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哪些城市屬於新一線城市(哪些城市有望進入全國一線城市)
2023-07-19 08:47:40
眾所周知,中國目前有四座一線城市,分別是首都北京、最大城市上海和南粵雙雄廣州和深圳,他們的綜合實力超群,代表了亞洲東部的最強城市實力,在世界也有很強的競爭力並得到高度認可。
那麼,未來中國是否會出現更多一線城市呢?
個人認為有可能出現1—2個全新的一線城市,並且可能性較低。
和直轄市數量多年未增加一樣,一線城市數量也將會比較穩定,新增也會比較困難,但不代表其他城市永遠沒有機會。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變得更加強大,在國家的影響力、知名度和話語權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和國力持續增強,與之相伴隨的,就是中國城市實力持續提升,大企業越來越多,科創能力、高等教育等方面隨之提升。
中國四大一線城市已經基本具備了世界一線城市資格,而目前位列世界二線城市的幾座中國城市,未來有繼續進位的可能。
個人認為,中國大陸未來有且只有三個城市有希望進入一線城市
杭州從現有情況來看,杭州是長三角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著名的旅遊城市和浪漫之都,同時還是一流的科技創新城市,大企業也有很多,城市環境好,文明程度高,收入高,美譽度高,是著名的對外開放城市,在全國多項城市排名中,杭州也的確有很多指標進入前五。
但目前來看,杭州也有一些短板,如高等教育實力偏弱、城市地位不夠高、交通建設還需加強等,而且可能會受到上海的影響並受到南京、蘇州等城市的競爭,但不得不說,被稱為「天堂」杭州未來的確有希望更進一步。
武漢武漢有著無與倫比的地理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處在上海和成都(重慶),北京和廣州(深圳)的中間位置,長江橫貫城市東西部,是中國內陸地區少有的航空、公路、鐵路、水運都很發達的大城市。
由於最早從三鎮合併而來,城市規模大,地勢平坦,人口眾多,又有諸多湖泊等淡水資源,可以承載一座大都市的崛起。作為傳統的工業基地,擁有武鋼、東風等知名企業,因此在全國的地位很高。外媒曾經多次將武漢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被稱為東方芝加哥。
武漢雖然收入水平、大企業數量、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業等)等方面不算全國最強,但同樣沒有短板,發展較為均衡,有利的地理位置優勢可以助推武漢建成一線城市。但個人認為,武漢完成對鄂州等地的合併更有利於衝擊這一目標。
成都成都是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超級城市之一,最新七普數據人口已經創記錄的突破2000萬大關。從地鐵、機場建設、城市道路和行政區劃改革等方面就可以看出她的大手筆和驚豔之處。
成都城區有著平坦的地形、廣闊的空間、富餘的人口和充足的資源,除了在高樓(400 高樓在建)、居民收入、人均GDP、大企業、科創等方面有所欠缺之外,整體上短板較少,國際知名度在不斷提升,也得到了初步認可,城市內在形象和杭州一樣優秀,軟實力出眾,在繼續完成周邊地區整合的情況下,成都的確具備地位升級,成為一線城市的潛質。
這些城市很難再有機會個人認為,北方應該不會再有一線城市了,天津距離北京太近,優勢產業較少,人口吸引力也有限,經濟結構比較單一;鄭州城市總面積和人口規模較小,在不合併開封和許昌的情況下很難實現突破;而西安,和成都重慶相比毫無優勢,收入偏低且城鄉差距大,經濟實力較弱,這些都是制約其更進一步的關鍵因素。
同理,南方的重慶、南京、長沙、蘇州等城市也很難成為一線城市,南京面臨的競爭太大了,而且城市規模偏小,城區周邊可建設用地有限多並且緊挨兩省邊境,除非吞併鎮江、馬鞍山或滁州至少一城,否則難有機會。
蘇州政治地位低,而且被冠以旅遊和工業城市的標籤,距離上海太近註定不可能成為一線城市;重慶由於城鄉差距大,城區地形影響和收入較低都難以更進一步;而長沙如果未來實現了長株潭合併,尚有一絲機會晉級一線城市,否則毫無機會。
由此可見,上述三個城市成為一線城市還是難度很大的,這需要他們全面提升短板的同時,國家還要放開一線城市設置限制。當然,這項榮譽是看自身發展的,如果實力足夠,自然會發展成一線城市,具備相應地位和尊重。
希望每個城市都能不斷努力,持續進步,向著心中的目標,不斷前進,有幾個一線城市其實不重要,只要能夠不斷發展,和諧共進,只要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強大,生活會更好,才是重中之重。
,