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11:07:36 1
專利名稱:一種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汙水處理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在城市的發展進程當中,有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如汙水處理廠往往滯後於城市的建設,在城市汙水管網未到達的地區,住宅小區生活汙水處理一直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在城市中生活汙水的汙染物已佔水汙染物總量的40% 50%。為解決由於我國的城市地下水道汙水收集系統尚不完善,汙水處理廠覆蓋率 較低而造成的眾多無法接管地區的生活小區的生活汙水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造成環境汙染較嚴重的問題。一體化生活汙水處理裝置一般指處理能力在500 m3/d以下,集汙水處理工藝的各部分功能,一般包括預處理、生物處理、沉澱、消毒等為一體的生活汙水處理裝置。這種裝置主要適用於汙水水量小,分布散廣,市政管網手機難度高的生活汙水和性質相似的有機工業廢水。它是市政汙水處理工程系統的有益補充。與大型市政汙水處理工程相比,小型汙水處理工程具有如下特點水質水量波動較大;維護管理人員的運行管理經驗相對不足;小型汙水處理裝置的安裝建設地點往往離建築物及人員活動區域較近,要注意考慮噪聲及異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公開了一種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此裝置適用於環湖泊或沿河流興建的住宅小區和中小城市處理生活汙水,汙水處理後可直接排放進湖泊或河流,也可進入汙水回用系統,進行深度處理後,中水回用。為實現本發明發明目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主要由厭氧沉澱池、厭氧生物濾池、布水器、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和潮汐式氧化溝構成,其依次連接順序為厭氧沉澱池、厭氧生物濾池、布水器、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和潮汐式氧化溝。其中,進水管連接厭氧沉澱池的進水口 ;厭氧沉澱池、厭氧生物濾池、布水器底部均設置排泥出口 ;厭氧沉澱池、厭氧生物濾池、布水器、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頂部均設置檢修井。所述的厭氧沉澱池的長寬高分別為10 m,4 m,4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55 m3,45 mm。所述的厭氧生物濾池的長寬高分別為20 m,4 m,4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54 m3,40 mm,過濾厭氧池中架空一 2. 5 m厚的生物濾料層,濾料採用大小均勻的陶粒。所述的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的長寬高分別為15 m,3 m,4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80 m3, 30 mm,濾池架空一層蜂窩狀塑料濾料,濾層厚度為3 m,濾池底面鋪一層厚0.5 m的陶粒濾料,粒徑為25 mm,蜂窩狀濾層上距布水器I m,下距底層濾料0. 5 m0 所述的潮汐式氧化溝的長寬高分別為35 m, I m,2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40 m3, 25 mm ;
所述的氧化溝為兩級,在兼性厭氧池底部濾料為第一級,其後緊連一級;後一級氧化溝寬1.5 m,長6 m,高I. 5 m,底面鋪設0.5 m厚濾料,為預防氧化溝堵塞,把氧化溝分成兩段,之間留0. 3 m間隙,溝端設置一個定水深自動排水器,以及拔風井兼檢修井8。本發明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採用「厭氧一兼性厭氧一好氧」一體化工作流程,厭氧段嘗試採用厭氧接觸法處理低濃度生活汙水。氧化溝內通過定水深自動排水器的控制,利用潮漲潮落時間間隙對粒狀濾料表面生物膜進行復氧,使氧化溝內氧氣溶解量大幅度增大,微生物好氧氧化程度提高,臭氣產量少,且裝置具有平面布置連貫合理,無死角,反應充分,難堵塞,易清理的特點。
圖I本發明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流程示意圖
圖I中進水管1,檢修井2,厭氧沉澱池3,4,厭氧生物濾池5,布水器6,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7,拔風井兼檢修井8,潮汐式氧化溝9,出水10,排泥11。
具體實施例方式 結合圖1,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主要由厭氧沉澱池3和4、厭氧生物濾池5、布水器6、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7和潮汐式氧化溝9構成,其依次連接順序為厭氧沉澱池3和4、厭氧生物濾池5、布水器6、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7和潮汐式氧化溝9。其中,進水管I連接厭氧沉澱池3的進水口 ;厭氧沉澱池3和4、厭氧生物濾池5、布水器6底部均設置排泥出口 11 ;厭氧沉澱池3和4、厭氧生物濾池5、布水器6、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7頂部均設置檢修井2。所述的厭氧沉澱池的長寬高分別為10 m,4 m,4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55 m3,45 mm。所述的厭氧生物濾池的長寬高分別為20 m,4 m,4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54 m3,40 mm,過濾厭氧池中架空一 2. 5 m厚的生物濾料層,濾料採用大小均勻的陶粒。所述的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的長寬高分別為15 m,3 m,4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80 m3, 30 mm,濾池架空一層蜂窩狀塑料濾料,濾層厚度為3 m,濾池底面鋪一層厚0.5 m的陶粒濾料,粒徑為25 mm,蜂窩狀濾層上距布水器I m,下距底層濾料
0.5 m0所述的潮汐式氧化溝的長寬高分別為35 m, I m,2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40 m3, 25 mm ;
所述的氧化溝為兩級,在兼性厭氧池底部濾料為第一級,其後緊連一級;後一級氧化溝寬1.5 m,長6 m,高I. 5 m,底面鋪設0.5 m厚濾料,為預防氧化溝堵塞,把氧化溝分成兩段,之間留0. 3 m間隙,溝端設置一個定水深自動排水器,以及拔風井兼檢修井8。具體地,經格柵初步過濾的生活汙水進入厭氧沉澱池3,4,糞便、紙等雜物沉澱在沉澱厭氧池底部,為加強沉澱效果,加大生物對汙泥的消化程度,阻擋大體積懸浮物直接進入厭氧生物濾池,池上部懸掛一些絲狀纖維物,增加對糞便等有機物的截留。沉澱下來的有機物在酸性腐化菌或產酸菌的作用下水解、酸化。水解酸化後的汙泥在產烷菌等專性菌下繼續厭氧消化,產生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經厭氧消化後的汙泥,在水壓和自身重量作用下壓入排泥11井內,處理後的汙水出水10排放。 經沉澱厭氧池處理後的汙水,進入到兩個相互串聯著的厭氧生物濾池5,過濾厭氧池中架空一 2. 5 m厚的生物濾料層,濾料採用大小均勻的陶粒。在濾料選用上,前一濾池選用粒徑為45-50 mm的陶粒,後一濾池選用的粒徑為35-40mm。為了預防濾料堵塞的危險,採用三個預防措施(I)在進入過濾厭氧池的入口處,加一道細密的柵格,同時在入口處加檢修孔,隨時清除堵塞物;(2)填料分層設置,每層填料厚0.5 1.0 m,層間留0. 25、. 4 m的間隙,以防止堵塞,達到重新整流的目的;(3)把濾料層做成可以轉動上部留有一定空隙的濾料層,用一轉軸把濾料層架空。正常工作時,濾料層兩端用鋼絲懸掛,避免失穩傾斜。當濾料層堵塞時,則利用鋼絲繩轉動濾料層,把濾料層翻轉過來,使緊密的濾料顆粒發生相對移動,變得疏鬆。也同時進行反衝洗,達到清除堵塞的目的。·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7,濾池架空一層蜂窩狀塑料濾料,濾層厚度為3 m,濾池底面鋪一層厚0.5 m的陶粒濾料,粒徑為25 mm,蜂窩狀濾層上距布水器I m,下距底層濾料
0.5 m。為方便池內通風,在濾池旁邊設一拔風井兼做檢修井8與池內兩空隙層相通。潮汐式氧化溝9為兩級,在兼性厭氧池底部濾料為第一級,其後緊連一級。後一級氧化溝寬I. 5 m,長6 111,高1.5 m底面鋪設0.5 m厚濾料,為預防氧化溝堵塞,把氧化溝分成兩段,之間留0. 3 m間隙,溝端設置一個定水深自動排水器,為使氧化溝內空氣流的充分,在溝端設一拔風井。氧化溝內工作周期由三部分組成水面上升時間、水面下降時間、等待排水時間。在這水面一漲一落的過程中,通過計算一次排水量和氧化溝內工作周期,保證氧化溝內生物膜有合適的時間吸收氧氣和吸附有機物。此設計中設定每個工作周期為25 min,水面上升時間為10 min,水面下降時間為10 min、等待排水時間為5 min。氧化溝內採用粒狀濾料,濾料比表面積約為85 m2/m3,而大大加大了跟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和生物膜面積,生物量為5 7. 5 kg/m3,同時利用汙水漲落時間間隔提供充分長的充氧時間,氧氣溶解率高,生物好氧反應效果好,因而臭氣產量少。而其它同類裝置通常採用薄水層緩慢流動的做法,其與空氣接觸面積有限,且只限於水層的表面,故生物好氧反應效果不佳,並且場地佔用大。如果濾料改用比表面積和空隙率更大的由聚氯乙烯等材料製成的呈波形板狀、列管狀等的人工濾料,比表面積高達240 m2/m3、空隙率高達96%,則好氧反應會更充分,處理效果更佳,預防堵塞的能力更強。此裝置日常維護簡單,沒有日常性支出費用,厭氧沉澱池內汙泥可半年一抽或一年一抽,由於採用不同於傳統化糞池的清掏方式,不影響周圍空氣環境,不影響周圍居民生活。此裝置適用於環湖泊或沿河流興建的住宅小區和中小城市處理生活汙水,汙水處理後可直接排放進湖泊或河流,也可進入汙水回用系統,進行深度處理後,中水回用。
權利要求
1.ー種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主要由厭氧沉澱池、厭氧生物濾池、布水器、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和潮汐式氧化溝構成,其依次連接順序為厭氧沉澱池、厭氧生物濾池、布水器、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和潮汐式氧化溝。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厭氧沉澱池的長寬高分別為10 m,4 m,4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55 m3,45 m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厭氧生物濾池的長寬高分別為20 m,4 m,4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54 m3,40 mm,過濾厭氧池中架空一 2. 5 m厚的生物濾料層,濾料採用大小均勻的陶粒。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高效兼性厭氧生物滴濾池的長寬高分別為15 m, 3 m,4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80 m3, 30 mm,濾池架空一層蜂窩狀塑料濾料,濾層厚度為3 m,濾池底面鋪ー層厚O. 5 m的陶粒濾料,粒徑為25 mm,蜂窩狀濾層上距布水器I m,下距底層濾料O. 5 m。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潮汐式氧化溝的長寬高分別為35 m,l m,2 m,其中的濾料體積和濾料粒徑分別為40 m3,25 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氧化溝為兩級,在兼性厭氧池底部濾料為第一級,其後緊連一級;後ー級氧化溝寬I. 5 m,長6 m,高1.5 m,底面鋪設0.5 m厚濾料,為預防氧化溝堵塞,把氧化溝分成兩段,之間留0.3 m間隙,溝端設置 個定水深自動排水器,以及拔風井兼檢修井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一體化汙水處理裝置,本裝置採用「厭氧—兼性厭氧—好氧」一體化工作流程,厭氧段嘗試採用厭氧接觸法處理低濃度生活汙水。氧化溝內通過定水深自動排水器的控制,利用潮漲潮落時間間隙對粒狀濾料表面生物膜進行復氧,使氧化溝內氧氣溶解量大幅度增大,微生物好氧氧化程度提高,臭氣產量少,且裝置具有平面布置連貫合理,無死角,反應充分,難堵塞,易清理的特點。
文檔編號C02F9/14GK102701535SQ20121021812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
發明者朱洪斌 申請人:蘇州科博思流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