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水下封堵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20:04:22 1

本發明專利涉及抽水蓄能電站、水電站水庫的滲漏水下處理,主要適用於鋼筋混凝土面板防滲方式的水庫的面板接縫滲水的水下處理。
背景技術:
水電站、尤其是無來流的抽水蓄能電站,對水庫的防滲性能要求很高,全庫盆鋼筋混凝土防滲方式是比較普遍的一種防滲方式,一旦面板接縫發生滲漏往往直接影響到整個水庫的安全穩定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往的處理方式只能對表面的滲漏點進行處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滲漏問題,提出一種新型的水下封堵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的水下封堵工藝,其特徵是它包括以下步驟:
(1)、拆除結構縫表面的止水結構,拆除後對滲漏情況進行檢測,找出滲漏點;
(2)、確定滲漏點周圍的結構縫,在對結構縫內的滲漏點進行堵漏後,對結構縫進行灌漿;
(3)、在灌漿層上嵌入橡膠棒,嵌填時從結構縫一側向另一側順序進行,邊嵌填邊將橡膠棒敲擊至縫內,保證橡膠棒緊嵌至縫內;
(4)、塗刷粘接劑後,嵌填柔性止水材料;
(5)、在止水材料表面塗刷水下粘接劑,邊塗邊粘貼蓋片,在止水蓋片拼接縫隙處塗刷水下密封劑,固定止水蓋片,封邊。
本發明拆除原止水效果較差、吸附雜物較多部位,拆除時向兩側各延長0.5m範圍,直至露出原止水較好的部位。
本發明確定滲漏點時,滲漏範圍擴大,須再向兩邊各擴大1m拆除,直至滲漏部位向兩端1m範圍內不存在滲漏。
本發明清理原結構縫表面包括壓板及兩側各50cm範圍內的雜物。
本發明使用布條、棉絮等材料進行堵漏,使縫內無滲漏通道,堵漏後稍有潮溼現象時,可塗刷潮溼基層界面處理劑,使結構縫表面徹底乾燥。
本發明灌漿材料採用LW柔性材料,灌漿時無壓力灌漿,用注漿泵將灌漿材料注入結構縫內,直至溢出結構縫,灌漿過程中發現滲漏現象,先將滲漏點堵住後,再繼續灌漿。
本發明橡膠棒直徑要大於結構縫縫寬,橡膠棒直徑3cm,縫寬1.8cm,單條結構縫修補部位嵌填用橡膠棒採用一整根。
本發明用柔性止水填料將原止水結構包括壓板填補找平,做出鼓包形狀。
本發明不鏽鋼壓條壓覆在止水蓋片的兩側,通過不鏽鋼螺栓固定在混凝土結構層面上,在不鏽鋼螺栓的螺栓孔及周邊嵌填適量水下密封劑,使不鏽鋼螺栓、混凝土結構層和止水蓋片成為一體。
本發明固定好止水蓋片後,在止水蓋片四周及不鏽鋼螺栓處,採用水下密封劑進行封邊,使防滲結構形成無任何滲漏路徑的整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採用表面封堵與兩端灌漿封閉相結合的方式,在滲漏部位兩端首先進行灌漿封閉,再進行表面封堵,形成密閉空間,有效的阻止新滲漏通道的形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橫斷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縱斷面示意圖。
1、混凝土結構層;2、灌漿層;3、橡膠棒;4、柔性止水填料層;
5、止水蓋片;6、結構縫;7、滲漏通道;8、不鏽鋼壓條;9、不鏽鋼螺栓;10、水下密封劑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的水下封堵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
(1)、拆除結構縫表面的止水結構,拆除後對滲漏情況進行檢測,找出滲漏點;
(2)、確定滲漏點周圍的結構縫,在對結構縫內的滲漏點進行堵漏後,對結構縫進行灌漿;
(3)、在灌漿層上嵌入橡膠棒,嵌填時從結構縫一側向另一側順序進行,邊嵌填邊將橡膠棒敲擊至縫內,保證橡膠棒緊嵌至縫內;
(4)、塗刷粘接劑後,嵌填柔性止水材料;
(5)、在止水材料表面塗刷水下粘接劑,邊塗邊粘貼蓋片,在止水蓋片拼接縫隙處塗刷水下密封劑,固定止水蓋片,封邊。
進一步地,拆除原止水效果較差、吸附雜物較多部位,拆除時向兩側各延長0.5m範圍,直至露出原止水較好的部位。
進一步地,確定滲漏點時,滲漏範圍擴大,須再向兩邊各擴大1m拆除,直至滲漏部位向兩端1m範圍內不存在滲漏,清理原結構縫表面包括壓板及兩側各50cm範圍內的雜物。
進一步地,使用布條、棉絮等材料進行堵漏,使縫內無滲漏通道,堵漏後稍有潮溼現象時,可塗刷潮溼基層界面處理劑,使結構縫表面徹底乾燥。
進一步地,灌漿材料採用LW柔性材料,灌漿時無壓力灌漿,用注漿泵將灌漿材料注入結構縫內,直至溢出結構縫,灌漿過程中發現滲漏現象,先將滲漏點堵住後,再繼續灌漿。
進一步地,橡膠棒直徑要大於結構縫縫寬,橡膠棒直徑3cm,縫寬1.8cm,單條結構縫修補部位嵌填用橡膠棒採用一整根。
進一步地,用柔性止水填料將原止水結構包括壓板填補找平,做出鼓包形狀。
進一步地,不鏽鋼壓條壓覆在止水蓋片的兩側,通過不鏽鋼螺栓固定在混凝土結構層面上,在不鏽鋼螺栓的螺栓孔及周邊嵌填適量水下密封劑,使不鏽鋼螺栓、混凝土結構層和止水蓋片成為一體。
進一步地,固定好止水蓋片後,在止水蓋片四周及不鏽鋼螺栓處,採用水下密封劑進行封邊,使防滲結構形成無任何滲漏路徑的整體。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採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