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15:51:36 4
專利名稱: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軟化水水處理裝置,尤其涉及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鈉離子交換器,主要是採用松床、進鹽、小清洗、大清洗和產水工序組成的交換器,這種交換器的中心執行機構採用旋轉閥,因鹽液中含有大量的泥沙類雜質,旋轉閥運行中閥殼與閥芯之間會很快形成磨損,而且由於鹽液的腐蝕作用,也會使磨損加快。中國專利98241442.0公開了一種全自動軟水器,但這種軟水器也存在閥殼和閥芯磨損嚴重和故障率高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以淨水推動鹽液的形式,使鹽液直接進入管道,進入交換柱,鹽中所含雜質不需再經旋轉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旋轉閥的磨損以及由於旋轉閥的磨損而產生的故障,降低設備的維修頻率,節約設備的運行費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涉及有交換柱、行程開關、自控箱、旋轉閥、流量計、止回閥、底座支架、排汙口和鹽罐組成。所說的底座支架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的支撐件,其他各部件都是安裝在底座支架上。在底座支架的後側,對稱設置有兩個交替工作的交換柱;在底座支架的前側,兩邊設置有鹽罐。為了美觀對稱,所設置的兩個鹽罐的外觀基本相同。所說的行程開關和自控箱,採用現有技術的連接形式。清水進水管直接接通旋轉閥和流量計,由旋轉閥對軟水進行分配,並由流量計對軟水進行計量。軟水直接進入鹽罐進行溶鹽,經過過濾沉澱淨化,根據分配程序,把飽和鹽液通過止回閥進入管道,與清水混合稀釋,然後進入交換柱進行交換。交換完成後,廢液從排汙口排出。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以旋轉閥分配軟水,先經過計量,進入鹽罐製取飽和鹽液。這種計量更精確,無汙染,無腐蝕。飽和鹽液經過稀釋混合後直接進入交換柱,避免了以前的鹽液進入旋轉閥後,容易對旋轉閥造成磨損和腐蝕的問題。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1-交換柱 2-行程開關 3-自控箱 4-旋轉閥 5-流量計 6-止回閥7-底座支架 8-排汙口 9-鹽罐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涉及有交換柱1、行程開關2、自控箱3、旋轉閥4、流量計5、止回閥6、底座支架7、排汙口8和鹽罐9組成。所說的底座支架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的支撐件,其他各部件都是安裝在底座支架7上。在底座支架7的後側,對稱設置有兩個交替工作的交換柱1;在底座支架7的前側,兩邊設置有鹽罐9。為了美觀對稱,所設置的兩個鹽罐9的外觀基本相同。所說的行程開關2和自控箱3,採用現有技術的連接形式。清水進水管直接接通旋轉閥4和流量計5,由旋轉閥4對軟水進行分配,並由流量計5對軟水進行計量。軟水直接進入鹽罐9進行溶鹽,經過過濾沉澱淨化,根據分配程序,把飽和鹽液通過止回閥6進入管道,與清水混合稀釋,然後進入交換柱1進行交換。交換完成後,廢液從排汙口8排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以旋轉閥4分配軟水,先經過計量,進入鹽罐9製取飽和鹽液。這種計量更精確,無汙染,無腐蝕。飽和鹽液經過稀釋混合後直接進入交換柱1,避免了以前的鹽液進入旋轉閥後,容易對旋轉閥造成磨損和腐蝕的問題。
權利要求1.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涉及有行程開關(2)、自控箱(3)、旋轉閥(4)、流量計(5)、止回閥(6)、底座支架(7)、排汙口(8)和鹽罐(9)組成,所說的底座支架(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的支撐件,其他各部件都是安裝在底座支架上,其特徵在於在底座支架(7)的後側,對稱設置有兩個交替工作的交換柱(1),在底座支架(7)的前側,兩邊設置有鹽罐(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其特徵在於清水進水管直接接通旋轉閥(4)和流量計(5)。
專利摘要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涉及有交換柱、行程開關、自控箱、旋轉閥、流量計、止回閥、底座支架、排汙口和鹽罐組成。所說的底座支架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鈉離子交換器的閥外進鹽再生系統的支撐件,其他各部件都是安裝在底座支架上。在底座支架的後側,對稱設置有兩個交替工作的交換柱;在底座支架的前側,兩邊設置有鹽罐。行程開關和自控箱,採用現有技術的連接形式。清水進水管直接接通旋轉閥和流量計,由旋轉閥對軟水進行分配,並由流量計對軟水進行計量。軟水直接進入鹽罐進行溶鹽,經過過濾沉澱淨化,根據分配程序,把飽和鹽液通過止回閥進入管道,與清水混合稀釋,然後進入交換柱進行交換,較好地降低了汙染和腐蝕的問題。
文檔編號C02F1/42GK2635654SQ03269420
公開日2004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11日
發明者李秀昆, 於強, 張新泉 申請人:濟寧齊魯工礦設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