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祿觀後感: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
2023-08-04 05:59:48 2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焦裕祿同志對人民群眾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下面請看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電影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焦裕祿觀後感
習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調研時明確提出,要學習和弘揚焦裕祿同志的公僕精神,奮鬥精神,求實精神,大無畏精神和奉獻精神。再次觀看電影《焦裕祿》,重溫焦裕祿同志的先進事跡,感觸很深。
焦裕祿同志是人民的好兒子,黨培養的優秀幹部。作為一位父母官,他沒有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心裡時刻裝著老百姓,在工作中認真履行職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服務群眾、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知難而進、敬業奉獻「五大作風」,是對焦裕祿同志良好作風的精闢概括,是對我們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的明確要求。當組織上安排焦裕祿同志到環境條件較差的蘭考縣任縣委書記時,他沒有任何抱怨,沒有任何要求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工作,很快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為了儘快改變蘭考的貧困落後面貌,他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積極帶領蘭考人民,同內澇、風沙、鹽鹼三大自然災害作鬥爭,一直堅持帶頭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可以說,焦裕祿同志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就是要以人為本,愛崗敬業,敢於吃苦,心繫群眾生命健康。
醫學的任務不僅是防病治病,而且要花更多的時間指導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正確理解醫學本質和醫學目的,對醫生至關重要。醫生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潔白世界,喻示著潔靜、敬畏、肅穆和神秘。醫生的職業、不僅涵蓋醫療科學知識,還包括個人品質,人道主義和專業能力。敬業是職業人最基本的素質,是職場從業者基本的價值觀及信條。敬業就是以近乎宗教般的虔誠來對待工作,鞠躬盡卒、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盡職盡責。愛崗是敬業的前提,一個人一旦從事了自己熱愛的職業,他就會全身心地融入工作中,從而煥發出巨大的動力和熱情,並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幹一行、愛一行」,才會成功,才會享受到職業帶來的自豪感、榮譽感和成就感。醫生要時刻拷問自己的良心,如果病患是自己的親人,你會怎麼做,把病患當成是自己的親人一樣去對待,就是一位好醫生。
一位好醫生應該具有一顆愛心,一顆憐憫的同情之心、同理之心,應該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愛護病人,應該有一顆感恩之心,要感謝病人將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交付我們,感謝病人對醫生這個職業的信任。對能夠救治的病人,應當盡全力救治,對不能救治的病人應當讓其安祥地、有尊嚴地度過餘下的生命。
醫生也是凡人,是社會人,不可避免地有生活、事業中的各種煩惱、困難和困擾,但醫生應該有一顆健康向上的心,不可讓這些不良情緒影響自己行醫,更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傳給病人。醫生應該有博大寬容的胸懷,有包容一切的理念,要設身處地為患者和家屬著想,以理解和同情的態度,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並做出合理、適當的勸慰和醫治。一位好醫生應該具備一顆負責的心,要慎之又慎地處理每一個診療環節,應該擁有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科學知識,應該擁有精湛的業務技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夠在疾病初現端倪的早期及時做出正確的診斷和評估,並給予適當的治療,讓病人在取得相同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減少所負擔的風險和成本,應該能夠耐得住寂寞;應該能夠虛心學習同行的長處。做一個對得起病人的好醫生,就是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刻苦耐勞的敬業精神。醫道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以健康中國為起點,以仁心評判為終點,以信任、尊敬、理解為落腳點,回歸這份職業最質樸,最本色的初衷,完善人生最有價值的理念,實現心中一直期盼的完美理想。
篇2:焦裕祿觀後感
最近,我通過觀看《焦裕祿》、《生死牛玉儒》、《楊善洲》等影片,又一次經歷了靈魂上的洗禮。影片中三位優秀的主人公、共產黨員焦裕祿、牛玉儒、楊善洲同志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志滿腔熱情,對自己嚴格要求,這一切都給了我強烈的震撼和啟迪。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塑造了黨的領導幹部的崇高形象,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具有時代精神的公僕之歌、奮鬥之歌、創業之歌、奉獻之歌,用自己的言行樹立了一座共產黨員的豐碑。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向他們學習:
一是學習他們一心為民的公僕精神。焦裕祿同志從一個條件較好的縣城調到蘭考工作,受命於危難之時,不攀他人,不計條件,心中始終懷著一顆愛民、為民之心,深入百姓,體察民情,訪寒問暖。楊善洲當了那麼多年的地委書記,從來沒有過怨言,時時刻刻身先士卒。他可以調節兩線糾紛、他可以下水插秧……。「人民的利益高於天」,這是牛玉儒的座右銘,體現了他不忘本色,始終保持共產黨人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的崇高品質。作為共產黨人,不管幹什麼工作,都應該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以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保持自加壓力、負重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要堅持原則、顧全大局、求真務實、公道正派,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領導作風;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心繫群眾,為人民的利益奮鬥一生;要深懷愛民之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做一名黨的好幹部、人民的貼心人。
二是學習他們求真務實、勇於擔責的工作作風。初到蘭考的焦裕祿,為解決幹部因飢餓浮腫而影響工作開展時,他冒著政治風險,主動拍板決定購買議價糧;當地區公署派專員調查時,他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楊善洲同志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呼為「草帽書記」、「泥腿書記」。「為官就是做事」,這是牛玉儒的為官之道。在他主政呼和浩特市委書記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引黃入呼、兩河改造、36條主次幹道的新建、擴建和50條小街巷改造等工作高效完成,使呼和浩特變成了一座蒼翠蔥鬱的大花園。這些正是他們求真務實、勇於擔當工作作風的真實反映。學習這些優秀共產黨員,就要學習他們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的精神,學習他們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工作宗旨。在今後的工作中,始終堅持弘揚求真務實的精神,以調查研究、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契機,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勤於走出去、善於沉下去、勇於鑽進去,深入患者和員工當中,老老實實向人民群眾請教、認認真真向專家學者問計,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情況,以積極的態度推進醫院改革與發展,謀求醫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是學習他們淡泊名利的優秀品質。作為省委地委書記的楊善洲,家中清貧,並不因此而有改變;女兒成為教師,婚後因工作與丈夫分居兩地,也不因此而有所改變;從來不搭政府的便車而方便自己的出行,即使是順路搭乘,也會照樣自己支付路費……他的一言一行很好的展示了影片中多次出現的一句話「沒有白吃國家公糧」,這也是各個社會時期對所有黨員幹部的要求。「不白吃國家公糧」這個在社會的各個時期都很難做到,在他的一生中卻成了現實。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作為一家公立醫院的院長,在當今社會會面對很多誘惑,在這個時候,更要做到心不貪、手不長、嘴不饞,從思想上築牢拒腐防變的堤防,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經得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面前一塵不染,一身正氣,像習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對一切腐敗誘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獨慎初慎微,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做一名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好院長。
四是學習他們正確的政績觀。什麼是正確的政績觀?影片中三位主人公,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為了黨的事業、為了人民群眾的疾苦鞠躬盡瘁,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們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為後人留下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們每一位黨員,都應該像他們那樣,學習他們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權力觀,築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真心真意為人民服務,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如當年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的精神曾影響教育了一代人一樣,新時期領導幹部也有許多楷模,如孔繁森、任長霞等先進人物,也一定會激勵鼓舞更多的黨員幹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獻身。我堅信,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也一定會湧現出千千萬萬個焦裕祿式的好幹部。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更要高標準要求自己,以焦裕祿、牛玉儒、楊善洲為榜樣,時刻牢記黨的宗旨,緊密聯繫群眾,勇於創新,勇挑重擔,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求真務實,勤奮工作,讓焦裕祿精神永遠成為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處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爭當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先頭兵,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篇3:焦裕祿觀後感
看完《焦裕祿》,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著救濟糧,寒風挾著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河南民歌《共產黨是咱好領頭》響起,為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為拼命地吼唱著。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在門口。屋裡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著。」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著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著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鬍子顫動著,淚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順著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毛主席……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著畫面將電影推上高潮。
「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為蘭考人民活活累死的呀!」電影結束後,一位女觀眾泣不成聲地說出了大家的心裡話。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這次「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為人民服務埋頭苦幹,永不知倦的責任感。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為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湧現振奇人。儘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甘願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鱉,倒海索奇珍。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鹽鹼淨,內澇治,風沙馴。弦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借問津梁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為人民。群眾中來去,天地共翻身。」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翔實地傳誦了出來。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自己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辦公室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為實現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一個真真正正的人民好兒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