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梁門式起重機翻轉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23:31:21 3
專利名稱:一種雙梁門式起重機翻轉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雙梁門式起重機,特別涉及一種雙梁門式起重機翻轉結構。
背景技術:
門式起重機是橋式起重機的ー種變形,其金屬結構為門形框架,承載主梁下安裝兩條支腳,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軌道上行走,主梁兩端可以具有外伸懸臂梁。門式起重機具有場地利用率高、作業範圍大、適應面廣、通用性強等特點,在港口貨場得到廣泛使用。門式起重機按主梁形式分為單主梁門式起重機和雙主梁門式起重機,目前大多數雙主梁門式起重機採用上、下行走小車結構,上行走小車上設置兩個吊裝總成。下行走小車上設置ー個吊裝總成。該種結構能夠吊裝大型的船體分段,但在需要對船體分段進行翻轉 時較為不便,使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吊裝和翻轉的雙梁門式起重機翻轉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梁門式起重機翻轉結構,包括主梁以及支承主梁的兩條支腿,支腿底部安裝有落在軌道上的行走機構,所述主梁為雙主梁結構,所述雙主梁上設置有互不幹渉的上行走小車和下行走小車;其創新點在於所述上行走小車設置有雙主起升機構,所述下行走小車上同時設置有主起升機構和副起升機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在造船業吊裝大型船體分段吋,能夠利用上、下行走小車的主起升機構來實現,同時,可通過副起升機構輔助實現船體分段的翻轉。另外,若起吊的物品質量較小,也可以直接採用副起升機構進行吊裝,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圖I為本實用新型雙梁門式起重機翻轉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包括主梁I、支腿2、行走機構3、上行走小車4、下行走小車5、主起升機構6、主起升機構7、主起升機構8和副起升機構9。上述主梁I的兩端設置支承主梁I的支腿2,其中一端的支腿2剛性腿,另一端為柔性腿。支腿2底部安裝有落在軌道上的行走機構3。主梁I為雙主梁結構,在兩主梁的內側和外側分別安裝內導軌和外導軌,內導軌設置有下行走小車5,外導軌上設置上行走小車4。上行走小車4上安裝有雙主起升機構6、7,主起升機構6、7設置在上行走小車4的兩側,下行走小車5上同時設置有主起升機構8和副起升機構9。本實施例中,主起升機構6、7的起重量均為170噸,主起升機構8的起重量為250噸,副起升機構9 的起重量為20噸。
權利要求1.一種雙梁門式起重機翻轉結構,包括主梁以及支承主梁的兩條支腿,支腿底部安裝有落在軌道上的行走機構,所述主梁為雙主梁結構,所述雙主梁上設置有互不幹涉的上行走小車和下行走小車;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行走小車設置有雙主起升機構,所述下行走小車上同時設 置有主起升機構和副起升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梁門式起重機翻轉結構,包括主梁以及支承主梁的兩條支腿,支腿底部安裝有落在軌道上的行走機構,所述主梁為雙主梁結構,所述雙主梁上設置有互不幹涉的上行走小車和下行走小車;其創新點在於所述上行走小車設置有雙主起升機構,所述下行走小車上同時設置有主起升機構和副起升機構。在造船業吊裝大型船體分段時,能夠利用上、下行走小車的主起升機構來實現,同時,可通過副起升機構輔助實現船體分段的翻轉。另外,若起吊的物品質量較小,也可以直接採用副起升機構進行吊裝,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文檔編號B66C19/00GK202643142SQ20122015569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明者張盛華, 朱春華 申請人:領新(南通)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