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寒痛艾藥治療床的製作方法
2023-07-25 02:42:16 1
專利名稱:風溼寒痛艾藥治療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溼寒痛艾藥治療裝置,尤其是一種風溼寒痛艾藥治療床。
艾藥灸療是一種延用數千年傳統治療方法,尤其對風溼寒所致的局部疼痛,如頸、肩、腰、腿痛幹燻外治療法中是最佳選擇。但長期以來,醫界對本療法的研究、發展與改進創新上重視不夠。目前一般仍採用過去的三種灸療法一是針上掛艾條;二是針後旁灸;三是固灸。上述幾種艾藥治療方法,雖然治療效果較好,但病人接受治療時,缺乏舒適安全感,艾藥煙霧散失快,所起的藥力效果及溫熱程度差,尤其是在冬、春、秋季節,在無空調取暖設備的情況下,患者難以接受該療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克服上述缺點的,安全舒適的,艾藥煙霧散失慢的,艾藥利用率高的風溼寒痛艾藥治療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將艾藥治療裝置設在床體上,該床的床架用鋼材製成,長1.8~2.2m,寬0.5~1.5m,高0.6~1.2m,在床架上面鋪有床板,在床板上加海綿並用皮革外包而成,其特點是在床面縱向中部設有槽孔,槽孔一端位於距床頭0.15~0.4m處,槽孔的長為1~1.8m,寬為0.1~0.3m;凹槽箱的長寬尺寸與槽孔尺寸相等,箱體深度為0.15~.0.5m,凹槽箱通過上口的四周飛邊固定在床架中部的槽孔的槽口上,並使凹槽箱敞口向上,在凹槽箱的底部制有數個直徑為2~5mm小孔;在凹槽箱內配有1~3個艾條盒,艾條盒的高度低於凹槽箱的箱體深度,艾條盒底部為敞口,盒上口用鉸鏈連接有盒蓋,在盒蓋上制有數個小孔,在艾條盒內的中下部配有鋼絲網,在鋼絲網上置有艾藥;在床頭的鋪面上配有枕頭,在枕頭前的床面上,配有呈無底長方體形罩蓋,罩蓋的高度為0.4~1m,在位於枕頭前的罩蓋那一面的中部設有頭孔,罩蓋除有頭孔的一面外,其餘的三面周邊卡在海綿墊三周邊外的床邊框上,罩蓋有頭孔的一面底邊卡在枕頭前的海綿墊上,罩蓋的後面底部通過一對鉸鏈連接在床體上,在罩蓋的前面配有拉手,罩蓋頂面設有出煙小孔。
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一種更新更好的風溼寒痛艾藥治療裝置,既能使患者接受治療時安全舒適,又使艾藥利用率高、艾藥煙霧散失慢、治療效果好。本實用新型在中小醫院及鄉村衛生室都有普遍的推廣使用價值。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面圖;圖2為
圖1的俯視圖;圖3為
圖1的右視圖。
如
圖1-圖3所示,一種風溼寒痛艾藥治療床,床架15用鋼材製成,長2m,寬1.m,高0.8m,在床架15上面鋪有床板4,在床板4上加海綿3並用皮革2外包而成,在床面縱向中部設有槽孔10,槽孔10一端位於距床頭0.25m處,槽孔10的長為1.3m,寬為0.12m;凹槽箱12的長寬尺寸與槽孔10尺寸相等,箱體深度為0.3m,凹槽箱12通過上口的四周飛邊固定在床架中部的槽孔10的槽口上,並使凹槽箱12敞口向上,在凹槽箱12的底部制有數個直徑為5mm小孔6;在凹槽箱12內配有3個艾條盒5,艾條盒5的高度低於凹槽箱12的箱體深度15mm,艾條盒5底部為敞口,盒上口用鉸鏈連接有盒蓋7,在盒蓋7上制有數個直徑為2.5mm小孔6,在艾條盒5內的中下部配有鋼絲網8,在鋼絲網8上置有艾藥11;在床頭的鋪面上配有枕頭14,在枕頭14前的床面上,配有呈無底長方體形罩蓋1,罩蓋1的高度為0.8m,在位於枕頭14前的罩蓋1那一面的中部設有頭孔13,罩蓋1除有頭孔13的一面外,其餘的三面周邊卡在海綿墊三周邊外的床邊框上,罩蓋1有頭孔13的一面的底邊卡在枕頭14前的海綿墊上,罩蓋1的後面底部通過一對鉸鏈9連接在床體上,在罩蓋1的前面配有拉手16,使其便於提起打開或關閉,罩蓋1的頂面設有出煙小孔6。
使用時,提起打開罩蓋1,分別將艾條盒5的盒蓋7掀開,將2-3支半截艾條從中央破開,放入艾條盒5的鋼絲網8上,將艾條一端點燃,在艾條破開的地方均勻地灑上對該病有效的中藥末,再將盒蓋7蓋上。此時患者撈起衣服,平臥在床上,對準患位進行治療,蓋上罩蓋1,此時頭放在罩蓋1的頭孔13外的枕頭14上,艾藥11由底部小孔6進入空氣燃燒,其煙霧經人體後從罩蓋1頂部的小孔6中緩慢排出,患者待艾藥11燃燒完畢、煙霧消失後起床。在治療室的窗口上配有排風裝置,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權利要求1.一種風溼寒痛艾藥治療床,床架(15)用鋼材製成,長1.8~2.2m,寬0.5~1.5m,高0.6~1.2m,在床架(15)上面鋪有床板(4),在床板(4)上加海綿(3)並用皮革(2)外包而成,其特徵在於在床面縱向中部設有槽孔(10),槽孔(10)一端位於距床頭0.15~0.4m處,槽孔(10)的長為1~1.8m,寬為0.1~0.3m;凹槽箱(12)的長寬尺寸與槽孔(10)尺寸相等,箱體深度為0.15~.0.5m,凹槽箱(12)通過上口的四周飛邊固定在床架中部的槽孔(10)的槽口上,並使凹槽箱(12)敞口向上,在凹槽箱(12)的底部制有數個直徑為2~5mm小孔(6);在凹槽箱(12)內配有1~3個艾條盒(5),艾條盒(5)的高度低於凹槽箱(12)的箱體深度,艾條盒(5)底部為敞口,盒上口用鉸鏈連接有盒蓋(7),在盒蓋(7)上制有數個小孔(6),在艾條盒(5)內的中下部配有鋼絲網(8),在鋼絲網(8)上置有艾藥(11);在床頭的鋪面上配有枕頭(14),在枕頭(14)前的床面上,配有呈無底長方體形罩蓋(1),罩蓋(1)的高度為0.4~1m,在位於枕頭(14)前的罩蓋(1)那一面的中部設有頭孔(13),罩蓋(1)除有頭孔(13)的一面外,其餘的三面周邊卡在海綿墊三周邊外的床邊框上,罩蓋(1)有頭孔(13)的一面底邊卡在枕頭(14)前的海綿墊上,罩蓋(1)的後面底部通過一對鉸鏈(9)連接在床體上,在罩蓋(1)的前面配有拉手(16),罩蓋(1)的頂面設有出煙小孔(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溼寒痛艾藥治療裝置,其特徵在於:在床面縱向中部設有的槽孔(10)內配有凹槽箱(12),在凹槽箱(12)的底部制有數個小孔(6);在凹槽箱(12)內配有1~3個艾條盒(5),在床上配枕頭(14)前面配有罩蓋(1),在枕頭(14)前的罩蓋(1)那一面的中部設有頭孔(13)。本實用新型為患者提供了一種更新更好的艾藥治療裝置,既使患者治療時安全舒適,又使艾藥的治療效果好。
文檔編號A61F7/00GK2491015SQ0121717
公開日2002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12日
發明者沈新成 申請人:沈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