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於移動的可調式光伏電站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15:31:41 1

本發明涉及光伏發電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便於移動的可調式光伏電站。
背景技術: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主要部件由電子元器件構成。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目前的光伏電站普遍均為大型光伏電站,大型光伏電站的太陽能電池板均為固定結構。而小型光伏電站由於應用環境複雜,如將太陽能電池板固定,角度不可以調整,則會影響太陽能板吸收太陽能的效率,則影響發電的效率,並且由於太陽能電板的工作環境較為惡劣,在太陽能電池板受到較大的風力和震動時會出現太陽能電池板的鬆動,以致影響太陽能電池板對太陽能的吸收,降低了光伏發電的效率,同時由於固定強度不夠,導致太陽能電池板在長時間使用或者出現較惡劣的環境時出現太陽能電池板的鬆脫,以致對太陽能電池板造成損壞,提高維修成本,降低了太陽能發電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便於移動的可調式光伏電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便於移動的可調式光伏電站,包括光伏電站箱體、螺紋杆和頂緊板,所述光伏電站箱體底部固定有支撐腿,右側支撐腿上部安裝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驅動連接雙向絲杆,雙向絲杆與支撐腿轉動連接,雙向絲杆軸向中心兩側的外螺紋段外部套設有與之螺旋配合的絲杆套筒,絲杆套筒底部鉸接有第一連杆,支撐腿內側位於雙向絲杆下方鉸接有第二連杆,第二連杆和第一連杆另一端均與滾輪鉸接,所述光伏電站箱體頂部中間固定有支撐杆,支撐杆頂端與安裝板底部中間鉸接,支撐杆左側設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驅動連接螺紋杆,螺紋杆外部套設有與之螺旋配合的內螺紋套筒,內螺紋套筒頂部固定有滑塊,安裝板上部設有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兩側設有頂緊板,頂緊板底端與安裝板鉸接,頂緊板上部通過螺栓連接有限位杆,頂緊板另一側固連有彈簧,彈簧另一端與側板固連。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光伏電站箱體側面設有多個百葉窗。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電機安裝部光伏電站箱體頂部。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塊與安裝板底部開設的滑槽滑動配合。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頂緊板上靠近太陽能電池板的一側固定有橡膠墊。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側板固定於安裝板上部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設有第一電機、雙向絲杆、絲杆套筒、第一連杆和第二連杆,通過以上部件配合,使滾輪與地面接觸或分離,從而對整個光伏電站進行支撐或將光伏電站放置於地面上,方便光伏電站的移動,設有百葉窗,能夠用來通風和遮擋雨水風沙,設有第二電機、螺紋杆、內螺紋套筒、滑塊和滑槽,通過以上部件配合能夠對太陽能電池板的角度進行調整,提高吸收太陽能的效率,從而提高發電效率,設有頂緊板、彈簧和限位杆,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使頂緊板始終與太陽能電池板緊密接觸,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橫向限位,限位杆能夠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限定,避免太陽能電池板縱向竄動,提高光伏電板的抗破壞能力,能夠防止鬆脫,減少光伏電板的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便於移動的可調式光伏電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a處放大圖。
圖中:1-光伏電站箱體、2-百葉窗、3-支撐杆、4-安裝板、5-側板、6-彈簧、7-頂緊板、8-螺栓、9-橡膠墊、10-限位杆、11-滑塊、12-內螺紋套筒、13-滑槽、14-螺紋杆、15-第二電機、16-支撐腿、17-第一連杆、18-絲杆套筒、19-雙向絲杆、20-第二連杆、21-第一電機、22-外螺紋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便於移動的可調式光伏電站,包括光伏電站箱體1、螺紋杆14和頂緊板7,所述光伏電站箱體1側面設有多個百葉窗2,百葉窗2是用來通風和遮擋雨水風沙,光伏電站箱體1底部固定有支撐腿16,右側支撐腿16上部安裝有第一電機21,第一電機21驅動連接雙向絲杆19,雙向絲杆19與支撐腿16轉動連接,雙向絲杆19軸向中心兩側的外螺紋段22外部套設有與之螺旋配合的絲杆套筒18,絲杆套筒18底部鉸接有第一連杆17,支撐腿16內側位於雙向絲杆29下方鉸接有第二連杆20,第二連杆20和第一連杆17另一端均與滾輪鉸接,啟動第一電機21,第一電機21帶動雙向絲杆19轉動,雙向絲杆19帶動絲杆套筒18運動,絲杆套筒18帶動第一連杆17運動,第一連杆17與第二連杆20相配合,使滾輪與地面接觸或分離,從而對整個光伏電站進行支撐或將光伏電站放置於地面上,方便光伏電站的移動,所述光伏電站箱體1頂部中間固定有支撐杆3,支撐杆3頂端與安裝板4底部中間鉸接,支撐杆3左側設有第二電機15,第二電機15安裝部光伏電站箱體1頂部,第二電機15驅動連接螺紋杆14,螺紋杆14外部套設有與之螺旋配合的內螺紋套筒12,內螺紋套筒12頂部固定有滑塊11,滑塊11與安裝板4底部開設的滑槽13滑動配合,安裝板4上部設有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兩側設有頂緊板7,頂緊板7上靠近太陽能電池板的一側固定有橡膠墊9,能夠防止頂緊板7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頂緊固定時對太陽能電池板的表面造成破壞,同時通過較大摩擦力的橡膠墊9能夠增加頂緊板3與太陽能電池板之間的摩擦力,防止鬆脫,既能提高固定強度,又能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保護,頂緊板7底端與安裝板4鉸接,頂緊板7上部通過螺栓8連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能夠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限定,避免太陽能電池板縱向竄動,頂緊板7另一側固連有彈簧6,彈簧6另一端與側板5固連,側板5固定於安裝板4上部兩側。在彈簧6的彈力作用下,使頂緊板7始終與太陽能電池板緊密接觸,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橫向限位。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發明在使用時,首先將光伏電站移動至合適位置,具體為:啟動第一電機21,第一電機21帶動雙向絲杆19轉動,雙向絲杆19帶動絲杆套筒18運動,絲杆套筒18帶動第一連杆17運動,第一連杆17與第二連杆20相配合,使滾輪與地面接觸或分離,從而對整個光伏電站進行支撐或將光伏電站放置於地面上,方便光伏電站的移動,設有百葉窗2,能夠用來通風和遮擋雨水風沙,當需要對太陽能電池板的角度進行調整,以便更好地吸收太陽能,控制第二電機15工作,第二電機15帶動螺紋杆14轉動,螺紋杆14帶動內螺紋套筒12向上或向下運動,通過滑塊11與滑槽13的配合,使安裝板4繞著支撐杆3頂部轉動,從而調節太陽能電池板的角度,提高吸收太陽能的效率,從而提高發電效率,設有頂緊板7、彈簧6和限位杆10,在彈簧6的彈力作用下,使頂緊板7始終與太陽能電池板緊密接觸,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橫向限位,限位杆10能夠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限定,避免太陽能電池板縱向竄動,提高光伏電板的抗破壞能力,能夠防止鬆脫,減少光伏電板的損壞。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