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焦裕祿觀後感: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2023-08-04 05:59:48 2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群眾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下面請看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焦裕祿觀後感

  習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調研時明確提出,要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志的公僕精神,奮鬥精神,求實精神,大無畏精神和奉獻精神。再次觀看電影《焦裕祿》,重溫焦裕祿同志的先進事跡,感觸很深。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兒子,黨培養的優秀幹部。作為一位父母官,他沒有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服務群眾、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知難而進、敬業奉獻「五大作風」,是對焦裕祿同志良好作風的精闢概括,是對我們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的明確要求。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為了儘快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後面貌,他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積極帶領蘭考人民,同內澇、風沙、鹽鹼三大自然災害作鬥爭,一直堅持帶頭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可以說,焦裕祿同志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就是要以人為本,愛崗敬業,敢於吃苦,心繫群眾生命健康。

  醫學的任務不僅是防病治病,而且要花更多的時間指導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正確理解醫學本質和醫學目的,對醫生至關重要。醫生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潔白世界,喻示著潔靜、敬畏、肅穆和神秘。醫生的職業、不僅涵蓋醫療科學知識,還包括個人品質,人道主義和專業能力。敬業是職業人最基本的素質,是職場從業者基本的價值觀及信條。敬業就是以近乎宗教般的虔誠來對待工作,鞠躬盡卒、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盡職盡責。愛崗是敬業的前提,一個人一旦從事了自己熱愛的職業,他就會全身心地融入工作中,從而煥發出巨大的動力和熱情,並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幹一行、愛一行」,才會成功,才會享受到職業帶來的自豪感、榮譽感和成就感。醫生要時刻拷問自己的良心,如果病患是自己的親人,你會怎麼做,把病患當成是自己的親人一樣去對待,就是一位好醫生。

  一位好醫生應該具有一顆愛心,一顆憐憫的同情之心、同理之心,應該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愛護病人,應該有一顆感恩之心,要感謝病人將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付我們,感謝病人對醫生這個職業的信任。對能夠救治的病人,應當盡全力救治,對不能救治的病人應當讓其安祥地、有尊嚴地度過餘下的生命。

  醫生也是凡人,是社會人,不可避免地有生活、事業中的各種煩惱、困難和困擾,但醫生應該有一顆健康向上的心,不可讓這些不良情緒影響自己行醫,更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傳給病人。醫生應該有博大寬容的胸懷,有包容一切的理念,要設身處地為患者和家屬著想,以理解和同情的態度,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並做出合理、適當的勸慰和醫治。一位好醫生應該具備一顆負責的心,要慎之又慎地處理每一個診療環節,應該擁有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科學知識,應該擁有精湛的業務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夠在疾病初現端倪的早期及時做出正確的診斷和評估,並給予適當的治療,讓病人在取得相同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減少所負擔的風險和成本,應該能夠耐得住寂寞;應該能夠虛心學習同行的長處。做一個對得起病人的好醫生,就是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刻苦耐勞的敬業精神。醫道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健康中國為起點,以仁心評判為終點,以信任、尊敬、理解為落腳點,回歸這份職業最質樸,最本色的初衷,完善人生最有價值的理念,實現心中一直期盼的完美理想。

  篇2:焦裕祿觀後感

  最近,我通過觀看《焦裕祿》、《生死牛玉儒》、《楊善洲》等影片,又一次經歷了靈魂上的洗禮。影片中三位優秀的主人公、共產黨員焦裕祿、牛玉儒、楊善洲同志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志滿腔熱情,對自己嚴格要求,這一切都給了我強烈的震撼和啟迪。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塑造了黨的領導幹部的崇高形象,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具有時代精神的公僕之歌、奮鬥之歌、創業之歌、奉獻之歌,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了一座共產黨員的豐碑。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向他們學習:

  一是學習他們一心為民的公僕精神。焦裕祿同志從一個條件較好的縣城調到蘭考工作,受命於危難之時,不攀他人,不計條件,心中始終懷著一顆愛民、為民之心,深入百姓,體察民情,訪寒問暖。楊善洲當了那麼多年的地委書記,從來沒有過怨言,時時刻刻身先士卒。他可以調節兩線糾紛、他可以下水插秧……。「人民的利益高於天」,這是牛玉儒的座右銘,體現了他不忘本色,始終保持共產黨人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的崇高品質。作為共產黨人,不管幹什麼工作,都應該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以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保持自加壓力、負重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要堅持原則、顧全大局、求真務實、公道正派,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領導作風;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心繫群眾,為人民的利益奮鬥一生;要深懷愛民之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做一名黨的好幹部、人民的貼心人。

  二是學習他們求真務實、勇於擔責的工作作風。初到蘭考的焦裕祿,為解決幹部因飢餓浮腫而影響工作開展時,他冒著政治風險,主動拍板決定購買議價糧;當地區公署派專員調查時,他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楊善洲同志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呼為「草帽書記」、「泥腿書記」。「為官就是做事」,這是牛玉儒的為官之道。在他主政呼和浩特市委書記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引黃入呼、兩河改造、36條主次幹道的新建、擴建和50條小街巷改造等工作高效完成,使呼和浩特變成了一座蒼翠蔥鬱的大花園。這些正是他們求真務實、勇於擔當工作作風的真實反映。學習這些優秀共產黨員,就要學習他們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的精神,學習他們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工作宗旨。在今後的工作中,始終堅持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以調查研究、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契機,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勤於走出去、善於沉下去、勇於鑽進去,深入患者和員工當中,老老實實向人民群眾請教、認認真真向專家學者問計,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情況,以積極的態度推進醫院改革與發展,謀求醫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是學習他們淡泊名利的優秀品質。作為省委地委書記的楊善洲,家中清貧,並不因此而有改變;女兒成為教師,婚後因工作與丈夫分居兩地,也不因此而有所改變;從來不搭政府的便車而方便自己的出行,即使是順路搭乘,也會照樣自己支付路費……他的一言一行很好的展示了影片中多次出現的一句話「沒有白吃國家公糧」,這也是各個社會時期對所有黨員幹部的要求。「不白吃國家公糧」這個在社會的各個時期都很難做到,在他的一生中卻成了現實。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作為一家公立醫院的院長,在當今社會會面對很多誘惑,在這個時候,更要做到心不貪、手不長、嘴不饞,從思想上築牢拒腐防變的堤防,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面前一塵不染,一身正氣,像習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對一切腐敗誘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獨慎初慎微,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做一名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好院長。

  四是學習他們正確的政績觀。什麼是正確的政績觀?影片中三位主人公,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為了黨的事業、為了人民群眾的疾苦鞠躬盡瘁,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們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為後人留下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們每一位黨員,都應該像他們那樣,學習他們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權力觀,築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真心真意為人民服務,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如當年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精神曾影響教育了一代人一樣,新時期領導幹部也有許多楷模,如孔繁森、任長霞等先進人物,也一定會激勵鼓舞更多的黨員幹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獻身。我堅信,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也一定會湧現出千千萬萬個焦裕祿式的好幹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更要高標準要求自己,以焦裕祿、牛玉儒、楊善洲為榜樣,時刻牢記黨的宗旨,緊密聯繫群眾,勇於創新,勇挑重擔,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求真務實,勤奮工作,讓焦裕祿精神永遠成為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爭當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先頭兵,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篇3:焦裕祿觀後感

  看完《焦裕祿》,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著救濟糧,寒風挾著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河南民歌《共產黨是咱好領頭》響起,為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為拼命地吼唱著。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在門口。屋裡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著。」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著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著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鬍子顫動著,淚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順著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毛主席……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著畫面將電影推上高潮。

  「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為蘭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電影結束後,一位女觀眾泣不成聲地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這次「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為人民服務埋頭苦幹,永不知倦的責任感。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為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湧現振奇人。儘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甘願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鱉,倒海索奇珍。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鹽鹼淨,內澇治,風沙馴。弦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借問津梁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為人民。群眾中來去,天地共翻身。」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翔實地傳誦了出來。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辦公室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為實現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一個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兒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