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之華觀後感範文
2023-08-03 22:34:52 2
昨晚去看了《你好之華》,不是延續巖井俊二的青春,它更多是人生的執著。有人說,它是《情書》的延續,我也想知道離開了小樽,離開了雪景,沒有了藤井樹以後的人生,該如何用一紙書信去描述呢?
以葬禮作為開頭,加上大提琴的低沉的聲響,緩緩地拉開序幕。葬禮之後,人們離去,進入了空境,鏡頭慢慢地以俯視的角度拉近距離,北方寒冷地氣息撲面而來。我們不禁想起《情書》中渡邊博子在雪地上走了很遠的路,也是同樣去參加未婚夫藤井樹的三周年祭日活動。
鏡頭很遠,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遠去,也將故事娓娓道來。
還是巖井俊二的風格,我知道開頭的空境不會讓我們失望,那是一個上帝視角,仿佛帶著悲天憫人的角度,卻又無法訴說。所以在《情書》中,它需要下一場雪來傳達厚重的思念。在《你好之華》中,葬禮之後是回到家中,所有親人都出現的大團圓,以一封三十年後的同學會邀請函作為故事的開場白。
影片中之華也是在圖書館工作,我們不禁想起藤井樹也是在圖書館工作,原本《情書》就是在圖書館開始了一場暗戀的交集。我想誰都不會忘記白色窗簾在陽光下飛舞時,站在窗邊看書的那個少年,那是光和盛世美顏的交集,也是心動的開始。
當我們在《你好之華》中再回到圖書館這個場所,它已經缺少了少年少女們的身影。影片的色調更多的是偏向於長大後,人們成熟的內心。你不可能在書本的借閱卡中再發現那樣的秘密——每一張借閱卡上都寫著「藤井樹」,也許你會在其中的某一張,發現背面畫著少女的肖像。直到最終也沒有說出口的告白,在許多許多年以後,再被一群可愛的少女發現這個秘密。
沒有說出口的暗戀,或許成了遺憾,可是最終知道了這個秘密,她笑得舉足無措,真好啊,那是《情書》最美的落幕吧。
《你好之華》由三代人展開書信的往來,感覺很特別,可以看見巖井俊二在努力地融入中國的風格。通過那些信我們看見了年少的回憶,尹川是那個反覆寫了好幾遍情書的男孩子,而之南是站在講臺上閃閃發光的學生會主席。當畢業來臨,之南請尹川幫忙修改畢業致辭,她說,你以後一定可以當作家。當尹川靜靜地坐在臺下,聽她做畢業演講時,我仿佛看見了青春最美好的樣子,那樣大的講臺,窗外陽光溫柔,喜歡地女孩子緩緩地走來,站在他面前,笑著問他還有什麼需要修改的地方嗎?他說不用了,這樣就很好。
後來一個鏡頭是他們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覺得陽光太美了。
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我不知道這一個鏡頭對於導演來說是什麼樣的意義,或許美或許單純,但對我而言,它實現了海子的夢想。
三十年後,當之南以自殺離開了這個世界,故事便交到了之華的手中。通過同學會的再遇見,他們互相彌補了過去的青春記憶,也解開了我們的謎底。作為在之南光環之下的之華,她顯得平凡、普通,可是她卻擁有幸福地生活,有愛她的可愛的丈夫和孩子。
而之南太過於美好,她最終以悲劇收場。在大學時代,尹川終於如願和之南交往,不過後來出現了張超因為嫉妒奪走了之南,成了一切的轉折點。之南的婚姻就是在家暴中渡過,最終因為抑鬱症而自殺。三十年後,當尹川找到離家出走的張超,由胡歌飾演的渣男張超,他的臺詞但這一段更多的是對於人生的剖白,帶著我們來看看三十年後每個人的人生都成了什麼樣子,他說,想混出個名堂,可最終還是成這樣了。他對尹川說,人生不是你隨便扒拉扒拉就能看清的。
原來,每個人都很無奈。
尹川在失去之南的日子裡,寫下了《之南》這本書。他將每一章節都細心地寄給對方,想要讓她看到,最終在三十年後,他來到之南的老家,給她上了一炷香。之南的女兒睦睦說:「如果你是我爸爸就好了。」之華說:「如果姐姐當初能嫁給你就好了。」只是如果,尹川的人生,註定要為之南繼續寫下故事的續集。
如果初戀可以實現,如果尹川和之南一開始就從頭走到最後,不過,遺憾就是人生啊。你要一開始就做好對的選擇,哪怕是讓自己的後悔能少那麼一點點。之南的驕傲、美好,最後是悲劇的人生,卻在遺書中留下那封初中時代的畢業演講稿,卻依然留存著對人生的熱愛,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她更是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
雖然影片以《你好之華》為名,可之華更多的是旁邊者,因為她而揭開這段無疾而終的初戀,還有關於去世的之南過去的故事。最開始是之華和姐姐之南喜歡上同一個男孩子,當之華寫信給喜歡的男孩表白時,她寫道:「我喜歡你,請和我做朋友吧。」雖然被拒絕了。但是在三十年後遇見時,她仍保留著那份見到初戀時男孩的緊張心情,最終尹川來到圖書館見她時,他們終於在三十年後第一次握手,雖然沒有說出口,但那就是「你好,之華。」
之華的女兒颯然說過:「我喜歡上一個男子,十一月喜歡上他,十二月開始會想他。」她說不想開學就是因為怕見到喜歡的男孩子會臉紅,不過最終她決定還是要回去勇敢地面對喜歡的人。這算是之華故事的延續了吧?三十年後是不是可以換一個結局?
很喜歡的幾個場景,其中是尹川回到初中的學校拍照時,走在廢棄地教室裡,我們緩緩路過別人的窗前,或多或少都看到了別人的故事,可是我們不會進門也不會打擾,就讓故事過去吧。最後尹川把照片做成相冊送給了之華,我覺得書信和影集是最厚重的禮物。
在《你好之華》中,故事沒有大起大落,在故事講完後,大家回歸自己的人生,還是要覺得自己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抱著那樣的希望繼續走下去吧。就好像,走在路上偶遇了一位故人,我們約著找個地方坐一坐,喝一杯茶,講講過去的學生時代,故事結束,人們分開。
但,會帶著那樣的鮮明而溫暖的記憶,變得更好吧。因為影片的標籤就是:「願你活成想要的樣子。」
1995年,《情書》沒做到的,《你好之華》做到的。藤井樹沒有說出口的暗戀,尹川通過情書向之南告白了。可是我們都不確定,如果當年藤井樹告白了,他們會走到最後嗎?還是像尹川和之南那樣,分開了?初戀和後來的人生,我們都無法得知。當時渡邊博子對著山裡大喊:「你好嗎?我很好。」在《你好之華》中變成了小男孩寫給去世的媽媽(之南)的一封信,他通過放飛一隻被關在籠子裡的小鳥去傳達這一封信,我們也不知道這封信去世的之南會不會看到,那是一次對於死亡的認知。
這裡的人生太沉重了,影片最後,那封信卻又讓我們回到了希望的地方。
如果說《你好之華》是《情書》的延續,雖然是同樣的色調,但是《你好之華》太過於平淡了,缺乏了前者的爆發力,在光線上,《情書》在夕陽下少年少女騎單車的鏡頭太過驚豔,讓人一眼就心動。《你好之華》更多的是在平和的光線下去進行故事的複述,它不是青春,它是人生。也許,光所傳達的,是人生的一種平淡和蒼白,而在《情書》中的光,是初戀、心動,永遠也忘不掉。
也許因為這就是巖井俊二吧,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書信帶給我們的是從前慢的單純,一筆一划寫在開頭,你寫「你好」,我總是喜歡在信的開頭寫上「見字如面」。
圖大唱過:「人間的面見一面少一面。」所以,以後還是好好地說「你好」,也要在告別時用力的擁抱。
如果不能,就寫信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