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值得看的12部災難片(從40部經典災難片挑選出來的10部電影)
2023-08-05 05:27:37 3
上一期,我為大家介紹了華語穿越電影和盜墓電影,本期我為大家帶來的是災難片。世界經典的災難片比如有這樣一些:
1974年:《火燒摩天樓》
1996年:《獨立日》、《火星人玩轉地球》
1997年:《天崩地裂》、《活火熔城》、《鐵達尼號》
1998年:《哥斯拉》系列、《絕世天劫》、《天地大衝撞》
1999年:《紐約大地震》
2000年:《完美風暴》
2004年:《後天》、《10.5級大地震》
2006年:《海神號》、 《日本沉沒》、《超強颱風》`
2007年:《水嘯霧都》、《漢江怪物》
2008年:《苜蓿地》、《滅頂之災》
2009年:《2012》、《海雲臺》、《先知》、《月殞天劫》、《感染列島》
2011年:《洛杉磯之戰》
2012年:《海嘯奇蹟》、《大海嘯之鯊口逃生》、《摩天樓》
2013年:《雪國列車》、《世界末日》、《殭屍世界大戰》
2、獨立日《獨立日》1996年上映時一舉拿下了當年全球的票房冠軍,在1997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其實力可見一斑。影片延續了傳統,讓美國成為了外星人入侵的首當其衝者,也讓美國人再次客串了一把地球拯救者。影片劇情傳達出的死亡意識和英雄意識尤為突出並使我們深受觸動。在美國獨立日之前的這次外星入侵,讓美國人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當倖存者逃亡秘密軍事基地,人們開始尋找反擊的途徑。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天,人們重新激起了鬥志,發動了人類空戰史上最輝煌的一場地球反擊戰。這部影片更強調英雄主義精神,不管是英雄的飛行員史蒂文,還是破譯了外星人密碼的戴維,不管是貴為總統的普爾曼還是酗酒成性的退役老兵,正是由於這種精神的存在使得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傳承。
這部影片講述了科學家為了追求自己的科學事業而冒險研究龍捲風的故事。為了不使劇情顯得過於簡單,編劇還特意加上了一個鬧離婚的丈夫,但這仍然不能阻擋龍捲風成為影片的主角,受人類好奇心的驅使,科學家們才甘於冒著生命危險,玩著看似荒唐的追風遊戲。這部電影的劇本由《侏羅紀公園》的著名編劇邁可·克裡頓與妻子安瑪麗·馬汀合作完成,夫妻兩個不改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在生活中也體驗了一把追風的樂趣,當然這是在俄克拉何馬州的全國暴風研究實驗室成員的引導陪同之下完成的。正是源於這種認真勁,影片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觀眾不僅會為追風的科學家擔心,而且也很難逃脫暴風臨近時帶給內心的那種戰慄。
誕生於1954年的哥斯拉最早出現在日本電影中,現已陸續推出22部系列影片。這樣的題材到了災難片大師艾默裡奇手裡,自然會給觀眾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聽享受。事實上,這部出現在美國的哥斯拉講述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因為核試驗導致的氣候異常,使一個高90英尺的龐大怪物復活,這讓紐約再次成為災難蹂躪的所在。怪物所到之處全都化為廢墟,這讓驚慌的人們實現了空前的團結,科學家、新聞記者、電視臺攝影師、軍人等等紛紛聯合起來對付這個大怪物。故事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人類核試驗所造就的怪物最終還是倒在了他的製造者面前。但這個故事卻尤其的發人深省,這似乎就是一個預言,必將由人類自己來為此買單。
巴西裡約熱內盧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的耶穌雕像在奔湧的滔天洪水中倒塌;美麗的洛杉磯城在地震的轟鳴聲中坍塌沉陷;被譽為近代橋梁工程奇蹟的金門大橋應聲斷裂,將它曾經壯麗的身影留在了人們的記憶之中;巨浪夾帶著約翰甘迺迪號航空母艦砸向了白宮;洪水從喜馬拉雅雪山頂上直衝而下,這就是《2012》所詮釋的災難。在這裡毀滅的不僅僅是美國本土,而是延伸到了南北半球;在這裡不僅僅是地震、火山或者洪水的單一呈現,而是多種災害形式集合般的大暴發;在這裡人類文明的災難不是因為外力的侵襲,而是來自一個遙遠且神秘的預言。約翰·庫薩克飾演的學術研究者將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在西藏藏僧的指引下,尋找人類文明的自我救贖之路。
科幻片題材已經屢見不鮮,但《先知》在原有基礎中加入了新鮮元素,影片所呈現出的新形式有可能使觀眾感到驚豔。本片在表現了科幻片的基本要素—恢弘的動作場面上相當優秀,相信不會辜負人們的期望,但《先知》的中心思想似乎更傾向於表現人在混亂與災難中的強大,而故事本身也是一波三折。《先知》的中心思想比較特殊,並不像之前的好萊塢傳統科幻災難片意欲表現的個人英雄主義,例如「拯救世界」等諸如此類的思想;導演似乎想要證明他不會泛泛地去複製一部「好萊塢式」的電影,而是會做出一部具有獨特性與創造性的作品,甚至說尼古拉斯·凱奇可憑此片重新立足於頂尖影星之列也不足為過。而影片結尾也使人印象深刻,必定會引起爭論。整體而言,《先知》是相當值得期待的一部影片,不足的地方是影片中間部分有些拖沓,當然,瑕不掩瑜,《先知》還是會帶給影迷足夠的驚喜。這部電影獨立於近年來我們對尼古拉斯·凱奇的印象,值得一看。
這是一部很直白的電影,和很多好萊塢大片一樣,他的故事裡有很多元素,例如愛情,友情,執著,勇敢……並且這些元素並沒有任何的遮掩,就象影片中那兩個男人的爭鬥一樣,完全都放在桌面上。這使得我看起來絲毫不感到疲倦,並且能更好的投入到影片的主旋律——災難中去。和《世界末日》、《後天》等災難片不同,這不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濃厚的影片,影片的結尾也不是標誌性的男女主角的擁吻。相反的,片中的幾名船員最終沒能戰勝風暴而全部葬身大海,最後留給他們的家人無盡的傷感。這樣反而增加了這部影片的人文色彩。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英雄,即使像片中這樣出色的船長Tyne,在巨大的風暴面前也是無能為力。我們在太多的英雄故事中滋長了「人定勝天」的驕傲,實際上,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根本就是滄海之一粟。
1912年4月12日,準備首航的鐵達尼號停泊在港口,碼頭上人山人海,爭相目睹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最豪華的輪船。羅絲,一位美麗漂亮而又不乏氣質的貴族小姐與她的母親及未婚夫-鋼鐵大王之子卡爾霍利一同登上了頭等艙。與此同時,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年輕的流浪畫家傑克道森靠賭博幸運地贏到了三等艙的船票,高喊著「我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他在最後一刻登上了巨輪。好萊塢最成功的騙眼淚大片,整部電影的前半部都是在浪漫和奢華的氣氛中渡過,當災難來臨的時候,為了生而死去的人們是如此的讓人肝腸寸斷,至今小編還記得當年陪女同學從影院裡走出的時候,那一雙哭的紅紅的大眼睛。
如果地球即將毀滅,你要如何利用剩下的時間呢?美國一名熱衷天文學的中學生裡歐(伊萊亞伍德)無意間發現一顆新彗星,沒想到這顆巨大的彗星竟朝地球直衝而來,在一年內將撞上地球,人類命運危在旦夕。為了避免群眾恐慌,美國軍方封鎖了這項消息,但終究還是被媒體揭露,於是美國總統貝克(摩根費裡曼)策劃了一個危險的太空任務,由經驗豐富的太空人「小魚」(勞勃杜瓦)領軍,試圖在彗星上引爆核彈將之炸毀。沒想到此項任務失敗,只將彗星炸成大小兩塊。另一方面,為了以防任務失敗,美國早已秘密興建好一個可容納百萬人的「方舟」庇護所,除了傑出人士外,由抽籤決定能入內的人,迫使人人面臨了生離死別的抉擇。
《殭屍世界大戰》是根據馬克斯·布魯克斯(Max Brooks)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由馬克·福斯特導演,布拉德·皮特、米瑞·伊諾絲為主演的恐怖片。電影講述了聯合國僱員蓋瑞·萊恩橫穿大半個地球,目的只有一個:阻止肆虐的殭屍推翻國家和政府,避免使整個人類遭到滅頂之災,他不得不離開妻子和孩子,投入到危險的工作之中,足跡踏遍全球對倖存者進行調查的故事。影片於2013年6月21日在美國上映。
以上我選出的十部災難電影,僅僅是按照我個人喜好排名的,你最喜歡的災難電影是哪一部?你覺得哪幾部能穩居前三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