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特產是什麼(南京沒有特產)
2023-07-19 07:41:57 3
#頭條創作挑戰賽#每個從外地來南京玩的朋友,都會問:「南京特產有什麼?」每每聽到這個問題,腦海裡總會出現鴨子的畫面……
然後朋友就賤笑著追問:「除了鴨子南京不會沒有特產吧?」
然後就氣的牙根痒痒:「你不可以說南京沒有特產!下面這些都是!」
……
梧桐在南京是個很神奇的存在,明明市樹是雪松,南京城裡卻遍地梧桐。
沒有去過南京的人,200%很難理解南京人對梧桐的深愛。
雖然南京人嘴上總說「……梧桐絮煩死得嘮」,但是牽扯到「砍樹問題」大家總是齊心協力、保護為重。
曾經,南京雙層巴士因部分路段梧桐低矮特意改道,地鐵3號線規劃也因梧桐做了更改,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
春天不被梧桐毛絮迷得睜不開眼,那哪叫南京春天啊!
莫得遍地梧桐葉的秋天,那也不叫南京秋天。
南京潘西是集善良可愛美麗……於一身的漂亮姑娘。
據可考調查,「潘西」由來可以追溯到先秦。據不可考調查,「潘西」是某個下關小杆子的傑作。
當時「潘西」是粗俗俚語,對姑娘喊可能要被kao腦袋。現在就不一樣了,南京潘西成了「真善美」的代言詞。
唆活珠子是檢驗南京潘西的一個標準,標準姿勢找小馬扎坐的那必定錯不了。
大大咧咧,愛笑愛鬧的南京潘西時常把:「幹麼四啊,莫得四唉,阿是滴啊」掛在嘴邊。
潘西們每次吃麻辣燙都得按著辣油罐子猛挖,一看就是嚯餛飩慣出來的「後遺症」。
圖源:光影劍客N
大環境上看,南京沒有春秋,只有冬夏。
小環境上說,南京能在一天內經歷春夏秋冬。
圖源:光影劍客N
什麼「一夜升溫10℃ 」,「大霧能見度半個紫峰」,「暴雨一小時下54個玄武湖」……這些小概率事件在南京時有發生。
剛剛來寧的朋友一定有被梅雨折磨的經歷,南京人早習慣了,兩三個月不見太陽照樣生龍活虎。
南京高校那是「真萊斯」!個頂個的有實力,個頂個的有特色。
什麼南京大學,知名旅遊拍照打卡景點;
東南大學,專業四牌樓影視基地;
南京農業大學,不淹水有空調發牛奶送月餅錘子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全民美食天堂;
南京林業大學,不可多得的春季賞櫻取景地;
南京財經大學,南郵食堂(不是)
……
南京公交師傅恨不得把車開飛起來!他們總是深入貫徹開車「穩中帶甩」的優良傳統。
當然,往往就只有駕駛室裡的那位穩如泰山。
僅需投幣2元起,即可擁有方程式賽車同款的「推背感」。臨近末班車街上車少,飛馳的南京公交都能帶出一串燈影!
不過後來公交限速,南京公交的狂野不復當年。司機師傅那一腳靈性急剎仍是大家記憶裡永恆的畫面。
南京到處都是「門」。這些城牆城門還有「裡十三,外十八」之說。
圖源:光影劍客N
「裡十三」指的是內城城門,朝陽門(中山門)、正陽門(光華門)、通濟門、聚寶門(中華門)……
「外十八」指的是城郭的城門,外城牆一共18座,麒麟門、觀音門、江東門……
圖源:光影劍客N
現在這些城門,成了六朝古都歷史風貌的展示。
通車、乘涼、散步……傳承文化的同時也給大蘿蔔們帶來了生活上的便利。
圖源:光影劍客N
印象裡,南京總是在修地鐵!
走在路上,時不時就能看到熟悉的施工圍擋,伴隨著「噹噹噹噹」的聲音斷斷續續從裡面傳出來。
南京地鐵S6號線寧句城際終於快通車了,可7號線還是等的頭禿。南京人喜歡地鐵,坐在1號線上,吹著嗖嗖的冷氣,心裡還要惦記惦記二號線南延和新地鐵的配色。
圖源南京地鐵,站點及線路走向僅供參考
大爺大媽們是「南京ZUI強戰鬥力CP」。大爺們自帶熱搜體質,什麼「南京大爺清早組團趕地鐵釣魚」,「南京大爺勇救落水者」……分分鐘衝上熱搜,見怪不怪,屢見不鮮。
大媽們則是有無數微信群,挖野菜的、跳廣場舞的,竟然還有樓下超市打折搶購的群!
對於雞蛋價格波動的問題,她們總是了如指掌,雞蛋每降一毛,隊伍多排一條。
南京大爺們人均「行走的百科全書」,大媽們人均「會動的唱片機器」。他們最大的愛好就是「幫人指路」,「恩正」這兩個字像是為他們量身定製的。
春天,南京人的命都是野菜給的。在大家看來,不吃個" 七頭一腦 ",完全沒有春天的味道。
" 七頭一腦 "分別是薺菜頭、馬蘭頭、香椿頭、枸杞頭、苜蓿頭、小蒜頭、豌豆頭和菊花腦……
八道菜完全不重樣,個個清香逼人!「貪心」的南京人不僅想過春天,更想把春天吃進肚子裡!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覺得南京沒有特產了吧?
誰說南京沒有特產,樂樂第一個不同意!
香酥肥美的烤鴨;入口細嫩,鮮香入味的鹽水鴨;還有下酒必備的鴨四件……
金陵雨花,十大名茶之一,盡顯金陵茶文化的魅力。
圖源:@孤行喵–
固城湖的螃蟹享有「蟹中之冠」的美名!南京人在秋冬季,如果不搞兩隻吃吃,就像是虛度了這段時光。
還有很多外地人不敢吃的活珠子、旺雞蛋,金陵的「奇異」美食特產你敢嘗試嗎?
除了特產美食,南京還有金箔、金陵雲錦、雨花石、金陵摺扇、金陵竹刻、絨花、剪紙……
我看誰還敢說南京沒有特產!!!
你心中的南京特產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