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奶粉勺子大小不一樣(為何寶寶的奶粉勺有個)
2023-07-25 03:55:03 1
配方奶又被稱之為「母乳化奶粉」,為了滿足嬰兒營養所需,會在奶粉中加入各種營養成分,以達到接近母乳的效果。
對於母乳稀少、無暇哺乳的寶媽來說是個福音。對於混合餵養的寶媽來說,想必對於奶粉罐的設計並不陌生,別小看了這些奇思妙想的設計,裡面藏了很多「小奧秘」呢。
寶寶奶粉勺「漏洞」鬧烏龍,難道是劣質產品?朵朵生完寶寶後母乳稀少,看著孩子哇哇哭,寶媽心裡感到很愧疚。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果斷實行了混合餵養,買回了第一罐奶粉。
打開奶粉罐後,婆婆發現寶寶的奶粉勺竟然有個「小孔」,看著不太起眼,但確實是「漏洞」了,難道是劣質產品嗎?
婆媳兩人都有些發蒙,機智的寶媽並沒有著急去母嬰店退貨,而是諮詢了群裡的寶媽們,結果得到了一致的答案——奶粉勺自帶「孔洞」,並非產品問題。
為什麼奶粉勺會有這樣的設計呢?有懂行的姐妹在群裡解釋了一番,這下大家才恍然大悟。平時習以為常的東西,原來背後竟然「大有深意」。
奶粉勺為何會留個「孔」?這裡面「大有深意」很多第一次購買奶粉的寶媽都會疑惑,店員為何不給我勺子呢?其實奶粉勺都是「埋」在罐子裡的,這個不會遺漏。
而奶粉勺與一般勺子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是一個「漏勺」,底部均會留有一個孔洞。如此設計是有科學依據的,並不是什麼紕漏。
① 平衡氣壓,防止奶粉「掛壁」
受氣壓充斥的影響,勺子底部的物體是很難倒出來的,只能大力敲打。而奶粉勺底部加上這樣一個小孔,就能起到平衡氣壓的作用,簡而言之就是「通氣」。
這樣奶粉就不會掛在勺子上下不來,省時省力,還減少了奶粉的浪費。
② 保證寶寶奶粉量充足
寶寶衝調奶粉是有著嚴格的比例的,過稠、過稀都不行,而奶粉是顆粒粉狀,彼此之間也有空氣的阻隔,如果混進了太多空氣就會降低一勺奶粉的實際克數,長期如此容易造成娃營養不良,還可能因吸入過多空氣而漲肚。
而有了這小孔之後,每次挖奶粉都能把空氣阻隔出去,讓娃吃上「足量」奶粉,功不可沒。
也有的人表示質疑,小孔不會漏奶粉嗎?當然會漏,不過因為奶粉顆粒相互摩擦、吸附和擠壓,漏出去的極少,而且具體設計也是有標準的,不可能大面積漏奶粉,這點「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寶媽大可放心。
③ 「擋板」設計用來刮平
不僅是奶粉勺,奶粉罐子上的擋板,是用來刮平多餘奶粉的,這樣給寶寶衝調的奶粉,才是最符合比例的,它可並不是累贅哦,記住一個原則,給孩子衝調奶粉用「平勺」,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奶粉衝調過濃、過稀都不行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總是在原有的奶粉量基礎上「加料」,導致奶粉過濃。可是小寶寶的腸胃系統尚未完善,吃過濃的奶粉會給他嬌嫩的腸胃造成負擔,從而對寶寶的消化功能造成傷害,並不可取。
至於過稀也是有危害的,孩子長期攝取不到足夠的養分,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哭鬧不止,在體檢時身高、體重還會低於同齡人。
事實上,奶粉罐上所標註的推薦量,是科研人員經過反覆試驗比對出來的數據,是最佳配比,更適合寶寶吸收,所以家長沒必要耍其他小聰明,反而好心害了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