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傾倒分散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06:59: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傾倒分散攪拌裝置,屬於化工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化工行業中,分散攪拌機是可將粉料和液體攪拌分散、溶解的高效設備,傳統的分散攪拌機在對物料進行嘗試攪拌分散時,容易造成物料飛濺,造成配比變化,汙染環境,而且常用立式攪拌機攪動範圍大,環境適應性好,其結構上一般包括一主立柱,在主立柱的頂端設有一水平的橫梁,橫梁兩端分別設有電機和攪拌輥,在實際的設計中,為了使攪拌輥能夠配合較大的攪拌池使用,往往攪拌輥需要伸出較遠的距離,所以主立柱往往比較靠近電機端,而非處於橫梁的中間位置,所以整機的中心處於較為偏移的位置,在使用時為防止其傾倒,一般需要將主立柱底部設置一底板,然後將底板進行固定,或者在底板上增加配重結構,這兩種方式都會造成在需要移動攪拌機時會碰到很大的障礙,為工作人員的使用帶來極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傾倒分散攪拌裝置,通過本實用新型可以防止原料飛濺和設備傾倒,而造成原料浪費、危害工人的人身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
一種防傾倒分散攪拌裝置,包括主立柱,所述主立柱頂端設有橫梁,所述橫梁的兩端分別設有攪拌輥和驅動攪拌輥旋轉的電機,所述橫梁前後兩側均水平設有L型收納槽,所述L型收納槽由前後設置的凹孔和左右設置的凹槽垂直連接組成,所述L型收納槽內活動安裝有L型支撐杆,所述橫梁上還設有收納腔,所述收納腔位於凹孔的正上方,且收納腔與凹孔之間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有卡孔,所述L型支撐杆上設有連接管收納槽,所述連接管收納槽內設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內設有活動杆,所述活動杆上設有擋耳和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位於擋耳和連接管收納槽的側壁之間,所述活動杆端部連接有卡球,所述卡球與卡孔相互配合,所述收納腔內設有卡球調節機構,所述攪拌輥上通過螺栓活動安裝有防濺擋板。
優選的,所述卡球調節機構包括設活塞杆、活塞、第二彈簧和手柄,所述活塞杆設在收納腔內,活塞杆的頂端穿出橫梁並連接有手柄,其底端連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與卡孔相互配合,活塞杆的兩側與收納腔的頂壁之間設有第二彈簧。
優選的,所述手柄上設有防滑橡膠套。
優選的,所述防濺擋板呈圓盤狀,且其外周向下傾斜設置。
優選的,所述防濺擋板底壁及外周邊緣均塗覆有聚四氟乙烯塗層。
優選的,所述凹孔為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連接組成的階梯狀結構,第二凹孔內設有圓形擋塊,所述圓形擋塊與L型支撐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凹孔的直徑、圓形擋塊的直徑、第一凹孔的直徑依次減小。
優選的,所述防濺擋板上端設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設在攪拌輥上,並通過設在套筒上的螺栓進行緊固。
優選的,所述L型支撐杆末端設有橡膠塊。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卡球與卡孔的配合,使前後兩側的L型支撐杆對設備整體進行支撐,防止其工作過程中,由於中心偏移而發生傾倒,L型支撐杆末端的橡膠塊還可抵消攪拌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通過活塞杆帶動活塞使卡球與卡孔分離,便於L型支撐杆收入L型凹槽中,簡單方便,提高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的防飛濺擋板可滿足各種實際需求,防止原料飛濺,避免原料浪費,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B-B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C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1D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立柱,2、橫梁,3、攪拌輥,4、電機,5、凹孔,6、凹槽,7、L型支撐杆,8、收納腔,9、隔板,10、卡孔,11、連接管收納槽,12、連接管,13、活動杆,14、擋耳,15、第一彈簧,16、卡球,17、防濺擋板,18、活塞杆,19、活塞,20、第二彈簧,21、手柄,22、圓形擋塊,23、套筒,24、螺栓,25、橡膠塊,51、第一凹孔,52、第二凹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防傾倒分散攪拌裝置,包括主立柱1,主立柱頂端設有橫梁2,橫梁的兩端分別設有攪拌輥3和驅動攪拌輥旋轉的電機4,橫梁前後兩側均水平設有L型收納槽,L型收納槽由前後設置的凹孔5和左右設置的凹槽6垂直連接組成,L型收納槽內活動安裝有L型支撐杆7,L型支撐杆末端設有橡膠塊25,橡膠塊可抵消工作時產的振動,橫梁上還設有收納腔8,收納腔位於凹孔的正上方,且收納腔與凹孔之間設有隔板9,隔板上設有卡孔10,L型支撐杆上設有連接管收納槽11,連接管收納槽內設有連接管12,連接管內設有活動杆13,活動杆上設有擋耳14和第一彈簧15,第一彈簧位於擋耳和連接管收納槽的側壁之間,活動杆端部連接有卡球16,卡球與卡孔相互配合,收納腔內設有卡球調節機構,攪拌輥上通過螺栓活動安裝有防濺擋板17,防濺擋板呈圓盤狀,且其外周向下傾斜設置,防濺擋板底壁及外周邊緣均塗覆有聚四氟乙烯塗層,利用聚四氟乙烯塗層特有的潤滑、防粘性能,首先保證飛濺的液體沿防濺擋板落入攪拌桶中,其次由於防濺擋板可根據實際液面的高度進行上下調節,防濺擋板的邊緣與攪拌桶相互接觸,聚四氟乙烯塗層可避免防濺擋板與攪拌桶壁之間的摩擦影響其上下移動。
卡球調節機構包括設活塞杆18、活塞19、第二彈簧20和手柄21,活塞杆設在收納腔內,活塞杆的頂端穿出橫梁並連接有手柄,手柄上設有防滑橡膠套(未在圖中示出),其底端連接有活塞,活塞與卡孔相互配合,活塞杆的兩側與收納腔的頂壁之間設有第二彈簧,當需要將卡球與卡孔分離的時候,工作人員只需按壓手柄,使活塞將卡孔內的卡球擠壓出去,放手後活塞在第二彈簧的作用下會自動復位,而脫離卡孔。
凹孔為第一凹孔51和第二凹孔52連接組成的階梯狀結構,第二凹孔內設有圓形擋塊22,所述圓形擋塊與L型支撐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凹孔的直徑、圓形擋塊的直徑、第一凹孔的直徑依次減小,工作人員 利用圓形擋塊與第一凹孔的限位作用,避免用力過大而使L型支撐杆脫離L型收納槽。
防濺擋板上端設有套筒23,所述套筒套設在攪拌輥上,並通過設在套筒上的螺栓24進行緊固,可根據攪拌桶內原料的高度,而調節防濺擋板的高度,減小原料在桶壁上的飛濺,減少損失。
具體使用方法:
如圖1至圖5所示,使用時,根據攪拌桶中待攪拌物料的量,調節防濺擋板17在攪拌輥3上的高度,並利用螺栓24進行鎖緊固定,然後將前後兩側的L型支撐杆7向外拉出,直至第一凹孔51對圓形擋塊22產生阻擋,此時將L型支撐杆7旋轉90度(前端則順時針旋轉90度,後端則逆時針旋轉90度),卡球16則會在第一彈簧15的作用下,卡入卡孔10中,L型支撐杆則被牢牢固定,對設備進行支撐,分散攪拌過程中,設備產生的一定程度的振動則被L型支撐杆末端的橡膠塊25抵消,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當攪拌結束後,工作人員按壓手柄21,使活塞杆18帶動活塞19向下移動,卡球16被活塞擠壓出卡孔10,然後工作人員將L型支撐杆7反向旋轉90度,再推入L型收納槽中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