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漢字的重要組成(繁體東字的本義及所代表方位的意義)
2023-08-03 02:18:33 3
「東」的本義就是指方位。準確地講,東就是在天文意義上的春分時,北鬥七星鬥柄所指的方位。有人一定會說,沒有那麼複雜,東就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我們上小學就知道,「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但這其實是不準確的,我們知道,我們生活在北半球,太陽準是偏於南方,故太陽升起的地方,準確講為東南方向。有首古詩叫《陌上桑》,開頭一句就是「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日出東南隅」,這種描述就很精確了。「東」字從日從木。有人說,日在樹中為東。《鄭樵·通志》就說:「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其實這種描述也是不確實的。「日在木中」是一幅風景的定格,很難準確地描述方位。早晨起來,日上樹末,其方位大體是在東方,但傍晚時分,日落樹末,其方位卻大體在西方。僅憑一幅定格的圖畫,怎麼確定是在早晨還是在傍晚呢?又怎麼知道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呢?其實,很多漢字的解釋是離不開《易經》知識的。筆者曾在頭條號上發表過一篇題為《易經所依據的曆法》的文章,文中詳細說明了《易經》所依據的曆法為夏曆。夏曆是我國最早的曆法,夏曆就是依據北鬥七星的鬥柄旋轉所指方位來確定月份的。《易·說卦傳》曰:「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這句的意思就是說,當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正東方時,就是春分節氣,也就是我們的仲春之月,這個節氣對應後天八卦的震位。震卦為仲春之卦,其時鬥柄指向正東方;震卦也為日出之卦,時在早晨的6時左右。「震為動」,故《說文》釋「東」時說:「(東),動也。陽氣動,於時為春。」總之一句話,鬥柄東指,於時為春,五行屬木。春天五行屬木,木代表春天草木萌發,是生機和活力的象徵,故以木代表東方。「東」從日從木,這裡的「木」不能簡單理解為樹,而應該理解為五行之木。「東」的意義重點在「木」上,因為五行之木本身就代表東方。「日」在這裡只是輔助意義,因為太陽是運動的,其方位是不斷變化的。五行屬木者,日之所出者,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