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24 22:18:36 2
一種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涉及編織設備領域,包括支架(1)、穿線盤(3)和滾動引輪,所述穿線盤(3)連接設置於支架(1)的前側,所述滾動引輪包括上置引輪(2)、下置引輪(4)、前置引輪(6)和後置引輪(5),所述上置引輪(2)、下置引輪(4)分別設置於支架(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前置引輪(6)、後置引輪(5)分別設置於支架(1)的前側和後側,所述穿線盤(3)設置於上述滾動引輪的前部,所述穿線盤(3)和滾動引輪均可在支架(1)上轉動。本實用新型設計了穿線盤和四個滾動引輪,結構簡單,保證紗線排列均勻,張力一致,減少生產環節,降低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編織設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織帶機工作過程中,紗線要均勻送入,張力要均勻。目前,織帶機生產過程中紗線的均勻排列與張力均勻要通過經紗機先預織紗線才能供織帶機使用,在經紗機預織紗線過程中要先把紗線通過經紗機織在盤頭上,然後將盤頭上的紗線供織帶機使用,使得織帶的生產過程繁瑣,生產效率偏低。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結構簡單,保證紗線排列均勻,張力一致,減少生產環節,降低生產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包括支架、穿線盤和滾動引輪,所述穿線盤連接設置於支架的前側,所述滾動引輪包括上置引輪、下置引輪、前置引輪和後置引輪,所述上置引輪、下置引輪分別設置於支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前置引輪、後置引輪分別設置於支架的前側和後側,所述穿線盤設置於上述滾動引輪的前部,所述穿線盤和滾動引輪均可在支架上轉動。
[0006]所述支架的四角設置有穿線孔。
[0007]所述穿線盤和滾動引輪通過鉸鏈與支架連接。
[0008]本實用新型設計了穿線盤和四個滾動引輪,紗線或者捻線經過上述裝置後排列均勻,張力一致,從而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紗線必須經紗機上的預織環節,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圖1的側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12]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該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包括支架1、穿線盤3和滾動引輪,所述穿線盤3連接設置於支架I的前側,所述滾動引輪包括上置引輪2、下置引輪4、前置引輪6和後置引輪5,所述上置引輪2、下置引輪4分別設置於支架I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前置引輪6、後置引輪5分別設置於支架I的前側和後側,所述穿線盤3設置於上述滾動引輪的前部,所述穿線盤3和滾動引輪通過鉸鏈與支架I連接,以實現其均可在支架I上轉動的目的。[0013]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紗線或者捻線通過穿線盤3後分別通過前置引輪6、下置引輪4、上置引輪2和後置引輪5,保證紗線或者捻線的均勻排列和張力一致。所述支架I的四角設置有穿線孔7,可以通過繩子穿過穿線孔7繞過前置引輪6、下置引輪4、上置引輪2和後置引輪5給紗線施加一定的張力,最後紗線或者捻線送入織帶機。
[0014]當然,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架(I)、穿線盤(3)和滾動引輪,所述穿線盤(3)連接設置於支架(I)的前側,所述滾動引輪包括上置引輪(2)、下置引輪(4)、前置引輪(6)和後置引輪(5),所述上置引輪(2)、下置引輪(4)分別設置於支架(I)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前置引輪(6)、後置引輪(5)分別設置於支架(I)的前側和後側,所述穿線盤(3)設置於上述滾動引輪的前部,所述穿線盤(3)和滾動引輪均可在支架(I)上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I)的四角設置有穿線孔(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織帶機張力調節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穿線盤(3)和滾動引輪通過鉸鏈與支架(I)連接。
【文檔編號】D03D49/04GK203451752SQ201320379485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8日
【發明者】尹延徵, 馬彬彬, 劉俊謙 申請人:山東魯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