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雷扮演的楊立青是什麼電視劇(孫紅雷馮遠徵李晨)
2023-08-04 14:26:22 2
藝人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為了工作,他們經常幾個月和家人見不上一面,甚至在自己的父母離開人世的時候,他們也不能陪在身邊見上最後一面,這給他們的心中留下了不少的遺憾,在母親節之際,一起來看看幾位明星和父母間的真情故事。馮遠徵
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演活了安嘉和的馮遠徵,多年來一直被稱為「中國家庭暴力男」的代言人,電視劇裡的馮遠徵殘暴無情,生活中的她其實是個很溫情的男人。在北京部隊大院裡長大的馮遠徵,是馮家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因此從小到大他都是父母最寵愛的孩子,由於演員這一職業的關係,讓馮遠徵少了很多在老人身邊盡孝的機會,2004年,因為在北京人藝首都劇場參演話劇《茶館》,馮遠徵沒能去附近的醫院見上父親最後一面,此後的幾年中,馮遠徵都是在愧疚中度過的。而他年邁的母親日夜思念父親的場景同時也讓他心酸不已。
馮遠徵話劇《茶館》劇照
父親去世後,馮遠徵的母親幾乎思念成疾,每天晚上,馮母都會戴上老花鏡反覆端詳馮父的照片,嘮嘮叨叨地跟他說上半天話,晚上睡覺時,馮母永遠是睡在父親經常睡的那邊,還會把父親的被子擺的好好的。在父親去世後的兩年中,馮遠徵母親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馮遠徵這個最疼愛的小兒子能夠多在身邊陪伴,然而工作依然佔據了馮遠徵大部分的時間,兩年後84歲的母親悄然離世時,馮遠徵依然沒有來得及送老人最後一程。
馮遠徵
說起母親的離世,是馮遠徵這輩子心中永遠的痛。馮母去世前一天還給馮遠徵打過電話,說想他了,本來馮遠徵跟母親約好了去看她,等了一上午還沒見到馮遠徵的人影。下午,母親又給馮遠徵打了個電話,馮遠徵告訴母親自己工作忙給忘了,第二天一定去看她,母親反覆叮嚀馮遠徵一定要去,想他了,沒想到,放下電話就成了永別。第二天凌晨一點多鐘,馮母還沒等到她最疼愛的小兒子回家就在睡夢中悄然離世了。早上六點多鐘,馮遠徵接到大哥的電話,告知母親去世的消息後,拼命往母親住的地方趕,最終也只在太平間見了母親最後一面。
這樣的變故讓馮遠徵難以接受,因為母親離世時,三個孩子都不在身邊,這也讓他自責不已。母親去世後,馮遠徵始終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在母親離世後的一個多月裡,他因為傷心過度甚至都哭不出來。至今他的手機中仍然保存著母親的手機號,希望某一天還能接到媽媽的電話。
孫紅雷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孫紅雷就是如此,1969年,孫紅雷出生在哈爾濱一個貧困的家庭,由於父親微薄的收入難以養活家中眾多的孩子,孫紅雷18歲時就開始跳舞賺錢以貼補家用,此後進軍影視圈的孫紅雷收入日趨豐厚,2007年,就在孫紅雷的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他的母親卻悄然離開了人世。當時的孫母已經被病痛折磨了長達三年之久的時間,母親去世後,孫紅雷一度變得十分無知和愚蠢,甚至都不敢進母親的房間,知道有一天,他終於打開心結,才走進母親的房間跟逝去的母親說了一會話。
就在母親病重期間,孫紅雷因為工作關係不能一直陪在母親的身邊,那時的母親正在經受病痛的折磨,從小就心疼媽媽的孫紅雷雖然人不在母親身邊,千裡之外依然能感受到母親正經歷的痛苦,也忍受著一陣一陣在暗夜中襲來的恐懼與擔憂。
孫紅雷送別母親
2007年1月,電視劇《大約在冬季》在哈爾濱開機,身在劇組的孫紅雷終於有了在春節回家與母親團聚的機會,回到家的孫紅雷強忍著心中的痛苦,陪在母親身邊談笑風生,讓母親覺得自己的病根本就沒有多大的事情,很快就能治好了。然而就在這合家歡樂,其樂融融的傳統佳節裡,大年初六這天,正在吃飯的孫母突然發病,生命垂危,孫紅雷一把抱起母親就往醫院跑,在去醫院的路上,孫母一直喊疼,孫紅雷不停地給母親打氣,讓母親堅持一下,雖然及時送到了醫院,但因病情嚴重,最終還是沒能留住母親的生命。
孫紅雷微博截圖
雖然母親的離世讓孫紅雷悲痛不已,但母親當年在世時孫紅雷就為父母舉辦了金婚慶典,這讓孫紅雷至今提起故去的母親心中還多少留有一絲安慰,只要有時間回家,孫紅雷都會到母親的母親坐坐,跟母親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李晨與母親
小學五年級就出演了《十七歲不哭》的李晨,算得上是位幸運的童星了,然而在外人看來一帆風順的李晨,卻有著一段很多人都不曾了解的經歷,那就是在他十一歲的時候父母就分開了,小時候的李晨在奶奶家姥姥家來回住,和父母見面的機會都非常少,這也使得小時候的李晨比同齡的孩子更早地體會到了孤單這個詞的含義。長大後的李晨跟父母見面的機會依然很少,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母親覺得自己對李晨的成長幫不上什麼忙,越覺得對他十分愧疚。
李晨母親年輕時的照片
這樣的家庭變故,也讓李晨和媽媽的心貼得更加緊密,當年李晨還只是一個五年級的學生,由於工作勞累他的媽媽住進了醫院,當時正值三八婦女節,11歲的李晨就琢磨著要給母親準備一個禮物。由於沒有錢去買,李晨就只有自己動手去做。他找到了幾塊紅磚,把紅磚摔碎後,挑選出幾塊,利用一下午的磨成了代表一家三口人的三顆心,當李晨在醫院用磨破了的雙手將三顆心彭給媽媽時,媽媽看著那雙稚嫩的雙手,哭得泣不成聲。十一歲就開始獨自生活,十九歲就掙錢養活自己,在影視圈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後,艱難的生活讓李晨成熟起來,他也開始理解自己的父母。
顏丙燕主演的《紅十字方隊》
曾因出演電視劇《紅十字方隊》而成名的顏丙燕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從小被送回到山東老家,直到6歲以後才被接回北京並開始學習舞蹈,那時候的顏丙燕會接拍廣告和掛曆幫助家裡改善生活、貼補家用。1995年,她出演的《紅十字方隊》讓她獲得了金鷹電視節最佳女配角獎並就此打開了演藝之路,就在顏丙燕靠著自己的努力讓家人的生活得到改觀的時候,一場悲劇卻突然降臨了。母親被確診為一種叫結締組織未分化的頑症,離去世滿打滿算只有三年的時間了。
顏丙燕
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確實讓顏丙燕有些措手不及,為了能夠照顧好病重的母親,之後長達七年的時間裡,顏丙燕選擇了陪在父母的身邊,完全放棄了去外地拍戲的機會。這七年是顏丙燕過得最窘迫的七年,只要是在北京拍的戲,只要是找到顏丙燕的,她就一口答應,串戲也不在乎,她要在家人面前表現出自己很忙碌的樣子,也要讓病中的母親放心,她的病並沒有成為女兒事業發展的絆腳石。就這樣,母親奇蹟般地活了八年。
顏丙燕與父親
母親去世後,顏丙燕強忍著心中的痛苦,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家庭的重任。為了不拖女兒的後腿,那時候的顏父總擔心自己會給顏丙燕添麻煩,他對女兒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來解決吧,你甭管了。」而顏丙燕最受不了的,就是聽見爸爸說這句話。自從顏母去世後,家裡面氣氛都變了,那時候的顏丙燕最怕的就是過節。
李菁菁與母親
無論是演戲還是在生活當中,《金婚》裡心寬體胖的「莊嫂」李菁菁總是一副開心的樣子,而實際上,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也吃了不少的苦,19歲時李菁菁的父親就離開人世,失去了頂梁柱的母女二人,只得靠著做臨時工來維持生計,也因此經常受別人的氣。有一次,李菁菁出去找母親,恰好碰見受了委屈的母親躲在一邊哭,從那以後李菁菁再也不讓母親出去工作去了,同時,她也在心裡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照顧好母親。
李菁菁
沒了臨時的活計,母女倆商量著開起了小飯館,專門賣包子餛飩,但由於兩人心眼兒太實在,不管是包子還是餛飩都是餡大皮小,沒幾天就關張大吉了。
李菁菁與母親、繼父
在演藝圈打拼多年之後,李菁菁終於靠著《金婚》開始走紅, 而她的收入也隨著增加了不少,現在李菁菁一家的生活已經不再像原來那樣拮据,而她也開始尋思著給自己的母親再找個老伴,可沒想到老太太對這事自有主張,李母不要李菁菁插手,按照自己的標準找了個不戴眼鏡、牙齒整齊的老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