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芒種的100種習俗(芒種節氣農事忙)
2023-08-04 22:13:28 2
節氣芒種的100種習俗?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芒種芒種,連收帶種」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特別繁忙:黃河中下遊地區從南到北逐漸拉開了麥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時候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節氣芒種的100種習俗?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節氣芒種的100種習俗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芒種芒種,連收帶種」。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時的農事活動特別繁忙:黃河中下遊地區從南到北逐漸拉開了麥收的帷幕,正是忙「三夏」的時候。
芒種的娛樂性民俗不算多,但也有「送花神」、「嫁樹」等有趣的習俗。為了適應愈加炎熱的天氣,人們也會及時調整生活習慣,飲食則會逐漸偏向清淡。
「芒種忙,忙著種」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起源很早,春秋時代首先確立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後不斷完善。有專家表示,漢代《太初曆》中,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
「芒種」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也是夏季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正式開始。此時,北鬥星鬥柄指向巳位,太陽到達黃經75°。
芒種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這樣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很適宜播種和移栽。農業生產上,人們往往會抓緊時間,搶種作物,及時移栽水稻。
《農曆書》中提到:「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意思是說,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芒種忙,忙著種。」因此,民間又把這個節氣稱為「忙種」,表示農事活動繁忙。
諺語稱「麥黃農忙,秀女出房」,此時連女子都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在河北某些地方,芒種這天則有「嫁樹」的習俗: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飲食偏清淡 流行吃青梅或青杏
芒種來臨,天氣愈發炎熱。在古人的觀念中,認為「陽極陰生」,這個時候要及時調整勞作、生活習慣,趨利避害。在飲食方面,人們往往會吃得偏清淡一些。
這時候,吃青梅或者青杏是個不錯的選擇。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消除疲勞、美容、調節酸鹼平衡的功效。
只不過,青梅需要煮熟加工後才更適合食用。煮梅的方法有很多,比較簡單的是用糖和梅子一起煮,十分爽口。
一些花也可以做成食物,如槐花等等。人們意識到夏季新陳代謝旺盛,會有意識地吃一些應季的新鮮水果等食材,芒種到來有提醒人們注意清補的意思。
習俗:為花神餞行 「嫁樹」寓意多結果實
芒種期間,人們都在忙著搶收莊稼。民俗專家王娟表示,此時與節氣相關的娛樂活動比較少。但民間還是形成了一些比較有趣的習俗。
「送花神」即是其中之一。《紅樓夢》提到過:「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這日,都要擺設各種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錢行。」
舊日閨閣中,為花神餞行的風俗十分流行,有的是把絲綢帶系在花枝上,有的是把掉落的花瓣粘在樹上,表示對「花神」的感激之情,期盼再次相會。
據說,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芒種時節,江南進入梅雨季節,江南人在梅雨時備辦水缸、甕罐,收蓄雨水,稱為「梅水」。據說這種水味道甘甜可口,愛好飲茶者十分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