,溫榆河綜合治理工程的重頭戲是沿線的生態景觀建設,工程結合地形、水體、歷史文化等資源特色,對岸線景觀進行整體設計和改造。
在溫榆河的沿線有一些淺灘,設計方就利用現狀地形,設計出川上雲煙、清波洗秋、溫榆流芳等多個景觀節點,並改造邊坡,增設濱河步道、臺階和親水平臺,為市民提供四處共計120個正規垂釣區域,讓溫榆河成為一個與市民共享的開放式河道。徜徉園中,水的靈動處處可見。飛瀑疊翠由一層大瀑布和多層小疊瀑組合,縱橫結合,層次豐富,是公園獨具特色的水景觀,靜靜望去竟有小黃果樹瀑布之感。公園的水系縱橫交錯成網,漫遊其間,在某個轉角處,不經意就能偶遇一方清澈河水,映照岸邊蔥蘢。
作為緊鄰溫榆河河堤的騎行聖地,騎行愛好者更可全程騎行健身體驗「騎行溫榆河、水岸慢生活」的濱水騎行之路。溫榆河綠道鋪設的步道很寬,南北走向,彎道兩側花卉也成為這段旅程中不容錯過的景觀。綠道上每隔一段,就有醒目標識牌,以圖文形式講述溫榆河的歷史沿革、文化知識及綠道建設過程。沿途座椅和觀景臺等濱水小站,也成為遊客休息歇腳好去處。
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
特色:溼地、水鳥、平原森林和海陸交替帶
周末,通州潮白河畔,微風輕拂柳枝,幾隻野鴨不時拍打翅膀濺起水花。一眼望去,心曠神怡。岸邊,不少遊人選好位置,鋪開餐布、擺上零食,愜意地享受假期。「有水的地方才好玩兒,可前幾年通州有水的地兒真不多。」市民劉女士說,以往,她假期大多是到密雲、懷柔等地的水庫遊玩,這次還是聽鄰居們推薦,第一次在家門口體驗,「果然不虛此行」。
這裡是一處集森林資源與溼地湖泊資源於一體的自然生態景觀帶,市民可以在河岸上搭帳篷、放風箏,也可以漫步紅色膠粒步道,或者在樹林間享受健身步道、騎行綠道帶來的近自然有氧運動,放鬆身心。
據悉,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沿線已建成40餘公裡休閒綠道。綠道平均寬度5米,包括3米的騎行道和2米的步行慢道。其中,潮白河一期約18公裡,潮白河二期約20公裡,潮白河三期、四期約2公裡。綠道自北向南途經宋莊、潞城、西集三鎮,以大尺度生態林為基礎,串聯若干彩林片區,形成壯觀的生態彩葉林遊賞體系。
多個植物特色景點各具特色,金葉滿林、春色漫廊、香林美棠、紅葉染秋、溼塘彩林、流蘇夏雪成為新興的生態網紅打卡景點。綠道串聯的小楊公園、臨河帶狀公園、興各莊公園、太子府公園、協各莊公園、史東儀公園等公園成為周邊村莊及社區居民健身遊玩、親子休閒、踏春賞秋的好去處。
優美的景色不僅賞心悅目,更是動植物生存的良好家園。這裡水草豐美,是觀察水鳥、林鳥的好地方。除了常留此地的野雞、野鴨等留鳥,候鳥遷徙時,還有灰鷺等眾多鳥類前來歇息、築巢。人在湖邊行走,聽見蘆葦蕩中鳥聲一片,再抬頭看樹上,又有鳥類正在銜枝築巢,一片自然野趣之景,分外清新宜人。
涼水河通州段
特色:親水棧道體驗區、鄰水觀景區、聽水休閒區
春花開,水做底;夏成蔭,水豐盈;秋賞葉,水聽音;冬賞枝,水成冰……涼水河畔曾經破舊髒亂的濱河路段,經過兩年多的建設養護,如今已煥然一新,「風平水闊、融翠觀水、通運天下、撫綠觀荷、運浥通岸」五處景觀吸引眾多市民前來遊園。
從漷縣鎮吳營橋下,拐個小彎就走上了河堤小道,遠離城市喧囂,只留眼前河水涓涓、兩岸綠植連綿,小涼亭點綴其間。河面,三五成群的野鴨低頭戲水,驚動了小魚躍出水面。這裡就是涼水河通州段的「風平水闊」景觀區,設有棧道體驗區、鄰水觀景區、聽水休閒區,各區之間點綴休閒廊,從實用和趣味性上將各區串聯為統一整體,通過觸覺、視覺、聽覺,結合沿岸植被四季散發的氣味,為遊人在堤頂、河坡、水邊提供多層次休閒遊賞空間。吳營村和涼水河的直線距離只有20米左右,村民何淑華家臨近河邊,「以前夏天臭得不敢開窗,現在坐在家門口就能欣賞美景。在小涼亭裡坐一會兒,都覺得挺美。」
涼水河自隋代開鑿,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曾發揮水路運輸、排水、灌溉等重要作用。如今的涼水河,是通往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經馬駒橋、臺湖、張家灣、漷縣四鎮。經過治理,這裡步道全線貫通,每隔百米還有一座親水平臺探到河中,形成草木襯岸青,碧波顯水秀。空中望河岸,路邊聞花香的一派好景致。
「一河一景」
2025年將形成160公裡生態濱水岸線
遠古時期人類就習慣於逐水而遷、傍水而居。「一河一景」「百河百景」,更多有特色的河景,讓城市靈動起來,讓市民的生活慢下來。北京城市副中心作為「北方水城」,正在打造「一河一景」城市新地圖,通過河景聯通綠道、串聯公園、聚集城市,形成步道、河道、綠道、廊道四道聯通的慢行系統,編織公園河道一體的休閒圈,打造親水「城市會客廳」。
「十三五」時期,通州全區53條段黑臭水體治理全部完成,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張家灣再生水廠配套管網工程、南部城區外環路汙水及再生水管線工程全部完工;第一批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村外截汙工程、蕭太后河環球影城段綜合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到「十三五」末,通州區有水河流長度237.96公裡,佔全市有水河流總長度的9.09%;有水面積21.63平方公裡,佔全市的5.84%,僅次於密雲區和延慶區。
通州區「十四五」時期水土保持與水生態保護修復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區新增有水河長度不少於30公裡,力爭實現全域水系連通,主要河道形成約160公裡連續貫通、便利可達的生態濱水岸線。
對於有水河道,通州區將持續實施水生態系統修復,提升水系生態品質。到2025年,通州區主要河道將形成約160公裡連續貫通、便利可達的生態濱水岸線。
其中,潮白河廊道將以水空間生態調整及地表協同修復為重點,充分利用河網、坑塘、農田渠系回補地下水資源,同時保障下遊生態基流;北運河廊道重點圍繞通航水量保障、再生水補水河流生態修復、親水空間改善等方面,持續推進生態調度;通惠河、鳳港減河等中小河道以提升濱水休閒空間品質為目標,提升濱水空間人居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