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05:14:0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計算機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計算機領域的機櫃結構,尤其是一種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
背景技術: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計算機網絡服務運行體系越來越龐大,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的容量也變得越來越大。
現有技術中的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在網路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無法及時散出櫃體,極容易導致櫃體內器件的損壞;此外,現有技術中的網絡服務機櫃不具備除溼功能,容易影響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內各設備的正常運行。此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提供設計一種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設計一種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給出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它包括櫃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櫃體內設置有傳感器模塊,所述的傳感器模塊連接有現場控制單元,所述的現場控制單元連接有存儲器和無線收發模塊,所述的無線收發模塊通過無線網絡與遠程伺服器通信,所述的遠程伺服器連接有PC機;
所述的傳感器模塊包括溼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
櫃體的櫃壁內設置有中間夾層,所述中間夾層內填充有製冷液,在中間夾層內設置半導體製冷晶片,所述的半導體製冷晶片通過第一電磁繼電器連接有供電電源,所述的第一電磁繼電器連接到現場控制單元;
櫃體的底部設置有進風隔板,所述的進風隔板內設置有若干進風通道,所述的進風通道包括位於上部的左傾斜通道以及位於下部的右傾斜通道,左傾斜通道和右傾斜通道連通,所述的進風隔板上方設置有集風腔,集風腔與進風通道連通,集風腔通過管道連接有加熱腔,加熱腔內設置有電加熱絲,電加熱絲通過第二電磁繼電器連接到供電電源,第二電磁繼電器連接到現場控制單元;
櫃體內還設置有引流風機,引流風機的出風口與櫃體頂部的排風口連通,排風口的外側設置有空氣過濾網,引流風機通過第三電磁繼電器連接至供電電源,第三電磁繼電器連接至所述的現場控制單元。
本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溼度傳感器用於檢測櫃體內的溼度信息,溫度傳感器用於檢測櫃體內的溫度信息。
優選地,所述的現場控制單元為ARM處理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設置傳感器模塊,檢測櫃體內溼度和溫度信息,傳感器檢測到的信息發送至現場控制單元,現場控制單元通過無線收發模塊將信息以無線方式傳送至遠程伺服器,以便通過PC機查詢並做出相應控制。
如果櫃體內溫度超過預設值,則現場控制單元控制第一電磁繼電器導通,半導體製冷晶片得電工作,通過製冷液吸收櫃體內的熱量,以降低櫃體內的溫度;
如果櫃體內的溼度值超過預設值,則現場控制單元控制第二電磁繼電器、第三電磁繼電器導通,引流風機與電加熱絲同時得電工作,在引流風機的作用下,外界空氣通過進風通道進入集風腔,之後進入加熱腔,在電加熱絲的作用下烘乾空氣,之後進入櫃體內,引流風機則將溼度高的空氣排出到櫃體外。
進風通道包括左傾斜通道和右傾斜通道,能夠避免外界空氣中的顆粒雜質進入櫃體內。此外,本實用新型設計原理可靠,結構簡單,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的控制原理圖。
其中,其中,1-櫃體,2-傳感器模塊,3-第三電磁繼電器,4-現場控制單元,5-存儲器,6-無線收發模塊,7-遠程伺服器,8-PC機,9-中間夾層,10-半導體製冷晶片,11-第一電磁繼電器,12-供電電源,13-進風隔板,14-進風通道,15-集風腔,16-加熱腔,17-電加熱絲,18-第二電磁繼電器,19-引流風機,20-空氣過濾網, 2.1-溼度傳感器,2.2-溫度傳感器,14.1-左傾斜通道,14.2右傾斜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以下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計算機網絡服務機櫃,它包括櫃體1所述的櫃體1設置有傳感器模塊2,所述的傳感器模塊2連接有現場控制單元4,所述的現場控制單元4連接有存儲器5和無線收發模塊6,所述的無線收發模塊6通過無線網絡與遠程伺服器7通信,所述的遠程伺服器7連接有PC機8;
所述的傳感器模塊2包括溼度傳感器2.1和溫度傳感器2.2;
櫃體的櫃壁內設置有中間夾層9,所述中間夾層9內填充有製冷液,在中間夾層9內設置半導體製冷晶片10,所述的半導體製冷晶片10通過第一電磁繼電器11連接有供電電源,所述的第一電磁繼電器11連接到現場控制單元;
櫃體的底部設置有進風隔板13,所述的進風隔板13內設置有若干進風通道14,所述的進風通道14包括位於上部的左傾斜通道14.1以及位於下部的右傾斜通道14.2,左傾斜通道和右傾斜通道連通,所述的進風隔板上方設置有集風腔15,集風腔與進風通道連通,集風腔通過管道連接有加熱腔16,加熱腔內設置有電加熱絲17,電加熱絲通過第二電磁繼電器18連接到供電電源12,第二電磁繼電器連接到現場控制單元;
櫃體內還設置有引流風機19,引流風機的出風口與櫃體頂部的排風口連通,排風口的外側設置有空氣過濾網20,引流風機19通過第三電磁繼電器3連接至供電電源12,第三電磁繼電器3連接至所述的現場控制單元4。
本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溼度傳感器2.1用於檢測櫃體內的溼度信息,溫度傳感器2.2用於檢測櫃體內的溫度信息。
本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現場控制單元為ARM處理器。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沒有創造性的變化,以及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都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