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問題?英特爾6系晶片組瑕疵事件始末
2023-07-19 07:54:17 1
泡泡網主板頻道2月11日 作為PC產業幕後的最大贏家,英特爾在處理器、晶片組移動網際網路等多個涉及的領域擁有對產業鏈隱性的統治權。它可以通過技術的影響,決定PC廠商的起落沉浮。然而這個與我們共創明天的Intel,在最新發布的6系列晶片組的設計上突然犯了一個失誤,由此引發了整個行業的蝴蝶效應。Intel居然出現設計失誤,將會帶來多大的問題呢?是否是致命?
這次出問題的是SATA控制器內部的電晶體。正是由於這個電晶體的問題,會導致控制器出錯。也許很多用戶對於這些英文技術單詞無法理解。通俗的說,連接電腦的存儲設備(硬碟、光碟機)連接接口有可能會出現性能大幅下降及裝置失靈情況。一臺電腦的存儲設備有可能出問題,相信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事兒。
Intel官網黃色標示處
SATA埠則有SATA0-5共六個。其中第一個控制器具備兩個埠(SATA0/1),可支持SATA 6.0/3.0/1.5Gbps傳輸規格;而另外一個控制器則具備四個埠(SATA2-5),可支持SATA 3.0/1.5Gbps傳輸規格。而出問題的控制器是具備4個輸出埠的第二個。也就是說,SATA0/1兩個SATA 6.0Gbps埠是沒有問題的,對於部分只裝用單硬碟+單光碟機的系統來說,影響不太大。
Intel的態度——公開承認問題存在
美國當地時間1月31日,Intel公開承認新一代Sandy Bridge平臺所配搭的6系列PCH晶片出現設計失誤需作出晶片線路改良,代號為「Cougar Point」的晶片組在特定情況下可能因錯誤遲延而被降速,導致SATA設備出現效能大幅下降及裝置失靈情況,Intel發現問題後已實時停止出貨、修改晶片線路,並且開始生產全新版本的6系列PCH晶片。
Intel關於本次事件的技術詳解
Intel營收晶片設計失誤有可能減少約3億元
受到晶片設計失誤影響,Intel預期2011年第一季將因此減少約3億元營收,而支持OEM進行更換晶片及新晶片組生產成本則需要花費7億元,由於此批6系列PCH是2010年第四季出貨,因此公司將會把部份損失計算於第四季會計損失內,令Intel第四季毛利由67.5%下降至63.5%,部份損失將會計算入2011年第一季中,主要為新晶片生產及為OEM進行更換成本,令第一季預期毛利率下降2%,全年毛利率則調低1%。
英特爾6系列晶片組的設計瑕疵問題,讓廣大用戶的注意力,又轉移到了英特爾那個對環境要求最苛刻的無菌實驗室和最複雜的半導體製作工藝生產出來的產品上。
這次自上而下的產業鏈地震,廠商、經銷商、乃至於對行業都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