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公交車懸掛雨傘用垃圾桶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08:04: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清潔設備,具體是一種公交車懸掛雨傘用垃圾桶。
背景技術:
下雨天乘坐公交車時,被雨水打溼的雨傘隨著乘客帶到公交車內,雨水滴落到車地板上,造成了很潮溼的乘車環境,溼潤的地板由於車的慣性容易使乘客腳滑,從而帶來安全隱患,同時,公交車內需要一個衛生的清潔垃圾桶,以保持車內環境乾淨,所以對於設計一種能夠掛放雨傘的垃圾桶是很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公交車懸掛雨傘用垃圾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公交車懸掛雨傘用垃圾桶,包括底座和垃圾桶;所述底座設置有承接轉軸;所述承接轉軸設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且其中心軸與底座中心軸重合;所述垃圾桶設置有排水管、水龍頭、接水池、通孔、掛壁、掛鈎、插孔、六角轉軸、垃圾桶上蓋、手提柄、內置掛鈎和異味吸收盒;所述排水管設置在垃圾桶右側邊緣處,且其穿過垃圾桶底板,與垃圾桶底板垂直接觸,排水管用於排出雨傘上流到垃圾桶內的水;所述接水池有兩個,分別環繞接觸在垃圾桶的外壁上,且其與垃圾桶的中心軸線重合;所述通孔有若干個,通孔穿過垃圾桶的外壁,一端連接到垃圾桶內壁,一端連接到接水池底壁;所述掛壁有兩個,掛壁環繞接觸在垃圾桶的外壁,且其在接水池的上側,與垃圾桶中心軸重合;所述掛鈎有若干個,掛鈎與掛壁下表面垂直接觸;所述插孔有若干個,插孔設置在垃圾桶桶壁上,且其與垃圾桶軸線平行;所述六角轉軸設置在垃圾桶桶口左側,且其與垃圾桶軸線垂直;所述垃圾桶上蓋左端通過六角轉軸連接到垃圾桶左側內壁頂端;所述內置掛鈎有兩個,分別設置在垃圾桶左右內壁上端,且其與垃圾桶左右內壁垂直接觸;所述異味吸収盒設置在垃圾桶內壁上,且其在左側掛鈎和六角轉軸之間,與垃圾桶左側內壁垂直接觸。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龍頭左端與排水管的右端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手提柄設置在垃圾桶上蓋上表面,且其與垃圾桶上蓋垂直接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承接轉軸自由轉動;排水管用於排出雨傘上流到垃圾桶內的水;水龍頭打開,排水管中的水流出;接水池用於承接雨傘滴落的雨水;通孔用於將接水池中的水流到垃圾桶內;掛鈎用於掛放雨傘;插孔用於放置不能收縮式的雨傘;手提柄用於向上提起垃圾桶上蓋;內置掛鈎用於掛住清潔袋;異味吸收盒用於吸收垃圾桶3內散發的異味,以保持車內空氣清新;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結構簡單,工作性能好,實用性強,充分展現了現代化工具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公交車懸掛雨傘用垃圾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公交車懸掛雨傘用垃圾桶中垃圾桶的立體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承接轉軸,3-垃圾桶,4-排水管,5-水龍頭,6-接水池,7-通孔,8-掛壁,9-掛鈎,10-插孔,11-六角轉軸,12-垃圾桶上蓋,13-手提柄,14-內置掛鈎,15-異味吸收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公交車懸掛雨傘用垃圾桶,包括底座1和垃圾桶3;所述底座1設置有承接轉軸2;所述承接轉軸2設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且其中心軸與底座1中心軸重合,承接轉軸2自由轉動;所述垃圾桶3設置有排水管4、水龍頭5、接水池6、通孔7、掛壁8、掛鈎9、插孔10、六角轉軸11、垃圾桶上蓋12、手提柄13、內置掛鈎14和異味吸收盒15;所述排水管4設置在垃圾桶3右側邊緣處,且其穿過垃圾桶3底板,與垃圾桶3底板垂直接觸,排水管4用於排出雨傘上流到垃圾桶3內的水;所述水龍頭5左端與排水管4的右端連接,水龍頭5打開,排水管4中的水流出;所述接水池6有兩個,分別環繞接觸在垃圾桶3的外壁上,且其與垃圾桶3的中心軸線重合,接水池6用於承接雨傘滴落的雨水;所述通孔7有若干個,通孔7穿過垃圾桶3的外壁,一端連接到垃圾桶3內壁,一端連接到接水池6底壁,通孔7用於將接水池6中的水流到垃圾桶3內;所述掛壁8有兩個,掛壁環繞接觸在垃圾桶3的外壁,且其在接水池6的上側,與垃圾桶3中心軸重合;所述掛鈎9有若干個,掛鈎9與掛壁8下表面垂直接觸,掛鈎9用於掛放雨傘;所述插孔10有若干個,插孔10設置在垃圾桶3桶壁上,且其與垃圾桶3軸線平行,插孔10用於放置不能收縮式的雨傘;所述六角轉軸11設置在垃圾桶3桶口左側,且其與垃圾桶3軸線垂直;所述垃圾桶上蓋12左端通過六角轉軸11連接到垃圾桶3左側內壁頂端;所述手提柄13設置在垃圾桶上蓋12上表面,且其與垃圾桶上蓋12垂直接觸,手提柄13用於向上提起垃圾桶上蓋12;所述內置掛鈎14有兩個,分別設置在垃圾桶3左右內壁上端,且其與垃圾桶3左右內壁垂直接觸,內置掛鈎14用於掛住清潔袋;所述異味吸収盒15設置在垃圾桶3內壁上,且其在左側掛鈎14和六角轉軸11之間,與垃圾桶3左側內壁垂直接觸,異味吸收盒15用於吸收垃圾桶3內散發的異味,以保持車內空氣清新。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