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烘漆的一種催幹劑製備方法
2023-08-02 15:59:01 1
專利名稱::用於烘漆的一種催幹劑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用於烘漆的一種催幹劑製備方法。現有烘漆常用的酸性催化劑為雙組裝,必須在使用時加入烘漆中,具有不少局限性,如在使用前加入,會降低烘漆的貯存穩定性,而施工時加入又很不方便,且往往因加入量的多少,影響漆膜性能,並且熱固化溫度高,時間長。酸性催化劑種類很多,且製備方法也不同,性能各具特徵。文獻(1)報導目前國內外用得較為普遍的是磺酸類,其中以對甲苯磺酸為佳,且選用異丁醇和乙二醇為混合溶劑,以吡啶為封閉劑,一步法製備液體型潛催化劑,這種潛催化劑在常溫下,不顯示很強的酸性,但加熱到一定溫度就會分解為原來的酸,成為較強的酸性催幹劑,並且可以直接配製在烘漆內,貯存穩定性好,無需雙組裝,使用方便,低溫快幹效果顯著,漆膜性能達到或超過部標,但只適用於氨基烘漆,雖然熱固化溫度可降到95℃,但熱固化時間仍較長,為30分鐘。本發明製備烘漆用催幹劑,是採用二步法。先製取對甲苯磺酸吡啶鹽,白色針狀結晶,貯存待用,再根據不同烘漆品種及用量配製不同的液體型催幹劑,可以隨時取用配製,比一步法更為方便。熱固化溫度可降低到120℃,熱固化時間減少到5分鐘。不僅適用於氨基烘漆,而且適用於丙烯酸烘漆,漆漠性能達到或超過部標、國標。本發明的具體方法如下首先製備對甲苯磺酸吡碇鹽,原料重量比為∶對甲苯磺酸∶吡碇∶乙醇=26.6∶12.2∶61.1,先將乙醇加入反應器,在攪拌下加入精製對甲苯磺酸同時加熱,不大於30℃,待對甲苯磺酸全部溶解,繼續加熱至40℃~50℃,維持此溫度,緩緩加入吡碇,反應時間不小於3小時,反應結束後,繼續加熱至沸(約80℃左右),進行常壓蒸餾一定程度後停止加熱,靜置冷卻,析出的結晶經過濾、脫色、即為對甲苯磺酸吡啶鹽產品。第二步,配製催幹劑。1.原料重量比為對甲苯磺酸吡啶鹽異丁醇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乙醚乙酯15~3517~2540~703~82.操作方法將對甲苯磺酸吡啶鹽放入容器中,加入乙二醇乙醚乙酯,攪拌,待對甲苯磺酸吡啶鹽完全溶解後,再依次加入乙二醇乙醚及異丁醇,通常狀態下,攪拌20多分鐘後,即得催幹劑產品,如出現物理雜質,可進行過濾,然後包裝待用。如果用於丙烯酸烘漆催幹劑,則還需加1-4%對甲苯磺酸。3.催幹劑應用,用於氨基烘漆加入量為1.0-6%,用於丙烯酸烘漆加入量為0.1-2.5%。本發明的最大優點在於,採用二步法製造烘漆催幹劑,方便穩妥,易貯運,不僅適用於氨基烘漆,而且適用於丙烯酸烘漆。實施例1,氨基烘漆催幹劑8701。實施例2,丙烯酸烘漆催幹劑8702。原料重量比為對甲苯磺酸吡啶鹽異丁醇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乙醚乙酯對甲苯磺酸870122205440870220175742催幹劑性能應用結果,漆膜性能參考文獻(1)《塗料工業》1986(6)、23-2權利要求1.用於烘漆的一種催幹劑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是二步法,首先製備對甲苯磺酸吡啶鹽,而後再以對甲苯磺酸吡啶鹽、異丁醇、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乙醚乙酯、對甲苯磺酸為原料配製所需催幹劑,所述催幹劑的重量組成為15-35%對甲苯磺酸吡啶鹽。17-25%異丁醇40-70%乙二醇乙醚3-8%乙二醇乙醚乙酯2-4%對甲苯磺酸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是對甲苯磺酸吡啶鹽重量含量為20±2%。3.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是,異丁醇重量含量為18±2%。4.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是,乙二醇乙醚重量含量為55±2%。5.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是,乙二醇乙醚乙酯重量含量為4%。6.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是,對甲苯磺酸為精製品其重量含量為2%。全文摘要本發明是用於烘漆的一種催幹劑製備方法。採用二步法完成,首先製備對甲苯磺酸吡啶鹽,而後再以該鹽及異丁醇,乙二醇乙醚等為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製成所需催幹劑,該方法簡便易行,方便穩妥,易貯運,所制出的催幹劑不僅適用於氨基烘漆,而且適用於丙烯酸烘漆。文檔編號C09F9/00GK1039043SQ89103528公開日1990年1月24日申請日期1989年5月29日優先權日1989年5月29日發明者肖繼強,白木林申請人:大興縣長子營建築塗料廠,肖繼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