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增加輔食後(輔食加得好寶寶長得好)
2023-08-02 22:29:06 1
輔食的添加不管對於寶寶還是對於爸爸媽媽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輔食加得好,不僅可以促進寶寶健康的生長發育,還可以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所以每一個新手爸媽都要重視寶寶的輔食添加問題。
那麼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新手爸媽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輔食添加的時間
嬰兒輔食添加時間最早不能早於4個月,最晚不能晚於8個月,最佳時間是4-6個月。4 個月前的嬰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還不能消化輔食,所以除了純母乳或配方奶粉,不餵其他任何食物。而 6 個月的寶寶,從母體帶來的鐵元素已經消耗殆盡,需要通過添加含有鐵元素的食物進行補充,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母乳、配方奶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了,而且寶寶也需要通過輔食的添加來鍛鍊口腔肌肉、咀嚼能力等,所以最晚添加輔食不能晚於8個月。4-6 個月是大部分孩子添加輔食的合適時機。
除了參考月齡,如果孩子能滿足這些表現,也可以添加輔食: 一是寶寶有好的頭部控制,包括可以穩定地把頭保持在直立狀態或者轉頭表示不要再吃了; 二是有支撐可以自己坐穩; 三是挺舌反射消失,就是往寶寶嘴裡餵食時,不會用舌頭把食物頂出來; 四是對大人食物開始感興趣,看到大人吃東西,會熱切地盯著看甚至吧唧嘴巴。
注意出牙不是判斷孩子是否需要添加輔食的信號,因為有的孩子出牙早,四個月就出牙了,有的孩子出牙晚,八九個月出牙也是常見的。
2、添加輔食的種類
在網上有很多關於輔食添加先後順序的內容,實際上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很難完全按照網上的推薦來安排每一天的輔食。而且最新研究結果認為,為了過敏而延後接觸高過敏類食物是沒有根據的,相反還容易提高寶寶過敏風險和養成挑食習慣。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不建議推遲易過敏食物的添加,而 建議儘早添加不同種類的食物,以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求。所以,開始添加輔食後,肉、菜、穀物、水果,沒有必要遵循順序,食物還要儘可能豐富。
但是要注意輔食每天應該從一種到多種,比如蔬菜的引入,應該每一種蔬菜嘗試1-2次/天,直到3-4天孩子習慣這種口味後再換另外一種,這樣可以刺激孩子味覺的發育。另外,單一食物的引入也可以幫助了解孩子是否會出現食物過敏。當孩子各種食物都嘗試過後,可以根據寶寶的營養需求來自由搭配食物,每一天的輔食搭配可以是肉 蔬菜 主食 水果,每周的肉類可以選擇雞肉、豬肉、牛肉、蝦肉、魚肉等交替搭配,保證食物的種類儘可能的豐富。這樣不僅不會加重寶寶的胃腸負擔,還能保證所需營養的攝入。
3、添加食物的性狀
也就是食物的顆粒度和軟硬度,要從細滑到粗糙,從軟到硬。最初的輔食一般都是泥糊狀的食物,但在添加這些食物時,食物需具備一定的能量密度、黏稠度,不要給孩子灌個水飽。之後,到茸狀的食物,再過渡到碎末狀的食物,幫助孩子鍛鍊咀嚼吞咽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食物有一定的硬度可以促進孩子的牙齒萌出和咀嚼功能的形成。
一般來說,6個月以「泥」為主,可以給寶寶吃米粉、米糊,也可以吃菠菜泥、紅薯泥、土豆泥、南瓜泥、或者菜泥加在米糊裡面吃;7-8個月可以給寶寶喝軟爛的米粥,可以在粥裡面加點蛋黃、南瓜、土豆;9-10個月可是吃軟米飯,各種菜燴飯就是很好的選擇;11-12個月就可以逐漸過渡到大人的米飯了。不管是10月齡的軟米飯,還是12月齡的正常米飯,主要注意食材的豐富,全面的營養,能夠提供給寶寶更多的營養和熱量,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4、添加輔食的次數和量
剛開始可以一天加一次,比方說,在孩子喝奶的間歇加一次米粉,或者是孩子吃完奶還沒飽,可以加一餐米粉。然後逐漸增加到兩次或三次,時間上也逐漸跟大人的用餐時間吻合。
從添加的量上,也要循序漸進。比如一開始就一兩勺米糊,孩子適應了以後,然後再慢慢增加到一天3 勺、4 勺、5 勺都是可以的。 注意,輔食畢竟是輔食,1歲半以內的嬰幼兒的主食還是「奶」,不建議用輔食「替代」奶,所以是在原有奶量基礎上添加輔食。
5、注重培養孩子自主進食
在添加輔食的過程中,新手爸媽需要注意進食技能的培養,儘量讓孩子主動參與進食,比如7-9個月的孩子,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抓食物,父母也可以多給孩子準備一些手指食物,一歲以後可以鼓勵孩子自己用勺子進食,這樣既可以增加孩子進食的興趣,又有利於鍛鍊孩子手眼的協調能力和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如何培養寶寶自主進食,請看:如何培養寶寶自主進食,不想追著娃餵飯的寶媽看過來 (baidu.com))
寶寶到了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是嬰兒養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輔食餵養得好,寶寶生長發育更好,而且也能有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如果輔食餵養不好,反而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還會造成挑食、偏食、追著餵飯等諸多不好的飲食習慣。所以新手爸媽一定要重視輔食餵養。願每一個寶寶都是天使寶寶,健康快樂!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