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冬季肉雞飼養管理方法
2023-08-03 17:06:06 1
一種冬季肉雞飼養管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冬季肉雞飼養管理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進苗前的準備;(2)進苗後的工作;(3)通風換氣;(4)飼養密度;(5)生產安全;(6)應激;(7)消毒;(8)疾病的預防。採用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冬季肉雞飼養管理方法,能促進雞群生長發育,提高出欄率。
【專利說明】一種冬季肉雞飼養管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畜牧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冬季肉雞飼養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當前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發展養雞業是很多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首選的項目。進入冬季由於光照是時間較少,廣大農戶在冬季養殖雞苗在進苗、保溫、消毒等環節沒有掌握一套規範的技術,往往造成大面積病雞、死雞,影響經濟效益的提高。
【發明內容】
[0003]為上述的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於廣大養雞戶操作的一種冬季肉雞飼養管理方法,解決冬季飼養肉雞產量不高的問題。
[0004]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I)進苗前的準備:用刨花、穀殼、鋸木屑等做墊料,煤爐、火爐、地溫作保溫設備,溫度達到33°C左右。
[0006]2)進苗後的工作:溫度保持在26_35°C,溫差控制在2_3°C左右;進苗半個鐘後即可開飲溫開水,並在水中添加5%的葡萄糖水或電解多維。開飲一個小時後再開食;前2天要求24小時/天的光照。
[0007]3)通風換氣:通風換氣良好,一般中午通風時間可長些,通風時要適當提高雞舍內溫度以防通風時溫度下降太快。
[0008]4)飼養密度:雛雞日齡的增大要擴欄,擴欄後,煤爐要逐步增多,並逐步向外移動,使煤爐均勻地放置在保溫棚內,出欄時雞群密度不應超出每平方米20-22千克。
[0009]5)應激:在日常的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來減少。音樂鍛鍊,適應環境。
【具體實施方式】
[0010]I)進苗前的準備:用刨花、穀殼、鋸木屑等做墊料。墊料要求儘量多備些,可用來及時更換。墊料要保證乾燥和沒有黴變,墊料的厚度要使雞不能接觸到地面為宜(1-2CM左右)。保溫設備採用煤爐、火爐(一般是油桶做的)、地溫等。準備好料盤(10個\1000羽)或料桶(I個\40羽),飲水器出個\1000羽)。進行保溫室的預溫,近苗前半天先把育雛室進行預熱,溫度達到33度左右為宜。同時檢查室內火爐、煤爐是否有漏煙漏氣,有的及時更換。
[0011]2)進苗後的工作:1、溫度:1-7天33-35度、8-14天31-33度、15-21天28-31度、22-30天26-28度等,溫差最好控制在2_3度左右。
[0012]開飲和開食,進苗半個鐘後即可開飲,開飲時最好是溫開水,並在水中添加5%的葡萄糖水或電解多維。開飲一個小時後再開食,開食前先強光刺激後開食。開食要量少、次數多(即少量多餐)。注意水壺料盤一定要足。
[0013]光照要求前2天要求24小時/天的光照。以後慢慢減少光照直至正常的日光。強光還有利於雛雞的採食和卵黃吸收。
[0014]投餵保健沙,在冬季保溫的時間相對比夏季要長,所以有必要投餵點細沙,促進消化。對10天以上的雞群一般7天左右餵一次。。
[0015]3)通風換氣的作用:良好的通風可以排出雞舍內的水氣、氨氣、粉塵以及換進外界新鮮空氣並藉此調節舍內溫度和溼度。秋冬季,常常由於雞群排洩的糞便和潮溼的墊料未能及時清除,致使雞舍內氨氣蓄積,濃度增大,導致肉雞氨氣中毒或引發其他疾病。適宜的溫度和新鮮空氣的供應是雞群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兩個基本條件。雛雞既要保持溫度,又要保證通風換氣良好。那就要定時進行通風,一般中午通風時間可長些,通風時要適當提高雞舍內溫度以防通風時溫度下降太快。
[0016]4)飼養密度:隨著雛雞日齡的增大,需要提供更寬的活動面積來保證雛雞的採食、飲水等活動,雛雞日齡的增大要擴欄,擴欄後,煤爐要逐步增多,並逐步向外移動,使煤爐均勻地放置在保溫棚內,出欄時雞群密度不應超出每平方米20-22千克。
[0017]5)、生產安全:煤爐和煙管不能與可燃物(如墊料、薄膜、麻包、電線)接觸,煤爐周圍要用磚塊圍住。檢查電線線路,及時更換老化電線,安裝漏電開關。保溫架必須要留透氣帶,保證新鮮空氣的流入。煤爐要注意檢修,煤爐蓋密封要嚴,謹防煤氣中毒。使用煤氣保溫時適當通風換氣,防止室內一氧化碳積聚過多,避免中毒事故發生。
[0018]6)應激:在日常的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來減少,同時採用音樂鍛鍊,適應環境。
[0019]7)消毒:消毒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一項重要措施,其目的是消滅傳染原散播於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以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病發生和流行。消毒工作做的得好壞與否,徹不徹底,不單對雞群健康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決定以後雞場飼養環境。消毒工作是一項比較細的工作,需要長期堅持。
[0020] 8)、疾病的預防:免疫操作要規範,杜絕漏滴、漏針、分量不足等,病死雞的處理要放死雞處理池或無害化處理,做好免疫接種。
【權利要求】
1.一種冬季肉雞飼養管理方法,其特徵是,具體如下: 1)進苗前的準備:用刨花、穀殼、鋸木屑等做墊料,煤爐、火爐、地溫作保溫設備,溫度達到33°C左右。 2)進苗後的工作:溫度保持在26-35°C,溫差控制在2-3°C左右;進苗半個鐘後即可開飲溫開水,並在水中添加5%的葡萄糖水或電解多維。開飲一個小時後再開食;前2天要求24小時/天的光照。 3)通風換氣:通風換氣良好,一般中午通風時間可長些,通風時要適當提高雞舍內溫度以防通風時溫度下降太快。 4)飼養密度:雛雞日齡的增大要擴欄,擴欄後,煤爐要逐步增多,並逐步向外移動,使煤爐均勻地放置在保溫棚內,出欄時雞群密度不應超出每平方米20-22千克。 5)應激:在日常的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來減少。音樂鍛鍊,適應環境。
2.根據權利I所述的一種冬季肉雞飼養管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2)所述的進苗後的工作要求為:10天 以上的雞群一般7天左右投餵細沙一次。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4041452SQ201310082053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賴傑 申請人:玉林亮派電器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