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用的快速冷卻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17:16:11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用的快速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環氧樹脂固化劑的製備過程是將多種原料的混合料加熱到一定溫度進行反應,因此在反應結束後製成的成品具有高於室溫的溫度,因為這個溫度不算太高的原因(一般為60-70攝氏度左右),因此現有技術中一般採用自然冷卻的方式。自然冷卻雖然不耗費能源,對設備也無其他要求,但是自然冷卻必定太慢,一定程度上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以上原因,為了適合市場的需求,本實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種環氧樹脂固化劑的分離提純設備,其用於對環氧樹脂固化劑成品進行冷卻,有助於提高環氧樹脂固化劑的生產效率。
本實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用的快速冷卻裝置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用的快速冷卻裝置,包括反應釜,所述反應釜的下部殼體上設有多個分隔的過水腔,所述過水腔一端設有第一進水口,過水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出水口;還包括垂直設於所述反應釜內腔中部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上設有螺旋葉片,所述螺旋葉片內部設有水流通道,所述旋轉軸的下端設有連接所述水流通道的第二進水口,所述旋轉軸的上端設有連接所述水流通道的第二出水口。
優選的,所述過水腔的底板上設有迂迴設置的隔板。
優選的,還包括雙向電機,所述雙向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旋轉軸。
優選的,所述反應釜內壁設有多個由上至下平行排列的環形凸圈,所述凸圈中空連通所述過水腔。
優選的,所述反應釜內壁設有多個呈發散狀布置的環形凸圈,所述凸圈中空連通所述過水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用的快速冷卻裝置,反應釜的下部殼體上多個分隔的過水腔,反應釜內腔中部設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上設有螺旋葉片,所述螺旋葉片內部設有水流通道,當過水腔及螺旋葉片內部水流通道都通入冷卻水時,可從內外同時對反應釜內的環氧樹脂固化劑進行冷卻,並且螺旋葉片還會在旋轉軸的帶動下旋轉,使反應釜內的環氧樹脂固化劑也產生流動,從而達到對環氧樹脂固化劑快速冷卻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將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用的快速冷卻裝置的結構圖;
圖2: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圖1的A-A向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隔板的設置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另一種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用的快速冷卻裝置的結構圖。
各部件名稱及其標號
反應釜1;過水腔11;旋轉軸2;螺旋葉片21;第二進水口22;第二出水口23;第一進水口31;第二出水口32;凸圈4;雙向電機5;隔板6。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2,一種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用的快速冷卻裝置,包括反應釜1,所述反應釜1的下部殼體上設有多個分隔的過水腔11,所述過水腔11一端設有第一進水口31,過水腔11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出水口32;還包括垂直設於所述反應釜1內腔中部的旋轉軸2,所述旋轉軸2上設有螺旋葉片21,所述螺旋葉片21內部設有水流通道(圖未示),所述旋轉軸2的下端設有連接所述水流通道(圖未示)的第二進水口22,所述旋轉軸2的上端設有連接所述水流通道(圖未示)的第二出水口23。
請參閱圖3,本實施例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為,所述過水腔11的底板上設有迂迴設置的隔板6。
本實施例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為,還包括雙向電機5,所述雙向電機5的輸出軸連接所述旋轉軸2。雙向電機5可使輸出軸正轉或反轉。
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為,所述反應釜1內壁設有多個由上至下平行排列的環形凸圈4,所述凸圈4中空連通所述過水腔11。
請參閱圖4,本實施例另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為,所述反應釜1內壁設有多個呈發散狀布置的環形凸圈4,所述凸圈4中空連通所述過水腔11。
本實用新型的生產環氧樹脂固化劑用的快速冷卻裝置,反應釜1的下部殼體上多個分隔的過水腔11,反應釜1內腔中部設有旋轉軸2,所述旋轉軸2上設有螺旋葉片21,所述螺旋葉片21內部設有水流通道,當過水腔11及螺旋葉片21內部水流通道都通入冷卻水時,可從內外同時對反應釜1內的環氧樹脂固化劑進行冷卻,並且螺旋葉片21還會在旋轉軸2的帶動下旋轉,使反應釜1內的環氧樹脂固化劑也產生流動,從而達到對環氧樹脂固化劑快速冷卻的目的。
只要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的思想,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實施例進行任意組合,均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對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的變型及不同實施例進行的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的思想的任意組合,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