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甫代替博古成為最高負責人(洛甫代替博古成為最高負責人)
2023-07-10 00:31:35 3
自從清末無數的仁人志士都為探索一條能夠救中國的道路也不斷的努力,也有不少的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終於等到了中共的成立,他們才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發展的道路。可是年幼的中共也是在曲折中不斷成熟起來的。
比如在紅軍時期,當時負總責的是博古同志,他盲目地相信軍事顧問李德,幾乎斷送了紅軍,後來在遵義召開了一次會議,史稱遵義會議,正是這一次會議挽救了紅軍,這一次會議上,博古被解除了總負責人的職務,改由洛甫同志接替他的工作。
實際上當時洛甫是我黨的最高負責人,我們都知道遵義會議上,博古被取消了負責人的職務,軍事顧問李德也光榮下崗了,當時洛甫同志其實是我黨的最高領導了。他到底是何許人也?
洛甫原名張應皋,又名張聞天,1900年,出生於江蘇省南匯縣張家宅鎮一個農民家庭。洛甫早年入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學習,在此期間受到《新青年》的影響,開始逐漸傾向於革命,在五四運動爆發後,他積極投身於學生運動,並且在此期間,他開始從事文藝創作和翻譯的工作。1925年的是,成為我黨的黨員,並在同年被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紅色教授學院學習,同時兼任共產國際東方部報導員,在此期間為黨做了大量的工作。
六年後,也就是1931年洛甫從蘇聯回國,直接被任命為宣傳部部長,兼任中央黨報委員會書記。中共臨時中央在上海成立,他被選為常委,是我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後來臨時中央遷入蘇區,洛甫也隨即進入蘇區。
隨後他被選為書記處書記兼任政府主席,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他跟隨黨中央一起長徵,在遵義會議前期,他堅決擁護毛主席的正確主張,為遵義會議的成功召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遵義會議前夕,他就堅決擁護毛澤東的正確主張。在遵義會議上,根據毛主席的意見作了批判「左」傾軍事路線的報告,為會議的成功召開作出了貢獻。遵義會議後洛甫同志代替博古同志在黨內負總責,也就是此時的洛甫已經成為了最高的負責人了,而主席也稱他為「明君」。按照這個資歷,洛甫同志後來的成就應該更大,但是隨後洛甫名聲似乎不顯,特別是建國後,洛甫甚至沒有成為領導人之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遵義會議後,洛甫雖然成為了總負責人,負責管理日常事務,但是實際上負責人是周公和毛主席等人,而洛甫同志主要的貢獻是在理論研究上。1938年5月,他兼任延安馬列學院院長,六屆六中全會後,洛甫實際離開了黨內「負總責」的崗位,主要負責宣傳、幹部教育和理論研究等工作 。
他對當時的思想教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僅如此,洛甫還曾長期兼任黨中央宣傳部長、西北工作委員會主任、《解放》周刊主要負責人、《共產黨人》編輯,作了大量宣傳教育工作。
抗日戰爭勝利後洛甫去了東北,歷任省委書記、東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部長、東北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他在任期內對恢復東北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國後,洛甫同志轉到外交部門工作,並且在1951年4月,出任駐蘇聯大使。三年後,洛甫擔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長。
不過在那場動亂中,洛甫堅持自己的原則和林、江團夥鬥爭。遭到錯誤的批判,並且遭到迫害,在1976年7月1日,病逝於江蘇無錫、兩年後他才恢復名譽。1979年8月25日,中央為他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鄧公親自為他致悼詞,讚頌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於黨、忠於人民的一生」。
作為我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洛甫永遠會被人們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