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的唱功是什麼水平(劉歡流行音樂宗師)
2023-08-11 20:14:29 1
這是 唱功醬 第 632 篇關於歌唱的文章
自從醬醬做歌手們的唱功分析以來,有兩位歌手讓醬醬深感壓力極大,一位是麥可傑克遜,一位則是本文的主角劉歡老師。對於這兩位歌手來說,不論經歷,還是資歷,亦或是公眾對於這兩位歌手所投入的情感,都使得他們遠遠超越了「歌手」這個手藝人的層面。
當我們聽到劉歡這個名字的時候,腦海之中一定會不禁浮現出大師、宗師,等等這樣子莊重的美譽。甚至無需將他的作品一首又一首欣賞,單是觀摩他的談吐、舉止,那份優雅與淡然,就一定足以令我們對他的大師地位深信不疑。然而這個時候,我們再使用冰冷的技術語言,去對這樣一位在公眾心目之中烙下深刻印記的藝術家進行評析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令人覺得這是一種褻瀆。
所以,公眾的思維印象,一直都是醬醬在做歌手唱功解析時的壓力來源。不過,醬醬卻從來沒有覺得技術語言是冰冷的,更不會覺得技術語言是對藝術家的褻瀆,在醬醬看來,藝術家本身就等同於手藝人,二者並無高低之分。一位成就極高的藝術家,背後一定是無數技術的積澱。作為欣賞者,更值得我們去做的,當然應該是去探究這些藝術家背後的積澱內容,而不是抱著各種各樣的頭銜不放。
所以,醬醬依然決定頂住壓力,做一篇有關於劉歡老師的唱功技術分析。希望大家能夠拋開大師、宗師,等等這些頭銜加成,而是從手藝人的層面,去平視劉歡老師與醬醬曾經分析過的每一位歌手,就像劉歡老師說過的,音樂很大,我們很小。
好啦,接下來醬醬就可以細緻地為大家分析劉歡老師的唱功了。劉歡老師小的時候,在天津體育館小學擔任過小相聲演員,年幼時便已經展露出來相當過人的表演天賦,所以,作為相聲藝術家的常寶華先生,曾經有意收年幼的劉歡老師為徒,後來因為劉歡老師的母親不願孩子參與這個行業,所以,最終放棄了這個機會。
你或許會疑惑,不是唱功技術評論嗎,怎麼又說到了相聲上面了呢?事實上,相聲與聲樂並非沒有聯繫,尤其是對於劉歡老師的唱法來說。相聲講究「說學逗唱」四大基本功,其中的「唱」,也就是相聲愛好者們所熟知的太平歌詞。大家千萬不要將太平歌詞視為沒有聲樂性的表演性演唱,事實上,作為北京民間小曲所演變而來的一種市井文化,它的萌芽,誕生,本身便跟京劇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能夠從許多優秀的相聲演員的太平歌詞表演之中發現,他們的唱腔,運調,甚至包括核心的發聲機能技術,也就是高強度的壓縮與咽音,原始化的金屬芯等等,都是跟京劇緊密鑲嵌在一起的。
劉歡老師由於年幼時擁有過擔任小相聲演員的經歷,所以,他具備一定的京劇功底,我們也就不難以理解了。事實上,通過一些資料來看,我們的確能夠確定劉歡老師年幼時京劇唱得不錯,尤其擅長《智取威虎山》選段。
而後因為母親的期許,劉歡老師也就告別了相聲舞臺,幾經輾轉,開始做流行音樂,並參與流行演唱。這裡就可以向大家解釋為什麼醬醬剛才要大費篇幅地向大家介紹劉歡老師的相聲小演員經歷了,因為,相聲跟緊密京劇緊密聯繫在一起,而京劇又跟劉歡老師的流行演唱緊密聯繫在一起,所以,不會唱京劇的相聲小演員不是一個好的流行歌手。
注意,醬醬並不是認為只有京劇才能為我們的演唱帶來壓縮與咽音,帶來金屬芯。事實上,不論美聲唱法,還是流行唱法,壓縮與咽音所帶來的金屬芯都是它們必不可少的要求,並且,它們也都具備各自的系統訓練方法,並不需要依賴京劇。之所以要如此強調京劇為劉歡老師的演唱帶來了壓縮與咽音,是因為我們需要考慮劉歡老師所處的時代,那是一個信息封閉,文化緊張的低潮時代,流行聲樂更是在探索時期,遠談不上系統,甚至在當時我國老一輩的聲樂教育家們看來,是一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粗淺的唱法,所謂「通俗唱法」其實也正是基於這種偏見之下所賦予的名稱。
而劉歡老師身處那樣一個充斥著封閉與偏見的時代,憑藉著自身的京劇功底,將自己的流行演唱變得有壓縮,有咽音,有技術性起來,不僅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更是具有時代性的意義。
如果我們將劉歡老師的聲音,與其他同時代的華語實力男歌手相比,比如韓磊,比如滿文軍,比如林志炫,等等,我們不難發現一個相當明顯的區別,就是劉歡老師唱的是線,其他實力男歌手唱的是面。如何理解呢,在流行聲樂本身還沒有系統化的年代,所有實力歌手必須藉助已經系統化的唱法,將其融入到流行演唱之中,從而變得技術化起來。但是,對於更多歌手來說,他們的選擇,都是源自於美聲唱法(注意,這跟「美聲唱好了就能唱好流行」之類的言論是兩回事,具體大家可以在評論區提問,醬醬會為大家詳細解釋),韓磊,滿文軍,林志炫,皆是如此。只有劉歡老師,他是基於京劇的基礎,因此,也就形成了劉歡老師唱的是線,其他實力男歌手唱的是面的這樣子的一個現狀。
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進一步地理解線與面之間的差異性呢。區別就在於劉歡老師的聲音,共鳴寬闊度上並沒有那麼強烈,並沒有過多的腔體釋放感。雖然在類似《好風長吟》這樣子的歌曲之中,劉歡老師有過將喉頭降得更低,從而下探到更多胸腔的嘗試,但是從效果上來說,依然談不上多麼寬闊的腔體表現。劉歡老師最擅長的依然是沒有過多腔體參與的壓縮與咽音,所帶來的原始化的點,原始化的線。就強聲的密度來說,同時代的實力男歌手沒有誰能夠比他做得更好。此外,劉歡老師更厲害的地方在於,即便沒有寬闊的腔體,但是憑藉原始化的點線,他依然能夠演唱出來相當寬宏的效果。
寬宏的歌曲,寬宏的效果,一直以來都是那些大腔體歌手的獨門絕技,那麼,聲音如此纖細的劉歡老師,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首先,相比如今許多線條同樣唱得很好的男歌手來說,劉歡老師的強聲,喉頭更為穩定,喉外肌更為鬆弛,完全不會出現硬憋、堵塞、擠卡,等等這樣子的失衡現象。即便在劉歡老師的許多高音之中,我們能夠明顯感覺到他的喉頭已經居於一個非常高的位置上,但是,憑藉極佳的控制力,即便喉頭處在那麼高的位置上,也完全不會胡亂竄動,聲音依然是平衡的。何況劉歡老師的喉外肌還那麼鬆弛,這也就讓劉歡老師相比其他點線唱得很好的男歌手來說,高音更為穩健從容,能夠實現更多層次的表現力。
另一方面是劉歡老師的唱腔,咬字,醬醬聽過許多人模仿劉歡老師唱歌,完全無法理解他們究竟是在模仿什麼東西,一耳聽去,儘是又粗又重的喉音與鼻音,歌詞也完全聽不清楚,含糊不清。事實上,劉歡老師的聲音,非但不粗不重,反而極細極薄,關於這點,上文有關劉歡老師的點線造詣已經介紹得相當清楚。而由於擁有如此零負重的發聲,劉歡老師的咬字,更是清晰流利,每一個字,都唱得清清楚楚。輕重的拿捏,更是匠氣盡顯,哪個字該唱多強,哪個字該唱多弱,哪個字該唱多重,哪個字該唱多輕,哪些歌唱腔上要更頓,哪些歌唱腔上要更滑,都在嚴密的思考與控制之中。所以,我們既聽到了《少年壯志不言愁》的堅強剛毅,也聽到了《好漢歌》的瀟灑自如,更是聽到了《彎彎的月亮》的柔情似水。而不論是哪一種意境,在劉歡老師音色與語感的融匯之下,都流淌著一股濃鬱的人文氣息。
時至今日,流行聲樂本身已經變得越來越系統化,不必再藉助其他唱法來增添技術性,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開創與建設,流行聲樂已經擁有了自己獨有的科學性與美學性。但是,這並不代表藉助了京劇唱法從而提升流行演唱能力的劉歡老師,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相反,從純技術的角度來說,劉歡老師依然屬於頂級的代表,他的壓縮,咽音,漸強漸弱,喉頭穩定,喉外肌鬆弛,各項指標,都是最高級的示範。從美學性上來說,流行聲樂主張的是在科學發聲的前提之下,一切自由,而劉歡老師作為一位融匯了京劇與流行演唱的演唱者,更是顯得自成一派,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