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站旋流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19:10:36 2
專利名稱:製冷站旋流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過濾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製冷站旋流過濾器。
背景技術:
目前製冷站中的過濾裝置採用一般的濾網截取方式進行過濾,主要弊端為容易堵塞; 無法對過濾物質進行分離;清理頻率較高,否則由於水泵的吸力容易將濾網吸壞,而緩衝旋 轉過濾罐的部分除汙動力恰恰是水泵的吸力;無法抑制藻類的生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易堵塞的制 冷站旋流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採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製冷站旋流過濾器,包括殼體,殼 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排氣口和排汙口,殼體側面由上到下依次設有進水口、反衝洗口和 出水口,殼體內沿反衝洗口上部到出水口下部設有縱向濾筒,濾筒通過固定板固定於殼體內,
殼體內濾筒上部為空心體。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水從冷卻塔進入過濾器的瞬間可以產生5米/秒的流速,可以產生足
夠的角加速度使得懸浮物、膠體或藻類等分離。過濾器的上方留出足夠的空間滿足上浮物質
的析出,下部為過濾裝置,採用上進水橫排水的方式,使得分離後的沉澱物直接往下排,即
使有少量密度與水相同的物質,也會被橫向過濾網攔住,即減少了橫向過濾網的壓力,又提
高了過濾效果,過濾後的較輕物質隨時排放,沉澱物每個製冷期排放一次,大大減少了清理
時間,提高了過濾效果。
圖l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其中l.殼體,2.排氣口, 3.進水口, 4.反衝洗口, 5.出水口, 6.濾筒,7.固定板,8. 排汙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中,殼體1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排氣口 2和排汙口 8,殼體1側面由上到下依次 設有進水口 3、反衝洗口 4和出水口 5,殼體1內沿反衝洗口 4上部到出水口 5下部設有縱向 濾筒6,濾筒6通過固定板7固定於殼體1內,殼體l內濾筒6上部為空心體。
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原理為流體力學中的質點運動學原理,就是當流體圍繞一軸心旋轉時由於向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使得比水重的物質向下並向軸線中心聚集,比水輕的物質向 上並向中心聚集。因此,通過這一原理,結合製冷站的實際用水量和水泵的吸上真空度,通 過認真計算得出所需要的最佳旋轉角速度,這樣在運行過程中就可以將水中的懸浮物、膠體 和沉澱物進行分離過濾。
旋轉分離方式國內外主要應用於氣體除塵,因為他不需要大量的能量,而且旋轉過程中, 氣體較輕,這使得向上的勢能隨著旋轉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液體旋轉需要足夠的勢能和流 速。實際應用中,水從冷卻塔到過濾罐有接近12米的落差,加上水泵3米的吸上真空度可以產 生15米的落差,根據伯努力方程計算,在進入緩衝罐的瞬間可以產生5米/秒的流速,可以產 生足夠的角加速度使得懸浮物、膠體或藻類等分離。
殼體l的上方留出足夠的空間滿足上浮物質的析出,下部為殼體l內的過濾裝置,採用上 進水橫排水的方式,使得分離後的沉澱物直接往下排,即使有少量密度與水相同的物質,也 會被橫向過濾網攔住,即減少了橫向過濾網的壓力,又提高了過濾效果,過濾後的較輕物質 隨時排放,沉澱物每個製冷期排放一次,大大減少了清理時間,提高了過濾效果。
權利要求1. 一種製冷站旋流過濾器,包括殼體,殼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排氣口和排汙口,殼 體側面由上到下依次設有進水口、反衝洗口和出水口,殼體內沿反衝洗口上部到出水口下部 設有縱向濾筒,濾筒通過固定板固定於殼體內,殼體內濾筒上部為空心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製冷站旋流過濾器,包括殼體,殼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排氣口和排汙口,殼體側面由上到下依次設有進水口、反衝洗口和出水口,殼體內沿反衝洗口上部到出水口下部設有縱向濾筒,濾筒通過固定板固定於殼體內,殼體內濾筒上部為空心體。使用時,水從冷卻塔進入過濾器內,產生足夠的角加速度使得懸浮物、膠體或藻類等分離,上浮物質從過濾器的排氣口析出,下部為過濾裝置,採用上進水橫排水的方式,使得分離後的沉澱物直接往下排,即使有少量密度與水相同的物質,也會被橫向過濾網攔住,既減少了橫向過濾網的壓力,又提高了過濾效果,過濾後的較輕物質隨時排放,沉澱物每個製冷期排放一次,大大減少了清理時間,提高了過濾效果。
文檔編號B01D35/22GK201154256SQ20082001737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3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3日
發明者超 鞏, 王先鋼 申請人:山東中煙工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