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01:36:56 1
專利名稱:一種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
技術領 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橡膠襯套,具體說是一種重卡用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主要應用於重載汽車板簧懸架系統,可推廣到要求高承載能力的各種彈性襯套中。
背景技術:
鋼板彈簧廣泛應用於各種車輛上,目前在重型卡上用於聯接鋼板彈簧和車架吊耳間的襯套主要採用剛性連接的雙金屬襯套。雙金屬襯套製造成本高,安裝不便,車輛運行中需在銷軸、襯套和吊耳間打潤滑油,而且易出現發響。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現在推出一種橡膠金屬複合彈簧,目前小批量試用的橡膠襯套都是芯套與外套硫化在一起的,在產品受到大載荷時橡膠與金屬容易發生撕裂。因此有待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針對現有重型卡上用於聯接鋼板彈簧和車架吊耳間的襯套產品的不足,提出一種新型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該板簧襯套不僅安裝方便,免維護,且產品的使用壽命有很大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包括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 芯套和承載限位環。所述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包括外套、橡膠和內套;同時根據負荷情況可增加1一2個隔套,隔套總數到達2-3個,將上述零件硫化在一起組成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同時,在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內側還硫化有很薄橡膠層。芯套壓入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內側薄橡膠層中,在芯套的兩端套有承載限位環,且承載限位環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軸向存有間隙,承載限位環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外套在徑向存有間隙。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芯套壓入硫化體的結構,在大的扭轉變形下,芯套與硫化體產生相對轉動,解決了在大的扭轉變形下橡膠發生撕裂的可能,同時,硫化體內側硫化有很薄橡膠層,增加芯套與硫化體內套的摩擦力,在承受小載荷時通過橡膠層的變形大大減少之間產生相對滑動的次數;承載限位環是一種高強度彈性材料製成的,承載限位環與外套和內套有較小的雙間隙,在產品承受較大載荷時,大大提高產品徑向和軸向剛度,起到承載和限位的作用。
圖一為本實用新型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的結構示意圖;圖二為本實用新型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的半成品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實施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特點。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一種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包括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7、芯套4和承載限位環5。所述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7包括外套1、橡膠2和內套3,同 時根據負荷情況可增加1一2個隔套6,隔套6總數到達2-3個。將上述零件硫化在一起組成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7 ;同時,在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7的內套3內側還硫化有薄橡膠層8。芯套4壓入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7的內套3內側薄橡膠層8中,在芯套4的兩端套有承載限位環5,且承載限位環5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7的內套3軸向存有間隙n, 間隙η為1-4毫米;承載限位環5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7的外套1在徑向存有間隙m,間隙m為4-9毫米。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了芯套壓入硫化體的結構,在大的扭轉變形下,芯套 4與硫化體產生相對轉動,解決了在大的扭轉變形下橡膠發生撕裂的可能,同時,硫化體內側硫化有很薄橡膠層,增加芯套4與硫化體內套3的摩擦力,在承受小載荷時通過橡膠層的變形大大減少之間產生相對滑動的次數;承載限位環5是一種高強度彈性材料製成的,承載限位環5與外套1和內套3有較小的間隙m和間隙n,在產品承受較大載荷時,大大提高產品徑向和軸向剛度,起到承載和限位的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其特徵在於包括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芯套和承載限位環;所述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包括外套、橡膠和內套,將上述零件硫化在一起組成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同時,在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內側還硫化有橡膠層;芯套壓入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內側橡膠層中,在芯套的兩端套有承載限位環,且承載限位環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軸向存有間隙,承載限位環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外套在徑向存有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其特徵在於根據負荷情況可增加1一2 個隔套,隔套總數到達2-3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其特徵在於承載限位環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的軸向間隙為1-4毫米;承載限位環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外套在徑向的間隙為4-9毫米。
專利摘要一種高負荷板簧橡膠襯套,包括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芯套和承載限位環。所述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包括外套、橡膠和內套,同時根據負荷情況可增加1—2個隔套,將上述零件硫化在一起組成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同時,在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內側還硫化有很薄橡膠層。芯套壓入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內側薄橡膠層中,在芯套的兩端套有承載限位環,且承載限位環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內套軸向存有間隙,承載限位環與橡膠金屬複合硫化體的外套在徑向存有間隙。本實用新型採用了芯套壓入硫化體的結構,在大的扭轉變形下,芯套與硫化體產生相對轉動,解決了在大的扭轉變形下橡膠發生撕裂的可能,大大提高產品徑向和軸向剛度,起到承載和限位的作用。
文檔編號F16F1/38GK202023873SQ20112009923
公開日2011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7日
發明者李建林, 趙亞彬, 鄒波 申請人: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