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的製造方法
2023-07-09 05:43:46 2
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能夠使粘土等製漿材料與水充分混合併形成所需濃度的漿液。它具有一個循環桶和一個漿液桶,循環桶包含於漿液桶內部,固定到漿液桶頂端,進料口設在循環桶頂端,出漿口設在漿液桶側面靠近底端處,循環桶底端設有排渣機構,出漿口與出漿閥門相連,排渣機構與排渣閥門相連,循環桶側面衝有篩孔,製漿時開啟出漿閥門關閉排渣閥門,製漿材料和水通過進料口進入循環桶內,在循環桶攪拌器旋轉下形成漿液,漿液穿過循環桶側面上的篩孔進入到漿液桶內,通過出漿口和出漿閥門流出,排渣時暫停進料開啟排渣閥門,殘渣通過排渣機構和排渣閥門排出。
【專利說明】 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煤礦自燃火災防治的防滅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
【背景技術】
[0002]注漿防滅火是煤礦火災防治的常用手段之一,將製備好的漿液注入到發火區域或指定區域,通過降溫隔氧實現滅火。漿液的製備是將粘土等製漿材料與水均勻混合形成泥漿,通過過濾網濾掉泥漿中的殘渣形成漿液。目前地面製漿站的製漿方法是用高壓水槍從土堆上衝下泥漿,流進泥漿溝,除去雜物後進入泥漿攪拌池,經攪拌機攪拌後形成漿液注入輸漿管道。此方法由於水量無法控制,漿液濃度也無法控制,由於製漿材料與水接觸的時間短,濾出的漿液中仍有大量泥土未融化,製漿效果不理想而且製漿材料的利用率較低。在我國北方寒冷地區,冬季氣溫常常在零度以下,無法進行室外衝刷作業。另外堆土場和攪拌池佔地面積大,投資大,工人勞動強度大,勞動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的製漿系統在漿液濃度和製漿材料利用率方面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它可以使粘土等製漿材料能夠與水充分混合形成泥漿,濾掉泥漿中的殘渣,並形成所需濃度的漿液。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所提供的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具有一個循環桶,一個漿液桶,一個循環桶攪拌器,一個漿液桶攪拌器及其驅動裝置,循環桶和漿液桶均為圓筒形垂直安裝,循環桶包含於漿液桶內部,固定到漿液桶頂端,進料口設在循環桶頂端,出漿口設在漿液桶側面靠近底端處,溢流口設在漿液桶側面靠近頂端處,循環桶底端設有排渣機構,排渣機構由薄壁彎管構成,排渣機構的一端與循環桶底端相通,另一端通過漿液桶側面伸向漿液桶外部,循環桶側面衝有篩孔,出漿口與出漿閥門相連,排渣機構與排渣閥門相連。
[0005]製漿時排渣閥門處於關閉狀態,出漿閥門處於開啟狀態,驅動裝置通過傳動軸帶動循環桶攪拌器和漿液桶攪拌器旋轉,製漿材料和水通過進料口進入循環桶內,循環桶攪拌器旋轉對漿液起著攪拌混合的作用,攪拌好的漿液穿過循環桶側面的篩孔進入到漿液桶內,藉助漿液桶攪拌器的攪拌進一步混合,通過漿液桶的出漿口和出漿閥門流出,未溶化的粘土留在循環桶內,通過循環桶攪拌器的旋轉繼續融化,排渣時進料口暫停進料,開啟排渣閥門後循環桶內的殘渣和部分漿液通過排渣機構和排渣閥門排出,排渣完畢後進料口繼續進料,當漿液桶中的漿液液面過高時漿液通過溢流口排出。
[0006]循環桶底端到漿液桶底端的距離起著控制在排渣時漿液桶儲存漿液的能力,循環桶底端到漿液桶底端的距離一般為循環桶高度的30%?80%。
[0007]本發明採用循環桶固定於漿液桶頂端的方式製漿,加大了製漿材料與水的混合時間,不但提高了粘土的利用率,而且使漿液更加均勻,成漿效果更加理想。本發明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投資少,操作簡單,只需將粘土等製漿材料和水送入泥漿製備機即可,提高了
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1.循環桶,2.漿液桶,3.驅動裝置,4.傳動軸,5.循環桶攪拌器,6.漿液桶攪拌器,7.進料口,8.篩孔,9.排渣機構,10.排渣閥門,11.出漿口,12.出漿閥門,13.溢流□。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具有一個循環桶(1),一個漿液桶(2),一個循環桶攪拌器(5 ),一個漿液桶攪拌器(6 )及其驅動裝置(3 ),循環桶(I)和漿液桶(2 )均為圓筒形垂直安裝,循環桶(I)包含於漿液桶(2)內部,固定到漿液桶(2)頂端,進料口(7)設在循環桶(I)頂端,出漿口(11)設在漿液桶(2)側面靠近底端處,溢流口(13)設在漿液桶(2 )側面靠近頂端處,循環桶(I)底端設有排渣機構(9 ),排渣機構(9 )由薄壁彎管構成,排渣機構(9)的一端與循環桶(I)底端相通,另一端通過漿液桶(2)側面伸向漿液桶(2)外部,循環桶(1M則面衝有篩孔(8),出漿口(11)與出漿閥門(12)相連,排渣機構(9)與排渣閥門
(10)相連。
[0011]製漿時排渣閥門(10)處於關閉狀態,出漿閥門(12)處於開啟狀態,驅動裝置(3)通過傳動軸(4)帶動循環桶攪拌器(5)和漿液桶攪拌器(6)旋轉,製漿材料和水通過進料口 (7)進入循環桶(I)內,循環桶攪拌器(5)旋轉對漿液起著攪拌混合的作用,攪拌好的漿液穿過循環桶(I)側面的篩孔(8)進入到漿液桶(2)內,藉助漿液桶攪拌器(6)的攪拌進一步混合,通過漿液桶(2)的出漿口(11)和出漿閥門(12)流出,未溶化的粘土留在循環桶(I)內,通過循環桶攪拌器(5 )的旋轉繼續融化,排渣時進料口( 7 )暫停進料,開啟排渣閥門
(10)後循環桶(I)內的殘渣和部分漿液通過排渣機構(9)和排渣閥門(10)排出,排渣完畢後進料口(7)繼續進料,當漿液桶(2)中的漿液液面過高時漿液通過溢流口(13)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其特徵是:具有一個循環桶,一個漿液桶,一個循環桶攪拌器,一個漿液桶攪拌器及其驅動裝置,循環桶和漿液桶均為圓筒形垂直安裝,循環桶包含於漿液桶內部,固定到漿液桶頂端,進料口設在循環桶頂端,出漿口設在漿液桶側面靠近底端處,溢流口設在漿液桶側面靠近頂端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其特徵是:循環桶底端設有排渣機構,排渣機構由薄壁彎管構成,排渣機構的一端與循環桶底端相通,另一端通過漿液桶側面伸向漿液桶外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其特徵是:循環桶側面衝有篩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礦防滅火用泥漿製備機,其特徵是:循環桶底端到漿液桶底端的距離起著控制在排渣時漿液桶儲存漿液的能力,循環桶底端到漿液桶底端的距離一般為循環桶高度的30%?80%。
【文檔編號】B28C3/00GK103786258SQ201410075493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4日
【發明者】李尚國 申請人:李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