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換筆頭的紅外書畫筆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11:31:06
可更換筆頭的紅外書畫筆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可更換筆頭的紅外書畫筆,包括筆身(10)、設置於該筆身(10)內部,用於發出紅外光的紅外LED燈(30)、安裝於所述筆身(10)上,用於驅動所述紅外LED燈(30)工作的驅動電路板(50)、用於將所述紅外LED燈(30)發出的紅外光傳導出所述筆身(10)的筆頭(20),該筆頭(20)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身(10)的一端。本實用新型通過實現筆頭和筆身的可拆卸連接,避免了當筆頭壞掉時,紅外書畫筆整體報廢的問題,通過多種形式的筆頭,可以使紅外書畫筆可書寫出不同粗細,不同筆鋒的字跡。
【專利說明】可更換筆頭的紅外書畫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更換筆頭的紅外書畫筆。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紅外書畫筆的由光纖製成的筆頭與筆桿是固定在一起的,這樣,一支紅外書畫筆所書寫的字體的粗細、筆鋒特點都是固定的。當需要書寫另外一種粗細或筆鋒特點的字體時,需要用另外一支紅外書畫筆進行書寫。另外,當一支紅外書畫筆的筆頭壞掉時,該紅外書畫筆通常只能整體的報廢,從而導致資源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的紅外書畫筆的筆頭和筆桿是固定在一起,導致當筆頭壞掉時,紅外書畫筆整體報廢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可更換筆頭的紅外書畫筆。
[0004]本實用新型及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手段如下:
[0005]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紅外書畫筆,包括筆身、設置於該筆身內部,用於發出紅外光的紅外LED燈、安裝於所述筆身上,用於驅動所述紅外LED燈工作的驅動電路板、用於將所述紅外LED燈發出的紅外光傳導出所述筆身的筆頭,該筆頭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身的一端。
[0006]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紅外書畫筆中,所述筆頭包括安裝部和書寫部;所述安裝部呈圓臺狀;該安裝部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安裝部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書寫部由多條同向延伸的光纖束通過粘結膠粘結而形成;該書寫部固定地穿設於該安裝部的一端;所述安裝部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身上。
[0007]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紅外書畫筆中,所述筆身呈圓柱狀,該筆身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的容置孔;
[0008]所述第二固定孔的遠離所述書寫部的一端的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筆身的一端外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所述內螺紋對應的外螺紋;所述安裝部通過該安裝部上的與所述筆身外壁上的所述外螺紋對應的所述內螺紋螺接在所述筆身上。
[0009]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紅外書畫筆中,所述筆身呈圓柱狀,該筆身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的容置孔;
[0010]所述安裝部的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安裝部,且與所述第二固定孔連通的第一連接孔;所述筆身的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的側壁,且與所述容置孔連通的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孔的內壁上均設有螺紋;所述安裝部通過所述第二固定孔套設在所述筆身上,所述安裝部和所述筆身通過依次旋入所述第一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孔的螺釘固定在一起。
[0011]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紅外書畫筆中,所述紅外LED燈固定地安裝在所述筆身的所述容置孔中,且該紅外LED燈朝向所述筆頭。[0012]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紅外書畫筆中,所述驅動電路板為PCB板,該驅動電路板固定地安裝於所述筆身的所述容置孔中,該驅動電路板上印刷有與所述紅外LED燈電性連接,用於驅動該紅外LED燈發出紅外光的驅動電路。
[0013]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紅外書畫筆中,所述筆身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側壁,並連通該筆身的所述容置孔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紅外書畫筆還包括開關;所述開關固定地穿設於所述筆身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中,且固定地安裝於所述驅動電路板上,與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於閉合該驅動電路板上的所述驅動電路。
[0014]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紅外書畫筆中,所述紅外書畫筆還包括電池;所述電池固定地安裝於所述筆身上,與所述驅動電路板上的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於給所述驅動電路,以及所述紅外LED燈供電。
[0015]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紅外書畫筆中,所述筆身包括圓筒狀的第一管段、圓筒狀的第二管段以及用於將該第一管段和該第二管段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的連接座。
[0016]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紅外書畫筆中,所述連接座包括圓柱狀的基座以及分別同軸設置在該基座兩端的圓柱狀的連接部;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分別套設在所述基座兩端的兩個所述連接部上。
[0017]實施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紅外書畫筆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實現筆頭和筆身的可拆卸連接,避免了當筆頭壞掉時,紅外書畫筆整體報廢的問題,通過多種形式的筆頭,可以使紅外書畫筆可書寫出不同粗細,不同筆鋒的字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紅外書畫筆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紅外書畫筆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筆頭的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筆頭的另一示意圖;
[0023]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紅外書畫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闡述。
[0025]第一實施例
[0026]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紅外書畫筆。
[0027]參照圖1,本實施例中,該紅外書畫筆包括筆身10、設置於筆身10內部,用於發出紅外光的紅外LED燈30、電池40、安裝於筆身10上,用於驅動紅外LED燈30工作的驅動電路板50、用於將紅外LED燈30發出的紅外光傳導出筆身10的筆頭20以及開關60。
[0028]具體地,參照圖1,該筆身10大致呈圓柱狀,該筆身10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10的容置孔。該筆身10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10側壁,並連通該筆身10的容置孔的第一固定孔。筆身10可由鋁合金材質或塑料等材料製成。
[0029]進一步地,該筆頭20可拆卸地安裝在筆身10的一端。具體地,筆頭20包括安裝部201和書寫部202。本實施例中,安裝部201大致呈圓臺狀,由硬質材料(如鋁合金或塑料等)製成。該安裝部201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安裝部201的第二固定孔。當然,安裝部201並不限於圓臺狀,還可以呈圓柱狀。
[0030]書寫部202由多條同向延伸的光纖束通過粘結膠粘結而形成。該書寫部202固定地穿設於該安裝部201的一端。安裝部201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裝在筆身10上。本實施例中,書寫部202通過粘結膠與第二固定孔的內壁粘結在一起。其中,書寫部202可以採用不同數目、不同粗細、不同硬度的光纖束組成。當構成書寫部202的光纖束數目越多時,書寫部202越粗,當構成書寫部202的光纖束越粗或者光纖束越硬時,書寫部202所書寫的筆跡越生硬,可用來模仿硬筆(如鉛筆或鋼筆)進行書寫。例如,圖3所示的筆頭20a中的書寫部202a所採用的光纖束為粗短且硬度高的石英光纖束。當構成書寫部202的光纖束越細或者光纖束越柔軟時,書寫部202所書寫的筆跡越柔和,可用來模仿軟筆(如毛筆)進行書寫。例如,圖4所示的筆頭20b中的書寫部202b所採用的光纖束為單根直徑為0.15mm的塑料光纖束。
[0031]進一步地,第二固定孔的遠離書寫部202的一端的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筆身10的一端外壁上設置有與第二固定孔的內螺紋對應的外螺紋,這樣,安裝部201便通過該安裝部201上的與筆身10外壁上的外螺紋對應的內螺紋螺接在筆身10上。本實施例中,通過相對旋轉安裝部201和筆身10,可以將安裝部201和筆身10安裝在一起或拆卸開來。
[0032]進一步地,紅外LED燈30固定地安裝在筆身10的容置孔中,且該紅外LED燈30朝向筆頭20 ;這樣,該紅外LED燈30發出的紅外光可依次經過筆身10的容置孔和安裝部201的第二固定孔,射入書寫部202中,並經書寫部202的傳導投射到紅外書畫筆外。
[0033]進一步地,該驅動電路板50為PCB板,驅動電路板50固定地安裝於筆身10的容置孔中,該驅動電路板50上印刷有與紅外LED燈30電性連接,用於驅動紅外LED燈30發出紅外光的驅動電路(圖中未示出)。
[0034]另外,驅動電路板50還可以為柔性電路板,該柔性電路板捲成筒狀;通過採用柔性電路板可以縮小筆身10的直徑,使其更接近於真實的毛筆。
[0035]開關60固定地穿設於筆身10的第一固定孔中,且固定地安裝於驅動電路板50上,與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於閉合該驅動電路板50上的驅動電路。當開關60閉合驅動電路時,該驅動電路會驅動紅外LED燈30發光。
[0036]開關60可以為機械式按鈕開關,也可以是觸摸式感應開關。
[0037]參照圖1,電池40固定地安裝於筆身10上,與驅動電路板50上的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於給驅動電路,以及紅外LED燈30供電。本實施例中,筆身10上遠離筆頭20的一端固定地安裝有端蓋15。電池40固定地容置於筆身10的容置孔中,且該電池40的機械地固定安裝於端蓋15上,該電池40與驅動電路板50電性連接。當需要對電池40充電時,則可將端蓋15從筆身10上拆卸下來,然後對電池40充電,或更換電池40。
[0038]另外,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2,端蓋15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端蓋15的第三固定孔,第三固定孔中固定有充電部件14。電池40固定地容置於筆身10的容置孔中,且該電池40的一端與充電部件14電連接,該電池40的另一端與驅動電路板50電性連接。其中,充電部件14可以是連接電纜,也可以是連接插口。在該實施例中,通過充電部件14可以將電池40與市電電性連接,從而給電池40充電。
[0039]第二實施例[0040]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紅外書畫筆。
[0041]參照圖5,本實施例中,該紅外書畫筆包括筆身10a、設置於筆身IOa內部,用於發出紅外光的紅外LED燈30、電池40、安裝於筆身IOa上,用於驅動紅外LED燈30工作的驅動電路板50、用於將紅外LED燈30發出的紅外光傳導出筆身IOa的筆頭20c以及開關60。
[0042]具體地,參照圖5,該筆身IOa大致呈圓柱狀,該筆身IOa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IOa的容置孔。該筆身IOa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IOa側壁,並連通該筆身IOa的容置孔的第一固定孔。筆身IOa可由鋁合金材質或塑料等材料製成。
[0043]在本實施例中,筆身IOa包括圓筒狀的第一管段11、圓筒狀的第二管段12以及用於將該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的連接座13。
[0044]該連接座13包括圓柱狀的基座131以及分別同軸設置在該基座131兩端的圓柱狀的連接部132。該兩連接部132的外徑分別與第一管段11的內徑以及第二管段12的內徑相適配。這樣,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可分別套設在基座131兩端的兩個連接部132上。本實施例中,連接座13由塑膠製成。由於塑膠材料的特性,連接座13具有一定的柔韌性,可以分別與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過盈配合。
[0045]當然,可以理解地,通過連接座13,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可以拆開,便於在容置孔中的驅動電路板50、開關60或紅外LED燈30壞掉時進行更換。
[0046]進一步地,該筆頭20c可拆卸地安裝在筆身IOa的一端。具體地,筆頭20c設置在第二管段12的遠離第一管段11的一端上;該筆頭20c包括安裝部201a和書寫部202。本實施例中,安裝部201a大致呈圓臺狀,由硬質材料(如鋁合金或塑料等)製成。該安裝部201a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安裝部201a的第二固定孔。當然,安裝部201a並不限於圓臺狀,還可以呈圓柱狀。
[0047]書寫部202由多條同向延伸的光纖束通過粘結膠粘結而形成。該書寫部202固定地穿設於該安裝部201a的一端。安裝部201a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裝在筆身IOa上。本實施例中,書寫部202通過粘結膠與第二固定孔的內壁粘結在一起。其中,書寫部202可以採用不同數目、不同粗細、不同硬度的光纖束組成。當構成書寫部202的光纖束數目越多時,書寫部202越粗,當構成書寫部202的光纖束越粗或者光纖束越硬(例如光纖束為粗短且硬度高的石英光纖束)時,書寫部202所書寫的筆跡越生硬,可用來模仿硬筆書(如鉛筆或鋼筆)寫。當構成書寫部202的光纖束越細或者光纖束越柔軟(例如光纖束為0.15mm的塑料光纖束)時,書寫部202所書寫的筆跡越柔和,可用來模仿軟筆(如毛筆)書寫。
[0048]進一步地,安裝部201a的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安裝部201a,且與第二固定孔連通的第一連接孔。筆身IOa (或第二管段12)的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IOa (或第二管段12)的側壁,且與容置孔連通的第二連接孔。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的內壁上均設有螺紋;安裝部201a通過第二固定孔套設在筆身IOa (或第二管段12)上;安裝部201a和筆身IOa (或第二管段12)通過依次旋入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的螺釘16固定在一起。
[0049]本實施例中,在旋出固定在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中的螺釘16後,通過施力可以使筆身IOa (或第二管段12)和安裝部201a分開。
[0050]進一步地,紅外LED燈30固定地安裝在筆身IOa的容置孔中,且該紅外LED燈30朝向筆頭20c ;這樣,該紅外LED燈30發出的紅外光可依次經過筆身IOa的容置孔和安裝部201a的第二固定孔,射入書寫部202中,並經書寫部202的傳導投射到紅外書畫筆外。[0051 ] 進一步地,該驅動電路板50為PCB板,驅動電路板50固定地安裝於筆身IOa的容置孔中,該驅動電路板50上印刷有與紅外LED燈30電性連接,用於驅動紅外LED燈30發出紅外光的驅動電路(圖中未示出)。本實施例中,驅動電路板50設置在第二管段12中。
[0052]另外,驅動電路板50還可以為柔性電路板,該柔性電路板捲成筒狀;通過採用柔性電路板可以縮小筆身IOa的直徑,使其更接近於真實的毛筆。
[0053]開關60固定地穿設於筆身IOa的第一固定孔中,且固定地安裝於驅動電路板50上,與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於閉合該驅動電路板50上的驅動電路。當開關60閉合驅動電路時,該驅動電路會驅動紅外LED燈30發光。
[0054]開關60可以為機械式按鈕開關,也可以是觸摸式感應開關。
[0055]參照圖5,電池40固定地安裝於筆身IOa上,與驅動電路板50上的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於給驅動電路,以及紅外LED燈30供電。本實施例中,筆身IOa上遠離筆頭20c的一端固定地安裝有端蓋15。電池40固定地容置於筆身IOa的容置孔(或第一管段11)中,且該電池40的機械地固定安裝於端蓋15上,該電池40與驅動電路板50電性連接。當需要對電池40充電時,則可將端蓋15從筆身IOa上拆卸下來,然後對電池40充電,或更換電池40。
[0056]本實用新型,通過開關閉合驅動電路,以驅動紅外LED燈發出紅外光,並使該紅外光通過書寫部傳導出紅外書畫筆外,投影到投影屏幕上;然後,通過帶有紅外濾光的攝像頭拍攝投影屏幕,當拍攝到的圖像中有紅外發光點,該紅外發光點即為書寫位置。主控制器內的圖像處理模塊對圖像進行中心位置計算,捕捉該紅外發光點位置坐標,並將位置坐標傳輸至計算機,計算機通過位置坐標與電腦屏幕的解析度映射關係計算出紅外發光點在投影屏幕的相對坐標,從而實現紅外書畫筆的書寫軌跡還原操作。
[0057]應當理解的是,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範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紅外書畫筆,包括筆身(10)、設置於該筆身(10)內部,用於發出紅外光的紅外LED燈(30)、安裝於所述筆身(10)上,用於驅動所述紅外LED燈(30)工作的驅動電路板(50)、用於將所述紅外LED燈(30)發出的紅外光傳導出所述筆身(10)的筆頭(20),其特徵在於,該筆頭(20 )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身(10 )的一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書畫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頭(20)包括安裝部(201)和書寫部(202);所述安裝部(201)呈圓臺狀;該安裝部(201)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安裝部(201)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書寫部(202)由多條同向延伸的光纖束通過粘結膠粘結而形成;該書寫部(202)固定地穿設於該安裝部(201)的一端;所述安裝部(201)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筆身(10)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外書畫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身(10)呈圓柱狀,該筆身(10)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10)的容置孔; 所述第二固定孔的遠離所述書寫部(202)的一端的內壁上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筆身(10)的一端外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所述內螺紋對應的外螺紋;所述安裝部(201)通過該安裝部(201)上的與所述筆身(10)外壁上的所述外螺紋對應的所述內螺紋螺接在所述筆身(10)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紅外書畫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身(10)呈圓柱狀,該筆身(10)軸向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10)的容置孔; 所述安裝部(201)的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安裝部(201),且與所述第二固定孔連通的第一連接孔;所述筆身 (10)的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10)的側壁,且與所述容置孔連通的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孔的內壁上均設有螺紋;所述安裝部(201)通過所述第二固定孔套設在所述筆身(10)上,所述安裝部(201)和所述筆身(10)通過依次旋入所述第一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孔的螺釘(16)固定在一起。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紅外書畫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紅外LED燈(30)固定地安裝在所述筆身(10 )的所述容置孔中,且該紅外LED燈(30 )朝向所述筆頭(20 )。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紅外書畫筆,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電路板(50)為PCB板,該驅動電路板(50)固定地安裝於所述筆身(10)的所述容置孔中,該驅動電路板(50)上印刷有與所述紅外LED燈(30)電性連接,用於驅動該紅外LED燈(30)發出紅外光的驅動電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紅外書畫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身(10)側壁上開設有貫穿該筆身(10)側壁,並連通該筆身(10)的所述容置孔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紅外書畫筆還包括開關(60);所述開關(60)固定地穿設於所述筆身(10)的所述第一固定孔中,且固定地安裝於所述驅動電路板(50)上,與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於閉合該驅動電路板(50)上的所述驅動電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紅外書畫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紅外書畫筆還包括電池(40);所述電池(40)固定地安裝於所述筆身(10)上,與所述驅動電路板(50)上的所述驅動電路電性連接,用於給所述驅動電路,以及所述紅外LED燈(30)供電。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外書畫筆,其特徵在於,所述筆身(10)包括圓筒狀的第一管段(11)、圓筒狀的第二管段(12)以及用於將該第一管段(11)和該第二管段(12)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的連接座(13 )。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紅外書畫筆,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座(13)包括圓柱狀的基座(131)以及分別同軸設置在該基座(131)兩端的圓柱狀的連接部(132);所述第一管段(11)和所述第二管段(12)分別套設 在所述基座(131)兩端的兩個所述連接部(132)上。
【文檔編號】G06F3/0354GK203573276SQ201320772903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8日
【發明者】吳鵬, 李煒 申請人:深圳市掌網立體時代視訊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