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小管引流管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05:06:56 2
專利名稱:淚小管引流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淚小管引流管
豐支術令頁i或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眼外科的器材,特別是涉及淚小管引流管,用於淚小 管阻塞的疏通與淚小管外傷斷裂的修復。
^b景豐支術逆行置管手術治療淚道阻塞,是近年來微創技術治療淚道阻塞的研究熱點
之一。對於治療鼻淚管阻塞,現有技術中已經有各種比較成熟的治療器材和方法。由於淚小 管的結構位置比較複雜,加之管徑太細,因此,淚小管阻塞的治療相對比較困難。近年來, 也相繼出現了一些淚小管引流管之類的治療淚小管阻塞的器材,分為空心管與實心的條狀結 構(實用時沒有實質性區別)。但是現有技術這些淚小管引流管均存在置入的搡作比較繁瑣、 固定欠穩定、治療效果不佳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避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 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治療效果好的淚小管引流管。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可以通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設計、使用一種淚小管引流管,是一根無毒彈性塑料製成的細長管,其一端部有一段至 少l釐米長的極細段;管壁上開有多個小孔,該些小孔沿管的長度方向排列。
所述各小孔均勻排列或非均勻排列。
所述極細段是逐漸變細的,其長度在2-4釐米之間。
還包括扎捆用的套管。 同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淚小管引流管的技術效果在於1.結構簡單,操作方 便;2.在管壁上開有小孔,引流管被植入後,可以方便地從外露段的小孔向管內注入藥液, 藥液再從處於淚小管內的管段的小孔滲透出來,真正發揮出空心管內涵的優勢,提高治療效 果3.—端部有一段至少l釐米長的極細段,不要牽引線,使置入的搡作非常簡單;4.扎捆用
3的套管將淚小管引流管在淚道內固定穩固,令治療效果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淚小管引流管的結構示意圖2是所述引流管被植入後並於下端用套管扎捆後的結構示意圖3是所述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淚小管引流管IO,如圖l所示,是一根無毒彈性塑料製成的細長管,其一端部有一 段極細段ll,該極細段ll是逐漸變細的,其長度在2-4釐米之間。管壁上開有多個小孔12, 該些小孔12沿管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或非均勻排列。
手術時,須藉助淚道探通導引之類的器材,例如申請人已經擁有的專利號為 "01243167.2"的淚道探通導引針。首先,將導引針管自下淚點、淚小管插入,經鼻淚管伸 出至鼻孔外,將所述淚小管引流管lO的極細段ll (極細段ll即替代現有技術引流管所附帶
而較為繁瑣的牽引線的作用)穿入導引針芯下端內,向上拉動針芯直至將所述極細段11經 鼻淚管拉出淚點——即逆行置入。繼續將淚小管引流管IO拉出一段距離(以保證另一端還處
於鼻孔外為準),然後藉助置管專用工具組合器械將所述極細段ll穿入從上淚點、淚小管插 入,在針芯經鼻淚管伸出至鼻孔外以後,取去探通導引針管,將所述淚小管引流管io的極細 段11 (極細段11即替代現有技術引流管所附帶而較為繁瑣的牽引線的作用)穿入針芯上端 內,向下拉動針芯直至將所述極細段ll經鼻淚管拉出淚點——即將引流管又從上淚小管順行 置入淚道,與逆行置入下淚小管的引流管在淚囊鼻淚管內匯合、並行至鼻腔以外。再用套管 20將所述淚小管引流管10的兩端在鼻前庭內扎捆在一起,如圖2所示,圖中,來畫出鼻淚 管和淚小管的具體結構。
手術後至治癒期間,可以從外露段(露在眼內眥部)的小孔12向管內注入藥液,藥液 再從處於淚小管內的管段的小孔12滲透出至淚小管內壁各患處,提高治療效果。
權利要求1. 一種淚小管引流管(10),其特徵在於是一根無毒彈性塑料製成的細長管,其一端部有一段至少1釐米長的極細段(11);管壁上開有多個小孔(12),該些小孔(12)沿管的長度方向排列。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淚小管引流管(10),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小孔(12)均勾排列 或非均勻排列。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淚小管引流管(IO),其特徵在於所述極細段(ll)是逐 漸變細的,其長度在2-4釐米之間。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淚小管引流管(10 ),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扎捆用的套管(20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淚小管引流管(10),是一根無毒彈性塑料製成的細長管,其一端部有一段至少1釐米長的極細段(11);管壁上開有多個小孔(12),該些小孔(12)沿管的長度方向排列。同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治療效果好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M25/00GK201267672SQ200820212378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6日
發明者張敬先, 張海地, 張海天 申請人:張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