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裝飾塗料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08:02:56 3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裝飾塗料,屬建材領域。
背景技術:
塗料,又稱油漆。指塗布於物體表面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形成薄膜而起保護、裝潢或其他特殊功能(絕緣、防鏽、防黴、耐熱等)的物質。其主要成分為成膜物質、助劑、顏料、溶劑等。家用塗料的種類主要有:地板用塗料、牆壁用塗料、木器家具用塗料、鍍鋅鐵皮用塗料、防鏽塗料、模板漆等。國內市場將塗料產品大致分為:內牆塗料、外牆塗料、木器漆、金屬用漆、地坪漆等。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塗料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品種繁多,用途十分廣泛,性能各異,但這些塗料均存在著功能單一的問題,和塗層不耐劃傷等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除具有普通裝飾功能外,還具有節能、調節室內溼度、抗菌防黴、淨化空氣品質、隔音、屏蔽電磁波、發射遠紅外線等功能的新型塗料。
本發明綜合採用無機礦物材料、天然微孔或層狀材料、可再分散膠粉等物質的納米顆粒與特殊配方的四元共聚乳液均勻調配而成。更確切地說,本發明的多功能裝飾塗料主要由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組成的四元共聚乳液配以納米銀、納米矽酸納、納米氧化鐵、納米二氧化矽和納米碳酸鈣等組成。
其具體配比(重量百分比)為:由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組成的四元共聚乳液佔25~60%;納米銀0.1~5%;納米矽酸納0.2~2%;納米氧化鐵0.3~4%;納米二氧化矽0.3~3%;納米碳酸鈣0.8~2%;去離子水3~12%;超細滑石粉1~4%;超細碳酸鈣3~16%;鈦白粉3~5%;分散劑、潤溼劑、流變劑、增稠劑、色漿、消泡劑等助劑若干。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具體設施方法是:將去離子水、分散劑、潤溼劑、流變劑、消泡劑等助劑全部或部分加入到分散機中,開啟分散機,然後依次將超細滑石粉和超細碳酸鈣以及鈦白粉緩慢加入分散機中,高速分散30~60分鐘後,用泵將分散機中的物料送入研磨機中研磨。從研磨機中流出的物料進入中間儲罐,如果進入中間儲罐內的物料粒度達不到所需要求,則用泵將其送入研磨機中再次研磨,直至達到所需要求。將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組成的四元共聚乳液和增稠劑、色漿以及部分消泡劑加入調配罐中,開啟調配罐的攪拌漿,邊攪拌邊向調配罐中依次緩慢加入納米銀、納米矽酸納、納米氧化鐵、納米二氧化矽、納米碳酸鈣,攪拌30~60分鐘後,用泵將中間儲罐內的物料緩慢加入調配罐中,繼續攪拌30~60分鐘,然後取樣測試,如果合格即可出料包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四元共聚乳液具有優異的成膜效果,可以確保塗料具有優異的裝飾性能,與五種納米材料的配合使用,又可使其具有優良的節能、調節室內溼度、抗菌防黴、淨化空氣品質、隔音、屏蔽電磁波、發射遠紅外線等特殊性能。該產品主要應用於建築內牆裝飾,特別是一些對環境要求高的公共場所,如醫院、寫字樓、博物館、會議廳等對室內空氣品質與溫溼度有要求的地方。
以下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
將去離子水15%、分散劑2%,潤溼劑0.5%、流變劑3.5%,消泡劑0.1%加入到分散機中,開啟分散機,然後依次將超細滑石粉3%、超細碳酸鈣10%、鈦白粉15%加入分散機中,高速分散40分鐘後,用泵將分散機中的物料送入研磨機中研磨。從研磨機中流出的物料進入中間儲罐,如果進入中間儲罐內的物料粒度達不到所需要求,則用泵將其送入研磨機中再次研磨,直至達到所需要求。
將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四元共聚乳液60%、增稠劑0.5%、色漿2%以及消泡劑0.08%加入調配罐中,開啟調配罐的攪拌漿,在攪拌狀態下,向調配罐中依次緩慢加入納米銀3%、納米矽酸納2%、納米氧化鐵4%、納米二氧化矽2.5%、納米碳酸鈣1.8%,攪拌30分鐘後,用泵將中間儲罐內的物料緩慢加入調配罐中,繼續攪拌45分鐘後取樣測試,如果測試合格,即可出料包裝。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功能裝飾塗料,塗料的具體成分為:由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組成的四元共聚乳液佔25~60%;納米銀0.1~5%;納米矽酸納0.2~2%;納米氧化鐵0.3~4%;納米二氧化矽0.3~3%;納米碳酸鈣0.8~2%;去離子水3~12%;超細滑石粉1~4%;超細碳酸鈣3~16%;鈦白粉3~5%;分散劑、潤溼劑、流變劑、增稠劑、色漿、消泡劑等助劑若干。這種塗料除具有普通裝飾功能外,還具有節能、調節室內溼度、抗菌防黴、淨化空氣品質、隔音、屏蔽電磁波、發射遠紅外線等功能。主要應用於建築內牆裝飾,特別是一些對環境要求高的公共場所,如醫院、寫字樓、博物館、會議廳等對室內空氣品質與溫溼度有要求的地方。
技術研發人員:蔣衛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蔣衛
技術研發日:2016.03.15
技術公布日: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