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潤滑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1:08:12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潤滑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齒輪潤滑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齒輪潤滑裝置中有些採用飛濺潤滑,攪油齒輪將潤滑油攪動到上部,其正上方的齒輪組能夠得到充分潤滑,軸向遠離攪油齒輪的齒輪組只能通過攪油時形成的油霧進行潤滑,潤滑效率偏低。如攪油齒輪轉速偏低時,潤滑油無法形成油霧,其軸向遠離攪油齒輪的齒輪組就缺少潤滑,會導致齒輪使用壽命下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使得箱體內所有齒輪均可得到較好潤滑,提高潤滑效率的齒輪潤滑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所提供的這種齒輪潤滑裝置,包括罩於齒輪外部的殼體,所述殼體內下端設有攪油齒輪,所述攪油齒輪下端浸在潤滑油內,需潤滑的齒輪組設於所述攪油齒輪上方,在所述齒輪組上方設有收集上方滴落潤滑油的滴油裝置,所述滴油裝置為長條狀的U型槽,所述U型槽開口端朝上布置,且在所述U型槽底面上設有若干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布置的滴油孔。
為使上述技術方案更加詳盡和具體,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以下更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以獲得滿意的實用效果:
所述滴油裝置的長度長於所述齒輪組分布的長度。
在所述滴油裝置底面上連接有突出底面的擋油片。
所述擋油片沿所述滴油裝置長度方向間隔布置若干個,且所述擋油片與所述滴油孔錯開布置。
所述擋油片上還設有固定連接至所述殼體上的安裝架。
所述擋油片及安裝架通過焊接連接在所述滴油裝置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本齒輪潤滑裝置,此潤滑裝置結構簡單,增加了飛濺潤滑系統的有效潤滑範圍,經安裝後能使軸向遠離攪油齒輪的齒輪組3也能得到充分潤滑,可大大提高潤滑效率,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說明書的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齒輪潤滑裝置剖視圖;
圖2為滴油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齒輪潤滑裝置頂端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殼體,2、攪油齒輪,3、齒輪組,4、滴油裝置,41、滴油孔,42、安裝架,5、擋油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這種齒輪潤滑裝置,如圖1、2、3所示,包括罩於齒輪外部的殼體1,殼體1內下端設有攪油齒輪2,攪油齒輪2下端浸在潤滑油內,需潤滑的齒輪組3設於攪油齒輪2上方,在齒輪組3上方設有收集上方滴落潤滑油的滴油裝置4。
本實用新型中,滴油裝置4為長條狀的U型槽。U型槽開口端朝上布置,且在U型槽底面上設有若干沿其長度方向間隔布置的滴油孔41。優選的,滴油裝置4的長度長於齒輪組3分布的長度,以保證可全覆蓋該待潤滑的齒輪組。攪油齒輪2轉動時將潤滑油甩到殼體1頂部,同時潤滑其正上方的需潤滑齒輪組3,甩到殼體頂部的潤滑油下落到滴油裝置4的U型槽內,潤滑油沿U型槽流動,並通過滴油孔41滴落到下方需潤滑齒輪組上,以得到較好的潤滑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優選的,在滴油裝置4底面上連接有突出底面的擋油片5。擋油片5沿滴油裝置長度方向間隔布置若干個,且擋油片5與滴油孔41錯開布置。擋油片5上還設有固定連接至殼體1上的安裝架42。擋油片5及安裝架42通過焊接連接在滴油裝置4上。
如圖1所示,其整套系統裝在封閉的殼體1內,殼體1下方裝在潤滑油,攪油齒輪2轉動時將潤滑油甩到殼體頂部,同時潤滑其正上方的需潤滑齒輪組3,甩到殼體1頂部的潤滑油下落到滴油裝置4的U型槽內,潤滑油沿U型槽流動,並通過滴油孔41滴落到前方的需潤滑齒輪組3上。
如圖2所示為滴油裝置軸測圖,通過滴油孔41滴下的潤滑油如安裝不平或油量較小時會沿滴油裝置4下壁向前流動,此時前方安裝有擋油片5,此擋油片5低於滴油裝置4下壁,沿下壁流動的潤滑油集中到此處滴落於需潤滑齒輪組3上。
如圖3所示,滴落於需潤滑齒輪組3上的潤滑油通過齒輪轉動復將甩到其正上方,被擋油片5集中,重新滴落於需潤滑齒輪組3上。如不安裝此擋油片,潤滑油將甩到殼體1頂部,並沿殼體1壁集中於較低的地方滴落,其位置不易控制。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飛濺潤滑系統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齒輪潤滑裝置,此潤滑裝置結構簡單,增加了飛濺潤滑系統的有效潤滑範圍,經安裝後能使軸向遠離攪油齒輪的齒輪組3也能得到充分潤滑,可大大提高潤滑效率,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受限於上述方式,只要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