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U管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6:46:56

本發明涉及空調製冷設備的領域,尤其涉及換熱器的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換熱器多為管殼式,管殼換熱器在石油、化工、煤碳、中央空調行業應用廣泛,利用製冷劑與載冷劑進行汽化或液化的原理製冷或產生熱量,管殼換熱器內部一般設有換熱管、折流板等部件。多系統(如2、4、6)換熱器為方便連管,客戶要求兩端接管,一般採用固定管板換熱器,在製造過程中兩塊管板上都要鑽滿孔,管的兩端與兩塊管板上的孔進行脹接密封固定,工作量大,使用維修也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製造簡單、維修方便的雙U管換熱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雙U管換熱器,包括筒體,在筒體上設有與筒體內腔相連通的載冷劑進口和載冷劑出口;在筒體的兩端均依次設置法蘭、管板和端蓋,在兩個端蓋的外側均連接製冷劑進口和製冷制出口,在筒體內設置中間芯棒和折流板;所述中間芯棒包括相互連接的兩個半圓形芯棒,兩個半圓形芯棒的一端支撐在其中一塊管板上,兩個半圓形芯棒的另一端支撐在另一塊管板上;所述折流板包括兩組半螺旋折流板,兩組半螺旋折流板形成螺旋狀,兩組半螺旋折流板分別連接在相應的半圓形芯棒上;在所述筒體內設置兩組U型管束,其中一組U型管束的開口朝向與另一組U型管束的開口朝向相反;兩組U型管束分別穿置在相應的半螺旋折流板上,每組U型管束的兩端穿過相應的管板並分別與製冷制進口和製冷制出口相連通。
優選地,在兩個半圓形芯棒之間設置相互配合的卡槽與凸起。
本發明通過將固定管板改為雙U管,改為雙U結構後,管板鑽孔只需加工一半,脹接工作量減半;並採用半螺旋折流板與中心杆連接,兩組U型管束之間用卡槽連接,組裝快捷,可整體抽出檢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3為第一法蘭、第一U型管束、第一半螺旋折流板的連接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仰視圖。
圖5為圖3的立體圖。
圖6為第二法蘭、第二U型管束、第二半螺旋折流板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雙U管換熱器,包括筒體7、第一法蘭5、第二法蘭12、第一管板4、第二管板13、第一端蓋3、第二端蓋14、第一半圓形芯棒10、第二半圓形芯棒19、第一半螺旋折流板8、第二半螺旋折流板9、第一U型管束17和第二U型管束18。在筒體7上設有與筒體7內腔相連通的載冷劑進口6和載冷劑出口11。
第一法蘭5、第一管板4、第一端蓋3相連接,第一管板4設置在第一法蘭5與第一端蓋3之間,第一法蘭4與筒體7的一端連接。第二法蘭12、第二管板13、第二端蓋14相連接,第二管板13設置在第二法蘭12與第二端蓋14之間,第二法蘭12與筒體7的另一端連接。
第一半圓形芯棒10和第二半圓形芯棒19的橫截面均為半圓形,在第一半圓形芯棒10上設置卡槽20,在第二半圓形芯棒19上一體設置凸起21,凸起21配合卡在卡槽20內。第一半圓形芯棒10的一端與第二半圓形芯棒19的一端支撐在第一管板4上,第一半圓形芯棒10的另一端與第二半圓形芯棒19的另一端支撐在第二管板13上。
第一半螺旋折流板8連接在第一半圓形芯棒10上,第二半螺旋折流板9連接在第二半圓形芯棒19上,第一半螺旋折流板8與第二半螺旋折流板9形成螺旋狀。
第一U型管束17穿置在第一半螺旋折流板8上,在第一端蓋3的外側連接第一製冷劑進口1和第一製冷制出口2,第一U型管束17的兩端穿過第一管板4並分別與第一製冷制進口1和第一製冷制出口2相連通。第二U型管束18穿置在第二半螺旋折流板9上,在第二端蓋14的外側連接第二製冷劑進口16和第二製冷制出口15,第二U型管束18的兩端穿過第二管板13並分別與第二製冷制進口16和第二製冷制出口15相連通。
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徵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