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20:35:46 1
專利名稱:一種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節能環保的地源熱泵中央空調系統工程的施工領域,應用於在結構工程樁內埋設PE塑料管作為「能量樁」的工程中,能避免PE管穿越結構防水層,減少建築物漏水的可能性,並加快工程的施工進度。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對節能環保的重視,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由於在結構工程樁內埋設PE管作為「能量樁」能提高換熱效率,並能大幅降低工程造價,在工程中的應用呈逐年增多的趨勢。埋設於工程樁內的垂直PE管最終要通過與水平安裝的PE集管連接引至室內或地面,而工程樁均位於帶有防水要求的結構底板下面,因此存在垂直PE管如何通過結構底板與水平PE集管互相連接的問題;目前的施工工藝均通過在結構底板上設「防水套管」來達到上述目的,這種施工工藝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I、PE管要三次穿過防水層,其中兩次穿過設於結構底板下的專用防水層,一次穿過兼有防水功能的結構底板。2、由於工程樁內埋管數量很多,在兼有防水功能的結構底板上設數量眾多的防水套管存在一定的滲水或漏水風險,存在質量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系統,該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系統可以避免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多次穿越防水層,實現不滲與不漏目的。—種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系統,包括垂直管和水平集管,水平集管埋設於結構底板內並經結構承臺穿入工程樁,垂直管從結構底板穿入與水平集管連接。所述結構底板設有降板區,垂直管穿入降板區並在降板區內與水平集管連接。所述水平集管與垂直管的連接處設有鋼套管。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可以實現水平集管和垂直管與結構的一體化施工,從而避免了內埋管兩次穿越結構底板下的防水層。且具有不滲不漏的效果。將水平集管安裝至所需位置後,通過在相應位置對結構底板集中實施極小範圍內的「局部降板」,讓水平集管直接從降板區的側面接至室內地面,從而避免了在結構層上設
防水套管。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本實用新型包括垂直管6和水平集管4,水平集管4埋設於結構底板3內並經結構承臺2穿入工程樁1,垂直管6從結構底板3的降板區8穿入並在降板區8內與水平集管4連接。所述水平集管4與垂直管6的連接處設有鋼套管5。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由以下四步構成I、按傳統施工工藝在工程樁內埋設垂直管6。2、評估在結構底板3內安裝水平集管4的可行性,必要時應適當增加結構底板3的厚度。3、在結構承臺2內將水平集管4與垂直管6連接。4、在結構底板3內安裝水平集管4至降板區8內。5、在降板區8內將水平集管4與室內管網連接並對降板區8進行回填成建築墊層 7。 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水平集管4和垂直管6與結構的一體化施工,從而避免了內埋管兩次穿越結構底板3下的防水層9。
權利要求1.一種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系統,包括垂直管和水平集管,其特徵在於水平集管埋設於結構底板內並經結構承臺穿入工程樁,垂直管從結構底板穿入與水平集管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系統,其特徵在於結構底板設有降板區,垂直管穿入降板區並在降板區內與水平集管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系統,其特徵在於水平集管與垂直管的連接處設有鋼套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源熱泵工程樁內埋管系統,包括垂直管和水平集管,水平集管埋設於結構底板內並經結構承臺穿入工程樁,垂直管從結構底板穿入與水平集管連接。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可以實現水平集管和垂直管與結構的一體化施工,從而避免了內埋管兩次穿越結構底板下的防水層。且具有不滲不漏的效果。將水平集管安裝至所需位置後,通過在相應位置對結構底板集中實施極小範圍內的「局部降板」,讓水平集管直接從降板區的側面接至室內地面,從而避免了在結構層上設防水套管。
文檔編號F25B30/06GK202470538SQ20112049813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5日
發明者張再鵬, 胡磊, 陳焰華, 雷建平, 馬利英 申請人:武漢市建築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