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2 18:24:21 1
專利名稱: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速器,具體地說是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
背景技術:
目前匹配發動機480-4100的工程自卸車變速器多為主箱加前副箱或主箱加後副箱,該種變速箱存在高低檔,高擋、低擋有些擋位速比相差不大或重複,擋位不能有效利用,造成擋位浪費,相應變速箱成本增高;由於主副箱連接在一起,造成加工工藝複雜且關鍵尺寸難以保證,主副箱同軸度難控制,造成主副箱之間軸承易損壞,齒輪打齒等現象;換擋結構採用主副箱分開的型式,整車換擋機構複雜,操縱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生產成本低、易於加工、對環境無汙染的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箱體內中間部位設置有一軸和二軸,撥叉軸設置在二軸的上方,倒擋軸和中間軸設置在二軸的下方,其特徵在於二軸上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倒擋齒輪、一擋齒輪、二擋齒輪、三擋齒輪、四擋齒輪和五擋齒輪,中間軸上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三四擋雙聯齒輪、中間軸五擋齒輪和常合齒輪,倒擋軸上設置有倒擋惰輪。
撥叉軸上設置有四個撥叉;三四擋雙聯齒輪分別與三擋齒輪、四擋齒輪嚙合;中間軸五擋齒輪與五擋齒輪嚙合;常合齒輪與一軸常嚙合;倒擋惰輪與中間軸、倒擋齒輪常嚙合。
該變速器的一擋為超低擋,增加爬坡能力,相當於內置副變速;二、三、四、五、六擋採用同步器換擋,一、倒擋採用嚙合套換擋;對齒輪、軸進行了加強設計;換擋機構採用一個換擋操縱機構,操縱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簡化操縱,生產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並且節省了安裝空間,減輕了駕駛人員的疲勞程度。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一軸,2、箱體,3、五擋齒輪,4、四擋齒輪,5、三擋齒輪,6、二擋齒輪,7、一擋齒輪,8、倒擋齒輪,9、常合齒輪,10、中間軸五擋齒輪,11、三四擋雙聯齒輪,12、中間軸,13、倒擋惰輪,14、二軸,15、倒擋軸,16、撥叉,17、撥叉軸。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其結構包括箱體2、一軸1、二軸14、撥叉軸17、中間軸12和倒擋軸15,箱體2內中間部位設置有一軸1和二軸14,撥叉軸17設置在二軸14的上方,倒擋軸15和中間軸12設置在二軸14的下方,二軸14上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倒擋齒輪8、一擋齒輪7、二擋齒輪6、三擋齒輪5、四擋齒輪4和五擋齒輪3,中間軸12上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三四擋雙聯齒輪11、中間軸五擋齒輪10和常合齒輪9,倒擋軸15上設置有倒擋惰輪13。
撥叉軸17上設置有四個撥叉16;三四擋雙聯齒輪11分別與三擋齒輪5、四擋齒輪4嚙合;中間軸五擋齒輪10與五擋齒輪3嚙合;常合齒輪9與一軸1常嚙合;倒擋惰輪13與中間軸12、倒擋齒輪8常嚙合。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徵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包括箱體、一軸、二軸、撥叉軸、中間軸和倒擋軸,箱體內中間部位設置有一軸和二軸,撥叉軸設置在二軸的上方,倒擋軸和中間軸設置在二軸的下方,其特徵在於二軸上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倒擋齒輪、一擋齒輪、二擋齒輪、三擋齒輪、四擋齒輪和五擋齒輪,中間軸上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三四擋雙聯齒輪、中間軸五擋齒輪和常合齒輪,倒擋軸上設置有倒擋惰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其特徵在於撥叉軸上設置有四個撥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其特徵在於三四擋雙聯齒輪分別與三擋齒輪、四擋齒輪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其特徵在於中間軸五擋齒輪與五擋齒輪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其特徵在於常合齒輪與一軸常嚙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其特徵在於倒擋惰輪與中間軸、倒擋齒輪常嚙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屬於變速器,其結構包括箱體、一軸、二軸、撥叉軸、中間軸和倒擋軸,箱體內中間部位設置有一軸和二軸,撥叉軸設置在二軸的上方,倒擋軸和中間軸設置在二軸的下方,二軸上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倒擋齒輪、一擋齒輪、二擋齒輪、三擋齒輪、四擋齒輪和五擋齒輪,中間軸上從右至左依次設置有三四擋雙聯齒輪、中間軸五擋齒輪和常合齒輪,倒擋軸上設置有倒擋惰輪。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工程自卸車用變速器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簡化操縱,生產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並且節省了安裝空間,減輕了駕駛人員的疲勞程度。
文檔編號F16H3/02GK2876441SQ20062008177
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14日
發明者劉玉富, 吳偉, 葛宏坤, 馬衛東, 高金宏, 彭玉蘭 申請人:張昊, 劉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