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大學生寫議論文的技巧

2023-07-09 08:56:38 1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以下小編為你收集了議論文的結構與議論文寫作技巧,希望給你帶來一些借鑑的作用。

  根據筆者近兩年參加高考作文閱卷的體會,發現這樣兩個有意思的現象:一是絕大多數考生寫的是議論文,二是絕大多數的議論文不像議論文。主要表現是:

  1、議論文結構不合體。如開頭不提出論點,中間只寫幾個論據,而不分析,更沒有分論點;甚至在列舉論據時,還出現了大量的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2、思路不合邏輯。如開頭提出的議論文論點是「幹什麼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邏輯思路,接下來的論證應主要圍繞「為什麼要三思而行」來展開,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夠帶來的好結果;但是有的學生卻重點在寫「三思而行是什麼」或者「怎樣三思而行」,讓人感到彆扭。

  3、議論文論點和議論文論據之間缺乏必要的粘連,即通常所說的有述無論,有據無析。為此,筆者認為高中議論文,必須走好以下三步,即結構合體,思路入格,粘連有術。

  一、議論文的結構合體

  議論文,分析事實,論證道理,當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維規律;這種思維規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態上,就是具有一定體式的文章的結構。怎樣寫議論文才算「合體」呢?

  一是根據議論問題的一般思維模式,應當是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曰「引論」、「本論」、「結論」)三大塊構成。「提出問題」即在議論文開頭一般要鮮明地提出中心論點,「分析問題」即在文章的中間要圍繞中心論點展開分析論證,「解決問題」即在文章的結尾部分或者得出綜合性結論,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這一點,眾所周知,茲不贅述。

  二是分析問題即本論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層展開論述。所謂「向度」即論述展開的方向。這個「向度」有四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何果。一般情況下,一篇中學生議論文作文,其本論部分只要從這四個向度中選擇一個或者兩個展開即可。但無論是從哪個向度展開,其分論點之間都要形成一定的聯繫。一般來說,有並列式、遞進式和對照式三種。

  所謂並列式,就是圍繞中心從同一個向度列出幾個分論點,逐一論證。如果僅僅圍繞一個向度寫,那麼幾個分論點之間的關係大多是並列關係。

  遞進式同並列式結構相比,除了論點之間的意義聯繫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結構模式與並列式相同,就不再說了。

  所謂對照式,就是從論題的正反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正反對比論證得出結論。其優點是結構簡潔,論證充分,容易上手。最簡單的對照式是在提出觀點後,一段從正面論證觀點,一段從反面論證觀點,最後得出結論。還有一種對照式結構是在正面進行論述或者擺出論據後,緊接著用轉折或者假設的方式從反面展開論述。

  二、思路入格

  議論文是論述問題的,當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議論文各部分之間要有必然的內在聯繫。我們知道,議論文是論證問題的,你在提出議論文論點後,就要擺事實,講道理,讓你提出的論點令人信服地確立起來。因此,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就應當是因果聯繫,即中心論點是「果」,分論點是「因」。這個因果聯繫就是議論文的思路之「格」。

  作為一個高中生的議論文作文,最起碼要做到在中心論點和各分論點之間,論點和論據之間要有一定的因果聯繫。

  學生提出中心論點後,只要圍繞中心論點問一個「為什麼」,就能找到提出分論點的方向。如中心論點是「只有堅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華,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稍加分析,就可發現這個觀點是在說「堅守」的重要性,於是,分論點就要回答「為什麼堅守很重要」這個問題。那麼就可從「為什麼」和「何果」這兩個向度來立分論點。如「堅守是一種執著,使絕望變成希望」,「堅守是一種信念,使普通變得高尚」,「堅守是一種職責,使平凡變得偉大」。如果我們要檢驗這三個分論點和中心論點之間有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繫的話,只需在這三個分論點之前加上「因為」,在「堅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連起來念一下即可。

  同樣,分論點和議論文的論據之間,也應當是因果聯繫。如在「堅守是一種職責,使平凡變得偉大」這個分論點後面,就可這樣展開論述:「邊防戰士的堅守,使國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師的堅守,使桃李滿天下;白衣天使的堅守,使病魔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飛」這個分論點下可以這樣展開論述:「行動可以受制於客觀現實,思想卻永遠享受絕對的自由。有了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與浪漫於一身的詩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還在感嘆『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後主李煜;才有了嚮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天才詩人海子。總之,因為這份思想的自由,社會才會在其牽引之下不斷地進步,才會創造出一個個永載史冊的人類奇蹟。」

  三、粘連有術

  一篇像樣的議論文,除了議論文的結構合體、思路入格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論點的恰當闡述和對論據的中肯分析;沒有這樣的闡述和分析,議論文論點論據就不能粘連起來,而這個粘連是有「術」的。

  (一)觀點+過渡+事例+分析

  這個步驟中最重要的是「過渡」和「分析」。所謂「過渡」就是要在觀點和事例之間,用適當的詞句來勾連,以接通文氣,使觀點和議論文材料在語言形式上暢通無阻。所謂「分析」,就是事例敘述完之後,還必須對事例進行適當的分析評論,指出其本質特點,使事例和論點在內容上聯結在一起。

  (二)觀點+過渡+論據+分析+歸納

  這種議論文論證方式就是在第一種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歸納」。所謂歸納,就是從多個事例中提煉出必然性的東西。既然要從多個事例中提煉,那麼,「論據」部分,就應是兩個或三個以上。

  (三)一般道理+個別道理

  即「演繹推理法」。前面的分析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而演繹推理法是從一般到個別,用普遍性的真理(論據)來證明特殊的論點的方法。

同类文章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儀人之表飾人之心議論文

  裡爾格曾道:「現實與美好之間,總存在著一種古老的敵意」正如時代的快步之行與儀式緩步之舉,是拋棄傳統的儀式跟隨時代的腳步?或是止步聆聽儀式悠揚的聲音?  於我而言,我便傾於後者。儀式,古往今來是一件隆重而莊嚴的行為,古代帝王登基之莊重,彰顯了萬民、萬臣於皇帝之服從與皇帝至上之不可僭越。現代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要學會放棄的議論文

  【篇一:學會放棄】  人生如水,人生難免跌宕起伏。人一旦經歷許多磨難之後,就會選擇放棄。放棄,新的開始。  磨難居於生活中,猶如空氣對於動植物,水對於魚,無處不在。面對這些磨難與挫折,也許我們會堅持到底、持之以恆,也許我們會放棄。  我們放棄了,並不代表我們向生活、自然,向我們自己認輸。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網絡的危害議論文

  當今的社會已經邁入了一個高科技、多信息交流的時代,網絡也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了。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學習,有些人利用網絡去娛樂,最可惡的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一些有害於社會、國家經濟、家庭以及人的生命的不良信息。  例如:在前幾年發生過一起網絡偷盜事件,就是幾名電腦高手利用網絡,向銀行的電腦防護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仰望天空作文議論文

  朋友,你注意天空嗎?你了解天空嗎?面對天空,你有過自己的思索嗎?下面為大家分享仰望天空作文,歡迎閱讀!  仰望天空作文1  蘭州,是我的家鄉。我從小在這裡長大,既體會過它的烈日當頭,也見過它的大雪飄飄。  聽爸爸說,以前的蘭州,空氣品質一度是全國最差的。原因就是西固化工廠排出的氣體不知為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議論文怎麼寫

  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下面小編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歡迎來參考!  清明節議論文(1):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自信的議論文初中

  成就事業就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能產生勇氣,下面小編整理的自信的議論文初中,歡迎來參考!  自信的議論文(1):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說道。「自信能助人成功。」盧勤老師講道。「我不明白有自信會不會贏,但我明白沒有自信就必須會輸!」  小學時,我的成績頂呱呱,總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師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清明節見聞500字議論文

  導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清明節見聞的議論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在傳統的清明祭掃活動中,有很多不綠色環保的行為,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篇一:清明節燒紙錢的議論文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導,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

  導語: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著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清明節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有關清明節議論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下起了雨。雨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那關於清明節也有許多的議論和看法,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清明節的議論文,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