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殺菌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12:47:56
本發明屬於農藥領域,具體提供一種含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殺菌組合物。
背景技術:
:肟醚菌胺(orysastrobin)是一種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目前主要用於水稻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紋枯病。該藥效通過抑制病原菌細胞微粒體中呼吸途徑之一的電子傳遞系統內的細胞色素bc1的作用而致效。其對病原菌生活環上的孢子發芽、附著器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它對侵入到水稻體內稻瘟病菌菌絲有效,對菌絲生長有很強的阻礙作物;而對於水稻紋枯病,其通過阻礙侵入水稻體內菌絲的生長,控制發菌莖株的增加。葉菌唑(metconazole)是一種高效、廣譜、內吸性的三唑類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剷除作用,因而被廣泛用於子囊菌、擔子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種農作物病害防治。實踐證明化學農藥單劑的長期使用極易出現抗性問題,導致用量不斷加大,風險增加,不利於環境生態安全。尋求科學、合理的農藥復配,是解決這一問題較好的辦法。目前,現有技術中並沒有肟醚菌胺和葉菌唑復配的相關報導。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協同增效作用的殺菌組合物,可用於多種作物病害的防治。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含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為肟醚菌胺和葉菌唑復配而成,所述的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質量比是1-40:40-1。作為優選,所述的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重量比是1-15:15-1。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包含含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殺菌組合物的農藥製劑,所述的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質量總和佔農藥製劑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85%,餘量為農藥上可接受的輔助成分。作為優選,所述的農藥製劑中,所述的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質量總和佔農藥製劑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60%,餘量為農藥上可接受的輔助成分。作為優選,所述的農藥製劑的劑型為可溼性粉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微乳劑、水乳劑或乳油。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含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殺菌組合物在防治作物病害中的應用,所述的作物病害為紋枯病、稻瘟病。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含肟醚菌胺和葉菌唑的殺菌組合物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延緩要害抗藥性的產生,並降低了成產成本和使用成本。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實施例1:40%肟醚菌胺·葉菌唑可溼性粉劑將肟醚菌胺15g、葉菌唑25g、淨洗劑ls3g、擴散劑nno2g、白炭黑7g,高嶺土加至100g混合物進行氣流粉碎,製得有效成分質量百分比為40%肟醚菌胺·葉菌唑可溼性粉劑。實施例2:20%肟醚菌胺·葉菌唑懸浮劑稱取10g肟醚菌胺、10g葉菌唑,木質素4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及其硫酸鹽6g,黃原膠3g,乙二醇5g,矽氧烷0.10g,矽酸鎂鋁0.5g,用水補足至100g,在砂磨機的作用下製成有效成分質量百分比為20%肟醚菌胺·葉菌唑懸浮劑。實施例3:50%肟醚菌胺·葉菌唑水分散顆粒劑稱取35g肟醚菌胺、15g葉菌唑,十二烷基硫酸鈉12g、硫酸銨5g,聚乙烯醇5g,硼砂2g,硅藻土補足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水分散顆粒劑方法製成有效成分質量百分比為50%肟醚菌胺·葉菌唑水分散顆粒劑。實施例4:35%肟醚菌胺·葉菌唑乳油稱取30g肟醚菌胺、5g葉菌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8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6g、150#溶劑油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製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製成有效成分質量百分比為35%肟醚菌胺·葉菌唑乳油。實施例5:40%肟醚菌胺·葉菌唑微乳劑稱取10g肟醚菌胺、30g葉菌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農乳33#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異丙醇10g,加水至100g。將以上原料按常規配製微乳劑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製成有效成分質量百分比為40%肟醚菌胺·葉菌唑微乳劑。生物測定實施例1:肟醚菌胺和葉菌唑復配對水稻稻瘟病的室內毒力測定試驗對象:採自田間的水稻稻瘟病菌。試驗方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1154.7-2006》,盆栽法。選取生長勢一致的三葉期水稻苗,每盆2株苗,每個處理選用5盆供試稻苗。將稻瘟病菌在番茄燕麥瓊脂培養基上培養,產孢後用無菌水洗下孢子,製成1×105個孢子/ml的懸浮液,均勻的噴霧接種於供試稻苗上,接種後套上黑色塑膠袋保溼培養24h。接種24h後,進行藥劑處理,每個藥劑設置5個濃度梯度,用potter噴霧塔在50psi壓力下噴霧,每盆大約5ml。噴藥後,將稻苗置於25℃左右、相對溼度≥90%的條件下培養,7d後按照稻瘟病的發病分級標準調查整株葉片的病情指數,並計算防治效果。將防治效果換算成機率值(y),藥液濃度(μg/ml)轉換成對數值(x),以最小二乘法計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濃度ec50,依孫雲沛法計算藥劑的毒力指數及共毒係數(ctc)。當ctc<80,則組合物表現為拮抗作用,當80<ctc<120,則組合物表現為相加作用,當ctc≥120,則組合物表現為增效作用。毒力測定結果見表1。表1肟醚菌胺和葉菌唑復配對水稻稻瘟病的室內毒力測定處理質量配比ec50(mg/l)共毒係數肟醚菌胺——0.83——葉菌唑——6.28——肟醚菌胺:葉菌唑1:405.32101.8肟醚菌胺:葉菌唑1:254.07123.2肟醚菌胺:葉菌唑1:152.93152.0肟醚菌胺:葉菌唑1:51.82164.8肟醚菌胺:葉菌唑1:11.01145.2肟醚菌胺:葉菌唑5:10.70138.6肟醚菌胺:葉菌唑15:10.65135.0肟醚菌胺:葉菌唑25:10.74116.0肟醚菌胺:葉菌唑40:10.81104.7如表1所示,肟醚菌胺和葉菌唑復配對水稻稻瘟病具有增效和相加作用作用,沒有出現拮抗作用;配比在15:1-1:15之間時,共毒係數都在130.0以上。生物測定實施例2:肟醚菌胺和葉菌唑復配對水稻稻瘟病的田間防效試驗安排在稻瘟病常年發病較重的地塊,稻苗處於分櫱期。試驗處理及用量見表2。每個處理4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15平方米。在田間剛出現零星病斑時,立即進行第一次噴霧,7天後進行第二次施藥。於藥前和第二次藥後10天調查統計發病情況,每個小區5點取樣,每點調查5叢水稻。調查整株水稻上每個葉片的病斑面積佔葉片面積的百分率並分級。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具體測定結果見表2表2肟醚菌胺和葉菌唑復配對水稻稻瘟病田間防效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肟醚菌胺和葉菌唑復配對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好於單劑,具有顯著增效作用。同時,藥效提高後,有效成分的用量減少,降低了成本,也減輕了對環境的汙染。以上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了詳細的說明,這些具體的描述不能認為本發明僅僅限於這些實施例的內容。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構思、這些描述並結合本領域公知常識做出的任何改進、等同替代方案,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