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水器分水片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01:43:16 4
專利名稱:柔水器分水片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出水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龍頭出水的柔水器分水片結構。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為令出水裝置如水龍頭,流出的水流與身體接觸時更加柔合舒適,在其出水口處都會設有一柔水器,一是令水流呈氣泡水流出,二是令水中具混合空氣,以實現節水的功能。而現有的柔水器為令水流分解得更加細小,其結構都較為複雜,如專利號為 200320117436.6的《水龍頭出水裝置的結構改良》,為本案申請人的一在先技術,其中濾水器由相互套合的濾水籃、單層濾水網、雙層濾水網及不鏽鋼網等結合其它部件組成一形成氣泡水的柔水器結構,可見其部件較為繁瑣;並且其柔水主要是依靠多層濾水網將水花細化而實現,出水中的混氣量不足是其柔水效果無法達到最佳的原因。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有效增加水流與空氣混合的面積,提高柔水效果的柔水器分水片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柔水器分水片結構,其設於柔水器的濾水籃與過濾網之間;其中該分水片上分布有若干個散水孔,各散水孔為非圓形的孔洞。所述各散水孔為多邊形構成的孔洞。所述各散水孔出水面積為3mm2-10mm2。所述分水片上分布的散水孔的總過水麵積佔分水片面積的12%_40%。所述各散水孔上部形成有增加導水的斜導面。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柔水器中利用分水片的散水孔呈非圓形的孔洞設計,可以使水流在經分水片流入濾水籃的混合腔室時,水流分散的同時實現最大化的水流達到最大面積和空氣混合,從而增加了出水中的空氣混合量,使得流出接觸到的水花更加柔軟舒適,同時使整個柔水器結構簡單、並減小流量而利於節水。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後視立體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於柔水器的立體分解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於柔水器的組合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並配合圖4、5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柔水器分水片結構,其設於柔水器的濾水籃2與過濾網4之間。該分水片3為與柔水器濾水籃2上部配合的碟片,其上分布有若干個散水孔31,關鍵在於各散水孔31為非圓形的孔洞,如多邊形構成的孔洞,亦可為花瓣形的孔洞,即四瓣的梅花孔、六瓣的雪花孔等等;並且各散水孔31的出水面積為3mm2-10mm2 ;同時在一個分水片3上分布的散水孔31總過水麵積佔分水片3面積的12%-40%。如圖4、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分水片實施於柔水器時,該柔水器包括一外殼1、一濾水籃2、一分水片3及一過濾網4。外殼1為一套筒,其上部外緣形成配合部11以與龍頭埠配合,此處的配合部11 為一外螺紋部,亦可為卡扣部或其它連接結構;在外殼1內部靠近頂端處設有臺階12,濾水籃2的凸沿21是頂靠在此臺階12上。濾水籃2為一套座,其上端外壁上形成凸沿21 ;在套座外周壁上呈間隔的設有縱向凸筋22,各凸筋22圍成的圓外徑小於外殼1的內徑;在各凸筋22之間上部開設有通孔 23,同時各凸筋22之間形成過氣間隙;套座的下端面為分布有網孔M的網面25 ;另在濾水籃2上部內壁處形成擋臺沈與限位分水片3。此處的分水片3為一圓盤,其上表面近外緣處設有一環形凸垣32,此環形凸垣32 將該分水片3分為中部出水區33與外部的外沿配合區34 ;出水區33上分布有散水孔31, 各散水孔31的上部形成有增加導水的斜導面311 ;另環形凸垣32的上端外緣形成卡緣321 與便與過濾網4卡扣配合。過濾網4的中部凸起形成錐面41,周緣形成盤沿42,盤沿42的下表面向下形成有與上述卡緣321卡扣的扣緣421,在錐面51上分布有複數個進水孔43。組裝時,是將過濾網4、分水片3及濾水籃2依次卡扣配合在一起,再套置於外殼1 中,從而形成柔水器。使用時,將組合好的柔水器組裝於出水裝置的出水處。打開水路開關,水流經過濾網4的各進水孔43而分流至分水片3與過濾網4的錐面41之間形成的腔室中,此錐面41 的形成是便於其下部與分水片3之間形成較大過水緩衝空間,此時水流再經過分水片3的各散水孔31進行分散後流入濾水籃2與分水片3之間形成混合腔室C中,根據文丘氏管原理,在高速的水流進入混合腔室C中時,混合腔室C中會形成負壓,則氣體會沿著外殼1與濾水籃2之間的過氣間隙經通孔23進入混合腔室C中與水花混合形成含氧水;由於分水片 3的散水孔31可以使水流分散的同時實現最大化的水流達到最大面積和空氣混合,從而增加了出水中的空氣混合量,使得流出接觸到的水花更加柔軟舒適,同時使整個柔水器結構簡單、並減小流量而利於節水。
權利要求1.一種柔水器分水片結構,其設於柔水器的濾水籃與過濾網之間;其特徵在於該分水片上分布有若干個散水孔,各散水孔為非圓形的孔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柔水器分水片結構,其特徵在於各散水孔為多邊形構成的孔洞。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水器分水片結構,其特徵在於各散水孔出水面積為 3mm2-IOmm2 ο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水器分水片結構,其特徵在於分水片上分布的散水孔的總過水麵積佔分水片面積的12%-40%。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水器分水片結構,其特徵在於各散水孔上部形成有增加導水的斜導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柔水器分水片結構,其設於柔水器的濾水籃與過濾網之間;其中該分水片上分布有若干個散水孔,各散水孔為非圓形的孔洞。利用分水片的散水孔呈非圓形的孔洞設計,可以使水流在經分水片流入濾水籃的混合腔室時,水流分散的同時實現最大化的水流達到最大面積和空氣混合,從而增加了出水中的空氣混合量,使得流出接觸到的水花更加柔軟舒適,同時使整個柔水器結構簡單、並減小流量而利於節水。
文檔編號B05B7/04GK202010588SQ20112004156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8日
發明者彭柯生, 徐增福 申請人:廈門建霖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