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單端混氙金滷燈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20:59:31
專利名稱:一種單端混氙金滷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端混氙金滷燈,設計可用於戶內、戶外照明。
背景技術:
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我國承諾,到2020年單位⑶P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 年下降40%至45%,節能減排工作顯得更加緊迫。路燈照明作為一個耗電大戶,其節能改造勢在必行。傳統的路燈照明多為高壓鈉燈、無極燈、LED等光源,這些光源要麼能耗太高, 要麼光效或壽命均不如人意。也有人使用純氙氣燈做為一種新的照明光源,雖然氙氣燈具有較高的光效,但其短壽命及苛刻的啟動條件限制了其應用。傳統氙氣燈的啟動電壓在 23000V以上,啟動時對內膽電極的衝擊很大,大大的減少了燈的使用壽命。並且啟動電壓過高,對鎮流器的要求也相應提高,要求有專用的電子鎮流器,且容易燒毀損壞。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使用了一種單端混氙金滷燈,包括吸氣片、石英玻璃管、混氙燈內膽、 金屬支架、燈芯柱、燈頭套,所述的混氙燈內膽、金屬支架、燈芯柱安裝在石英玻璃管內部, 所述的混氙燈內膽設置有兩個,並且並聯連接,所述的兩個混氙燈內膽一端連接在金屬支架上,另一端與燈芯柱相連接,所述的金屬支架與另一個燈芯柱相連接,所述的金屬支架上設置有吸氣片,所述的石英玻璃管一端與燈頭套相連接,所述的兩個燈芯柱安裝在燈頭套上。混氙燈內膽內除充有氙氣外,還充有一些其它的特殊氣體和藥丸,這些特殊氣體大大降低了燈的啟動電壓,使燈的啟動電壓只有4000V左右,且不改變氙氣的高光效特性。 燈的啟動電壓降低後,燈的壽命大大增加,使用雙內膽並聯結構,燈的壽命又增加了一倍, 使用壽命在12000小時以上。且燈的啟動電壓降低後,與之配套的鎮流器就沒有特殊要求了,鎮流器的生產成本下降了,鎮流器的使用壽命和穩定性也大大增強了。
圖1為一種單端混氙金滷燈的結構示意圖。1-吸氣片;2-石英玻璃管;3-混氙燈內膽;4-金屬支架;5、7_燈芯柱;6_燈頭套。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如圖1,一種單端混氙金滷燈,包括吸氣片1、石英玻璃管2、混氙燈內膽3、金屬支架4、燈芯柱5、7、燈頭套6,所述的混氙燈內膽3、金屬支架4、燈芯柱5、7安裝在石英玻璃管 2內部,所述的混氙燈內膽3設置有兩個,並且並聯連接,所述的兩個混氙燈內膽3 —端連接在金屬支架4上,另一端與燈芯柱5相連接,所述的金屬支架4與另一個燈芯柱7相連接, 所述的金屬支架4上設置有吸氣片1,所述的石英玻璃管2 —端與燈頭套6相連接,所述的兩個燈芯柱5、7安裝在燈頭套6上。把混氙燈內膽3並聯點焊固定在金屬支架4上,混氙燈內膽的發光點最好錯開。再在金屬支架4上點焊上吸氣片1,然後把金屬支架4點焊到燈芯柱7上。點焊完成後,把點焊好的組件放到石英玻璃管2內,在封口機上烘燒封口,再到排氣機上按工藝要求進行排氣作業。排好氣的燈泡旋上燈頭套6,進行最後的電極焊接工作。工作過程兩支混氙燈內膽3的電性能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當上電時,其中的一支混氙燈內膽3被點亮後,混氙燈內膽3兩端的電壓迅速下降到90V左右,另一支混氙燈內膽3就處於備用狀態而不被點亮。在燈熄滅後,在下一次點燈時,隨著燈的電參數的變化, 另一支混氙燈內膽3就可能被點亮,而這一支混氙燈內膽3就處於備用狀態。這樣兩支混氙燈內膽3交替工作,使燈的使用壽命增加了一倍以上。由於該燈使用的燈頭套6與通用的高壓鈉燈路燈燈頭套相同,故在節能改造時, 可很方便的替換現有的高壓鈉燈,或使用現有的高壓鈉燈燈具,無需額外投資。大大降低了老路燈改造或新路燈安裝的費用。由於混氙燈內膽3體積較小,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並聯三支或四支混氙燈內膽 3,進一步延長燈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單端混氙金滷燈,包括吸氣片、石英玻璃管、混氙燈內膽、金屬支架、燈芯柱、燈頭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混氙燈內膽、金屬支架、燈芯柱安裝在石英玻璃管內部,所述的混氙燈內膽設置有兩個,並且並聯連接,所述的兩個混氙燈內膽一端連接在金屬支架上,另一端與燈芯柱相連接,所述的金屬支架與另一個燈芯柱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單端混氙金滷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金屬支架上設置有吸氣片,所述的石英玻璃管一端與燈頭套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單端混氙金滷燈,包括吸氣片、石英玻璃管、混氙燈內膽、金屬支架、燈芯柱、燈頭套,所述的混氙燈內膽、金屬支架、燈芯柱安裝在石英玻璃管內部,所述的混氙燈內膽設置有兩個,並且並聯連接,所述的兩個混氙燈內膽一端連接在金屬支架上,另一端與燈芯柱相連接,所述的金屬支架與另一個燈芯柱相連接,所述的金屬支架上設置有吸氣片,所述的石英玻璃管一端與燈頭套相連接,所述的兩個燈芯柱安裝在燈頭套上。本實用新型具有大大增加燈具的使用壽命、成本低廉、適合替換產品的優點。
文檔編號H01J61/56GK202111058SQ20102063222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30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王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