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08:21:51 5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各類機動車以及其他使用內燃機的機械設備在工作時都會排放出大量的廢氣,而對於廢氣的處理方式都比較單一,一般的機動車通常都選擇安裝三元催化裝置,用以對廢氣進行處理,而由於發動機排放的廢氣溫度不同,在初始狀態和正常工作狀態的廢氣溫度對於處理方式的要求不同,低溫廢氣與催化裝置的反應作用過弱,所以單一的廢氣處理裝置無法滿足現如今的發動機廢氣排放處理,需要針對於不同溫度條件下的廢氣進行分類吸收處理,才能做到對廢氣的徹底吸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廢氣主管,所述廢氣主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進氣管的一端,所述廢氣主管的內部頂端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廢氣主管的頂端鉚接有氣閥控制器,所述廢氣主管的另一端通過氣管固定連接有高溫處理室和低溫處理室,所述高溫處理室的內部設置有催化器,所述低溫處理室的內部底端設置有反應池,所述低溫處理室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有乾燥腔,所述高溫處理室和低溫處理室的一側均套接有排氣管。
優選的,所述進氣管和排氣管均採用錐筒形結構,且進氣管和排氣管的材質均為不鏽鋼。
優選的,所述廢氣主管與進氣管的夾縫處卡接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為圓形,且過濾網的直徑與廢棄主管的直徑相等。
優選的,所述高溫處理室的內側壁卡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端套接有冷卻管,所述冷卻管為U型密閉結構。
優選的,所述催化器的內部設置有催化劑,所述催化劑的表面開有多個直徑相同的小孔。
優選的,所述乾燥腔的內部設置有吸水層,所述吸水層採用的是吸水樹脂材質。
優選的,所述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氣閥控制器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該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通過設置溫度傳感器來判斷進入廢氣主管內的廢氣溫度,以方便讓廢氣進入不同類型的處理室進行吸收處理,而通過設置冷卻管來對高溫廢氣進行適當的降溫,以達到與催化物反應的合適溫度,從而提高廢氣處理效率,通過吸水層的設置來吸收排出廢氣中多餘的水分,防止反應池流出對環境造成汙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的整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的高溫處理室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的低溫處理室的示意圖。
圖中:1-進氣管;2-過濾網;3-溫度傳感器;4-廢氣主管;5-氣閥控制器;6-高溫處理室;7-排氣管;8-低溫處理室;9-水箱;10-冷卻管;11-催化器;12-催化劑;13-反應池;14-乾燥腔;15-吸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廢氣主管4,廢氣主管4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進氣管1的一端,廢氣主管4的內部頂端設置有溫度傳感器3,廢氣主管4的頂端鉚接有氣閥控制器5,廢氣主管4的另一端通過氣管固定連接有高溫處理室6和低溫處理室8,高溫處理室6的內部設置有催化器11,低溫處理室8的內部底端設置有反應池13,低溫處理室8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有乾燥腔14,高溫處理室6和低溫處理室8的一側均套接有排氣管7,進氣管1和排氣管7均採用錐筒形結構,且進氣管1和排氣管7的材質均為不鏽鋼,廢氣主管4與進氣管1的夾縫處卡接有過濾網2,過濾網2為圓形,且過濾網2的直徑與廢棄主管4的直徑相等,高溫處理室6的內側壁卡接有水箱9,水箱9的底端套接有冷卻管10,冷卻管10為U型密閉結構,催化器11的內部設置有催化劑12,催化劑12的表面開有多個直徑相同的小孔,乾燥腔14的內部設置有吸水層15,吸水層15採用的是吸水樹脂材質,溫度傳感器3的輸出端與氣閥控制器5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工作原理:當使用一種用於發動機的廢氣處理裝置時,在使用過程中當發動機中排放的廢氣由進氣管1通過過濾網2過濾後,進入廢氣主管4,由內部的溫度傳感器3對廢氣溫度進行判斷並將信號傳遞至氣閥控制器5中,低溫廢氣將進入下方的低溫處理室8,由氣管進入反應池13內,反應後由氣管進入乾燥腔14,通過吸水層15吸附水分後通過排氣管7排出,而高溫廢氣將進入上方的高溫處理室6,由冷卻管10對氣管內廢氣降溫後進入到催化器11中,通過催化劑12與廢氣反應後由排氣管7排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